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我们提前结束了本学期所有课程的考试,早早做好了野外实践准备。6月29日清晨,2015级草业科学专业119名同学乘坐大巴车从兰州出发,前往天祝高山草原生态系统试验站,开始了为期20多天的专业综合实习。
车子一路西行,透过车窗,沿途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兴奋不已。经过3个小时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期盼已久的天祝草原站。此时,试验站下起了小雨,草坪管理专业的同学早已收拾好行李在细雨中等候我们“换班”。送走他们,带队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试验站的概况和工作人员,并对实习期间的安全、生活、饮食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叮嘱。
第一门实习课是《植物分类学》,这是我们所有课程实习的基础,目的是了解掌握金强河流域的植物种类,在认识“物”的同时,更要学会“法”,即学会植物检索方法。
6月30日,吃过早饭后在曹文侠和方强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带着采集工具和新奇的心情向南泥沟进发,开始第一天的外出实习。队伍初期的前进速度比较快,等走了大约三分之二路程,平坦的大路逐渐变成了崎岖的山路,队伍也慢了下来,不同体力的同学逐渐形成了三四个梯队。一路上,老师始终走在队伍前面,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一会儿又快步走到路边的山坡或河谷,带领大家采集植物标本,做鉴定和识别。
虽然学习了《植物分类学》的理论知识,但当大家去分析和鉴别植物时,还是会有知识不够用的感觉。也有一部分植物由于环境影响,外部形态特征并不容易区别和辨认,通过老师丰富的经验介绍,我们才揭开了植物形态的真面纱——狼毒花鲜艳美丽、株丛整齐;委陵菜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天山报春与高山紫菀只会在灌丛间悄然绽放……同学们采集的标本也由常见到罕见,由草本到灌木,由禾草到豆草,近百种植物标本被悉数装入采集袋。将整个河谷搜寻一遍后,大家又向山坡爬去,期望能找到另外一些更加独特的植物。除了汗水留在了山谷间,还有大家的欢声笑语和断断续续对唱的山歌……快到中午时分,天气热了起来,大家在山谷集合,许多同学在小溪边洗脸,感受久违的清凉。整理好一上午收集到的资料,我们开始陆续返回草原站。
考虑到一上午的奔波,这天下午,老师在教室给同学们讲解了标本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由大家制作标本,曹老师和方老师则全程为大家辨识植物标本。所有过程都由大家亲自动手完成,修剪枯枝败叶、剔除杂污、平整根茎、抚平叶片和花瓣,然后放入标本夹干燥定型。这样,一个个植物标本就做好了。制作标本的过程既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增强了大家合作互助的精神。
之后两天,我们在金强河一带的湿地灌丛和草地上继续寻找新植物,五脉绿绒蒿、麻花韭、华扁穗等再次丰富了我们的标本夹。
7月2日下午,在实验室和教室进行植物分类学实习考查。老师随机挑选标本夹中的植物,让每位同学辨识,以检验实习效果。同学们个个拿出自己提前总结的记忆植物名称绝招,回答得流利自如。
经过三天《植物分类学》实习,同学们对金强河流域的植物及植物标本的制作与鉴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植物分类学》这门课程的认识,这是我们从事草原科研和生产的基本功。在增长专业知识与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我们对本次实习有了最初的美好体验与回忆。
相关知识
2015级草业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践(一):《植物分类学》实习
2015级草业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践 (一)
农林学院2020级草业科学专业开展《植物分类学》实习
植物分类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植物学实习报告通用12篇
2023年浙江大学生物学综合野外实习(千岛湖)计划
精选植物实习报告4篇
关于野外实践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9篇)
《植物分类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做法
植物学实践教学
网址: 2015级草业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践(一):《植物分类学》实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227.html
上一篇: 植物分类学中的生态标准 |
下一篇: 科学网—漫谈植物分类学原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