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正观中①,敕下度支求杜若②,省郎以谢朓诗云③:“芳洲采杜若。”乃责坊州贡之④。当时以为嗤笑。至如唐故事,中书省中植紫薇花⑤,何异坊州贡杜若?然历世循之,不以为非。至今舍人院紫微阁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
【注释】
①正观:贞观,唐太宗的年号。沈括为了避讳而采用“正”字代替“贞”字。
②度支,杜若:度支,户部度支司;杜若,香草的名字。
③谢朓:南朝著名诗人。
④坊州:今陕西黄陵东南。文中所记述的事情是,因为诗人谢朓有诗“芳洲采杜若”一句,一些省郎便以“芳洲”和“坊州”同音为由,命令坊州地区进贡杜若,坊州则回禀说:“坊州不出杜若,应由谢朓诗误”。为当时人所嗤笑。
⑤中书省中植紫薇花:唐玄宗时期,深信紫薇花为帝居之义,再加上中书省多种紫薇花,于是便将中书省改为紫薇省,成为史上唯一一个以花命名的官署名,其中的官员也伴以紫薇的名号,如中书郎称为紫薇郎等。不过这种命名也仅存活了几年,后又改为中书省。但在中书省种植紫薇花的习惯却沿袭下来。
【翻译】
唐朝贞观年间,皇帝命令度支司寻找杜若,省郎因谢朓诗中说:“芳洲采杜若。”便责令坊州进贡杜若。当时人都嗤笑这件事情。至于一些唐朝的旧例,比如中书省种植紫薇花,又和坊州进贡杜若的事情有什么不同呢?然而却被历代遵循,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而今舍人院中的紫薇阁前依然种植紫薇花,也是沿袭了唐朝旧例的缘故。
相关知识
杜若花的花语与寓意(解读杜若花的15种花语)
白居易写了数首紫薇花,自称紫薇郎,为何杜牧却被称为杜紫薇?
【紫薇】紫薇花与紫微
《紫薇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紫薇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牧《紫薇花》原文及翻译注释
大花紫薇及小叶紫薇花气味化学成分分析
紫薇花卉苗木 紫薇/百日红 紫薇/百日红
紫禁城里紫薇花
杜紫薇、高梅花、海棠颠…4位以花为雅号的诗人,得名于这4首诗
网址: 杜若与紫薇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62987.html
上一篇: OZU 晚春札记 |
下一篇: 杜若散功效和作用,《圣惠》卷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