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时可食胜餐松,应在神人守护中。
九节自知遗种异,一花谁可斗香同。
碧丛露养仙苗细,灵卉泉抽玉髄空。
还有痴愚求见面,欲期颜貌亟还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kāi shí kě shí shèng cān sōng , yìng zài shén rén shǒu hù zhōng 。
jiǔ jié zì zhī yí zhǒng yì , yī huā shuí kě dòu xiāng tóng 。
bì cóng lù yǎng xiān miáo xì , líng huì quán chōu yù suí kōng 。
huán yǒu chī yú qiú jiàn miàn , yù qī yán mào jí huán tóng 。
菖蒲花
—— 董嗣杲
開時可食勝餐松,應在神人守護中。
九節自知遺種異,一花誰可鬬香同。
碧叢露養仙苗細,靈卉泉抽玉髄空。
還有癡愚求見面,欲期顔貌亟還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kāi shí kě shí shèng cān sōng , yìng zài shén rén shǒu hù zhōng 。
jiǔ jié zì zhī yí zhǒng yì , yī huā shuí kě dòu xiāng tóng 。
bì cóng lù yǎng xiān miáo xì , líng huì quán chōu yù suí kōng 。
huán yǒu chī yú qiú jiàn miàn , yù qī yán mào jí huán tóng 。
译文上移复位附到原文右边译文下移
译文:
开放的时候,松树的果实可作为美味的餐食,应当在神明和仙人的庇护下采摘。
九个节段的松果自知遗传的种子与众不同,而一朵花,又有谁能与它的香气相比拟呢。
翠绿的草丛中露水滋养着婀娜的仙苗,清泉中的灵花吸取玉髓的精华而茁壮成长。
还有些痴愚的人追求与仙人见面,渴望能够重返童颜,欲望急切如焚。
全诗描述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和人们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注意:文中分词不一定准确,请自行分辨。
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菖蒲
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入药。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
《孝经援神契》:“椒姜御湿,菖蒲益聪。”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伊水》:“石上菖蒲,一寸九节,为药最妙,服久化僊。”
神人
《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左传・昭公元年》:“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侪于隶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杜预注:“民为神主,不恤民,故神人皆去。”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末帝昏乱,神人弃之。”明 张居正《答王鉴川书》:“边境敉宁,神人胥庆。”
2. 神奇非凡的人。谓其姿容、行止、技艺等非常人所及。
汉 桓谭《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西施、郑旦﹞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魄,谓之神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二女童运剑为彼此互刺之状……只见两条白练,半空飞遶,并不看见有人。有顿饭时候,然后下来,气不喘,色不变。程元玉叹道:‘真神人也!’”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天人、圣人并推,可合称为神人。”
3. 犹神仙。古代道教和方士理想中所谓修真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
《史记・封禅书》:“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汉 扬雄《长杨赋》:“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唐 杜甫《遣兴》诗之一:“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云笈七签》卷七七:“﹝刘子南﹞独为寇所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堕地,终不能中伤,虏以为神人也,乃解围而去。”
守护
《晋书・孙绰传》:“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清 薛福成《妥筹保护浙东新筑炮台疏》:“前在浙江巡抚任内,皆于守护砲台一事,筹之已熟。”徐迟《祁连山下》:“现在,已经决定了,他要来担负这个守护者的责任。”
自知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吾何僭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也并不全不自知其丑,然而他不愿意改正,只希望随时消掉,不留痕迹,剩下的单是美点。”
《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汉 王充《论衡・实知》:“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遗种
《国语・越语下》:“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后汉书・窦融传》:“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蝗灾告城隍文》:“神其速殛之幽,毋尽伤于我黍稷,毋俾遗种于此。”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宋 苏辙《葵花》诗:“浮根不任雪,采剥收遗种。”《明史・外国传二・安南》:“明年春,汝敬等还,利复言陈氏无遗种,请别命。”《西游记》第六三回:“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某人悚然具服曰:实与某氏有积雠,拟手刃其一门,使无遗种。”
一花
旧题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涂山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紫轻梨。”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
《通俗编・数目》引明 李翊《俗呼小录》:“数钱以五文为一花。”
斗香
1. 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
《红楼梦》第七五回:“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烛。”《红楼梦》第一○六回:“﹝贾母﹞又命自己院内焚起斗香,用拐拄着,出到院中。”
2. 旧时,江苏 六合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
斗香
宋 陶谷《清异录・薰燎》:“《中宗朝宗纪》:韦 武间为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
养仙
《后汉书・冯衍传下》:“凿岩石而为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灵卉
晋 陆云《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九:“灵卉三秀,芳草秋兴。”唐 薛涛《海棠溪》诗:“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痴愚
亦作“痴愚”。汉 王充《论衡・道虚》:“痴愚之人,尚知怪之。”《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不念他日后老景凄凉,却去恋个死人,可不是个痴愚不孝之辈!”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然而如果写‘痴愚’,就不如写‘呆笨’;如果写‘缄默’,就不如写‘不做声’。”
见面
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二》:“﹝董仲舒﹞下帷读书,弟子以次传授其业,或莫见面,盖三年不闚其园,其精专如此。”唐 张鷟《游仙窟》:“闻名腹肚已猖狂,见面精神更迷惑。”《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及至见面,递上履历,才知这安老爷是由进士出身。”
唐 杜甫《十二月一日》诗之三:“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唐 周贺《与崔弇话别》诗:“几年方见面,应是镊苍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从今后相会少,见面难。”《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门下在这里大半年了,看见少爷用银子像淌水,连裁缝都是大捧拿了去。只有门下是七八个月的养在府里白浑些酒肉吃吃,一个大钱也不见面。”
颜貌
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颜貌修丽,风表闲雅,望之溢目,接之适意,威仪如龙虎,盘旋成规矩,然心蔽神否,才无所堪。”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颜貌如生,端坐拱手,指爪甚长。”萧三《片三潜的手》诗:“但是你的声音和颜貌,一切都如在我眼前。”
还童
《魏书・萧衍传》:“反肉还童,不待羊 陆。”唐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查看更多>>
。朝代:宋 。 作者: 梅尧臣。
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
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
丁壮四五人,篮轝时更休。
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
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
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
直上百余尺,苍髯叶修修。
五峯迎人来,冷逼台殿秋。
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
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
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
草树不尽识,自起诗人羞。
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
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
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
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
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
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
驳阴漏斜光,徒欲穷巅幽。
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牛虎马
。朝代:宋 。 作者: 郭祥正。
菖蒲涧底生九节,流水遂作菖蒲香。
安期服之已仙去,漫脱双舄留秦皇。
秦皇杀伐自无度,年龄社稷何由长。
蓬莱毕竟不可见,十祠千载聊相望。
散发追之又无迹,后来诡谲传崔郎。
至今正月二十五,城北夹道珠帘张。
元戎要宾鎚大鼓,老蛮献馔烧肥羊。
倾城尽作蒲涧饮,美俗眷恋神仙乡。
穿云丝竹度别浦,遶山金翠明残阳。
我乘款段到已晚,越台仅得参壶觞。
公携大句使我读,冰澌戛齿清琅琅。
张侯继作亦精敏,兰茝相倚传芬芳。
却寻陈事考僭迹,死佗称帝鋹称王。
基山控海恃远嶮,大明一出旋消亡。
岂如戴主効臣节,白骨虽朽忠名彰。
只今神孙太母圣,天下击壤歌时康。
佳期不邀墓中鬼,乐民之乐真循良。
勒词苍崖告万古,蒲涧之会无淫荒。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羊
。朝代:宋 。 作者: 苏辙。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龙
。朝代:宋 。 作者: 谢枋得。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
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
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
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
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
怪石筱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共登。
神农知己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
幽人躭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
彩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锡与有道者长生。
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艳,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相关知识
雪中梅花(xuě zhōng méi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姚黄(yáo huáng)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雨中海棠(yǔ zhōng hǎi táng)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姚黄牡丹(yáo huáng mǔ dān)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戏赋墨画梅花(xì fù mò huà méi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花绽晚风黄( huā zhàn wǎn fēng huáng )” 唐 ·王棨
九日赏菊(jiǔ rì shǎng jú)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茉莉花(mò lì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馨香扑人鼻( xīn xiāng pū rén bí )” 宋 ·李昉
春江花月夜(chūn jiāng huā yuè yè)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网址: 菖蒲花(chāng pú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7332.html
上一篇: 花菖蒲种子怎么种 |
下一篇: 花菖蒲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