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目—石竹科(五):剪秋罗
16.薄蒴草属
薄蒴草属(学名:Lepyrodiclis)是石竹科下的一个属,为披散草本植物。该属共有3种,分布于亚洲西部(西达高加索、里海和小亚细亚,东达秦岭和内蒙古)。中国有2种,产西部。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上升或铺散,分枝。叶对生,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具1条中脉;托叶缺。花两性,小形,集为圆锥状聚伞花序;萼片5(稀6);花瓣5,全缘或顶端凹缺;雄蕊10(稀12-14);花柱2,稀3。蒴果扁球形,2-3瓣裂,具1-2种子;种子小,种皮厚,表面有凸起。
(2)薄蒴草
薄蒴草(学名:Lepyrodiclis holosteoides)是石竹科薄蒴草属的植物。分布在印度、中亚、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阿富汗、蒙古、高加索、伊朗、巴基斯坦以及中国的西藏、内蒙古、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至2,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草地、荒芜农地或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全体有腺毛。茎多分枝,具纵条纹,嫩枝上有细而长的柔毛。种子扁卵形,常2-4粒,红褐色,有突起。开花时期间全草具有药用价值,有利肺、托疮功效。
17.剪秋罗属
剪秋罗属(学名:Lychnis)是石竹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约12种,分布于北温带和北极地带。中国有8种,其中栽培1种。产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和长江流域。喜光亦耐半阴,耐寒,适宜凉爽、湿润环境和疏松土壤。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成二歧聚伞花序或头状花序;花萼筒状棒形,稀钟形,常不膨大,无腺毛,具10条凸起纵脉,脉直达萼齿端,萼齿5,远比萼筒短;萼、冠间雌雄蕊柄显著;花瓣5,白色或红色,具长爪,瓣片2裂或多裂,稀全缘;花冠喉部具10片状或鳞片状副花冠;雄蕊10;雌蕊心皮与萼齿对生,子房1室,具部分隔膜,有多数胚珠;花柱5,离生。蒴果5齿或5瓣裂,裂齿(瓣)与花柱同数;种子多数,细小,肾形,表面具凸起;脊平或圆钝;胚环形。
本属植物多数种的花较大,美丽,常栽培于庭园作观赏花卉;部分种的根可入药。
(2)剪秋罗
剪秋罗(学名:Lychnis fulgens)是石竹科剪秋罗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密被细毛。根丛生,稍肥厚,呈圆柱状。椭圆状披针形的叶子对生,无柄或有短柄,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3厘米,两面有细毛。夏秋开深红色花,稀为白色,聚伞花序具多数花,生茎端和上部叶腋;花瓣有不规则的深裂,裂片有缺刻状齿;花期7-8月,果期9月。
分布在日本、俄罗斯、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四川、辽宁、吉林等地,生长于海拔20米至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低山疏林下和灌丛草甸阴湿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剪秋罗类花朵鲜艳而优雅,园林中多做花坛、花境配置;因耐石灰质、石砾土质,又是岩石园中优良的植物材料;一些种类也适于盆栽及切花用。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功能。主治肺炎、痢疾、牙痛、高血压、月经不调、痈疽、痔疮等。据国外文献报道,茎的酊剂用于治疗头痛及因分娩时颅骨外伤引起的婴儿抽搐症。
(3)剪红纱花
剪红纱花(学名:Lychnis senno)为石竹科剪秋罗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秦岭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至2,0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疏林下及灌丛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全株被粗毛。根簇生,细圆柱形,黄白色,稍肉质。茎单生,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叶片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顶端渐尖,两面被柔毛,边缘具缘毛。二歧聚伞花序具多数花;蒴果椭圆状卵形,长10-15毫米,微长于宿存萼;种子肾形,长约1毫米,红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8-9月。
全草或根入药,治跌打损伤、热淋、小便不利、感冒、风湿关节炎、腹泻等。
(4)剪春罗
剪春罗(学名:Lychnis coronata)为石竹科剪秋罗属的植物。分布在世界广布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浙江、江苏、江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疏林下或灌丛草地。
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株近无毛。根簇生,细圆柱形,黄白色,稍肉质。茎单生,稀疏丛生,直立。叶片椭圆状倒披针形或卵状倒披针形。二歧聚伞花序通常具数花;花直径4-5厘米,花梗极短,被稀疏短柔毛。蒴果长椭圆形,长约20毫米;种子未见。花期6-7月,果期8-9月。
剪春罗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初夏开花,花色艳丽,五彩缤纷,至秋不断,鲜艳夺目,是园林花园、花坛、花境绿化美化的较好花卉,也可盆栽或作切花。根或全草入药,治感冒、风湿关节炎或腹泻。外用治带状疱疹。
药用:根或全草入药,治感冒、风湿关节炎或腹泻。外用治带状疱疹。
观赏:剪春罗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初夏开花,花色艳丽,五彩缤纷,至秋不断,鲜艳夺目,是园林花园、花坛、花境绿化美化的较好花卉,也可盆栽或作切花。
18.米努草属
米努草属(学名:Minuartia)是石竹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120种,分布于北半球北极地区至亚热带和南半球智利(1种)。中国有7种及1变种,产东北及内蒙古和新疆。
(1)形态特征
多年生或一年生小草本。茎丛生,平卧,分枝。叶线形或线状锥形,具1-3脉,叶腋常具叶簇。花单生或少数成聚伞花序;萼片5,具1-3脉;花瓣5,白色,稀淡红色,全缘或有时顶端微凹缺;雄蕊10;子房1室,花柱3。蒴果狭卵圆形或卵状圆柱形,3瓣裂;种子肾形,种脊有时具流苏状齿。
(2)米努草
米努草(学名:Minuartia regeliana)为石竹科米努草属的植物。一年生小草本,高5-10厘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68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盐碱地、荒地及草原,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19.种阜草属
种阜草属(学名:Moehringia)是石竹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纤弱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2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3种,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及西北。
(1)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纤细,丛生。叶线形、长圆形至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柄或具短柄。花两性,单生或数花集成聚伞花序;萼片5;花瓣5,白色,全缘;雄蕊通常10;子房1室,具多数胚珠;花柱3。蒴果椭圆形或卵形,6齿裂;种子平滑,光泽,种脐旁有白色、膜质种阜,有时种阜可达种子周围1/3。
(2)种阜草
种阜草(学名:Moehringia lateriflora)是石竹科种阜草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具匍匐根状茎。茎直立,纤细,不分枝或分枝,被短毛。叶近无柄,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急尖或钝,边缘具缘毛,两面均粗糙,具小凸起,下面沿中脉被短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蒴果长卵圆形,长3.5-5.5毫米,顶端6裂;种子近肾形,长约1毫米,平滑,种脐旁具白色种阜。花期6月,果期7-8月。
分布在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欧洲、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吉林、山西、宁夏、河北、黑龙江、辽宁等地,生长于海拔780米至2,300米的地区,见于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20.鹅肠菜属
鹅肠菜属(学名:Myosoton)是石竹科的一个下属。本属只有鹅肠菜1种,海产。分布于日本和北美太平洋两岸。在中国产于浙江省嵊泗群岛至广东省沿岸及台湾省。鹅肠菜生长在中潮带和低潮带风浪较大的岩石上和石沼中。可食用。
(1)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下部匍匐,无毛,上部直立,被腺毛。叶对生。花两性,白色,排列成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萼片5;花瓣5,比萼片短,2深裂至基部;雄蕊10;子房1室,花柱5。蒴果卵形,比萼片稍长,5瓣裂至中部,裂瓣顶端再2齿裂;种子肾状圆形,种脊具疣状凸起。
藻体黄褐色,扁平、叶状、单条、中实、无中肋,丛生。基部尖细具有盘状固着器附生在基质上,髓部由纵长厚壁分枝的丝状细胞相互紧密的交织而成。表皮细胞方形,排列整齐,每个细胞具有1个色素体和蛋白核。内皮层由厚壁而无色的大细胞组成。无色的毛成束,分生在藻体表面。多室囊单列,无隔丝,排列成栅状,除基部以外,叶状体各处都生长。
(2)鹅肠菜
鹅肠菜(学名:Myosoton aquaticum)为石竹科鹅肠菜属的唯一种。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以及北非和中国大陆的南北各省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至2,7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灌丛林缘、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淡处或水沟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须根。茎上升,多分枝,长可达80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端急尖,基部稍心形,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苞片叶状,花梗细,花后伸长并向下弯,萼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花瓣白色,裂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子房长圆形,花柱短,线形。蒴果卵圆形,种子近肾形,5-8月开花,6-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以及北非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50-2700米的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湿处或灌丛林缘和水沟旁。
鹅肠菜由于种子多、繁殖快,露地和棚内有其周年生长的环境,造成对作物的危害。其危害的主要特点为:作物生长前期与作物争水、争肥、争空间及阳光,在作物生长后期迅速蔓生,并有碍作物的收割。
食用:为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野菜。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7克、脂肪0.47克、粗纤维2.02克、磷0.10克、胡萝卜素3.09毫克、维生素B20.36毫克、维生素C98毫克、钙220毫克。每克干品中含:钾61.4毫克、钙9.9克、镁5.9克、钠0.37克、铁417微克、锰130微克、锌50微克。其嫩叶或嫩苗开水焯后炒食、煮食做汤均可。
药用: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祛瘀消肿之功效。对治疗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产妇食之,不但可下乳,而且可去恶露,生新血。产后腹痛或小腹有痞块者,可多食,还可治疗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以及月经不调等症。民间还以其食疗治白发,久久食之,能使头发转黑。
21.膜萼花属
膜萼花属(学名:Tunica)是石竹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膜萼花等约30种,分布于欧洲南部、地中海、小亚细亚直至中亚。生于多石质草地。中国有2种,其中1种栽培于庭园。
(1)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叶对生,叶片线形或线状锥形;托叶缺。花两性,小形,成二歧聚伞式圆锥花序,稀头状;花萼钟形,具5-15条凸起纵脉,脉间膜质,基部具1-4对苞片,稀缺苞片,萼齿5;雌雄蕊柄几无;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全缘或凹缺,具爪或无爪;副花冠缺;雄蕊10,短小;子房1室,胚珠多数,花柱2。蒴果长圆形或卵形,4齿裂或瓣裂;种子圆盾形或卵形,微扁,脊具翅,表面具瘤状凸起或平滑,胚劲直。
(2)膜萼花
膜萼花(学名:Petrorhagia saxifraga)是石竹科膜萼花属的植物。高10-45厘米,茎丛生,分枝。叶片狭线形。聚伞状圆锥花序稀疏;苞片4,卵状披针形,膜质,花小形,花萼钟形,萼齿卵形,花瓣淡红色或白色,爪楔状倒披针形,瓣片倒心形。蒴果卵形,种子盾状,暗棕色。2n=60。花期6-7月,果期8月。
喜阳光,宜湿润及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耐瘠薄、稍耐盐碱。
原产欧洲(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和亚洲(西北部)。中国北京等城市庭园有栽培。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089.【植物界全系列】石竹目—石竹科(四):康乃馨
【植物界全系列】石竹目—石竹科:康乃馨
087.【植物界全系列】石竹目—石竹科(二):短瓣花
【植物界全系列】石竹目—石竹科(四):康乃馨
【植物界全系列】石竹目—番杏科(一):植物学史
【植物界全系列】百合目—秋水仙科(上):秋水仙
剪秋罗(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报春花科(上):点地梅
春风剪出剪春罗 秋风裁出剪秋罗
【植物界全系列】百合目—秋水仙科:秋水仙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石竹目—石竹科(五):剪秋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7900.html
上一篇: 暗罗 |
下一篇: 剪秋萝生长在什么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