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唯洋是从与另辟蹊径:日本文学从自然主义到私小说的转变

唯洋是从与另辟蹊径:日本文学从自然主义到私小说的转变

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头到脚都“西化”了一遍,在这场“唯洋是从”的大变革中,日本文学走了一条先学习模仿,再扬弃求变,最终另辟蹊径的道路。日本文学在自然主义的影响下,突破想象的桎梏,发展出了独具特点的“私小说”。不得不说,以作者内心自我暴露为特点的私小说,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创作范式,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强大创新能力。

日本近代史对文学的影响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1794-1858)率领舰队来到日本,以“黑船来航”强行终结了德川幕府的“锁国”,接着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锁国政策不得不画上句号。由于失去威严,德川幕府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不少人要求改变日本的现状,在经历了内部的动荡后,幕府将统治权归还给明治天皇,日本正式走入代表近代开端的明治时代(1868-1912),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治维新”


日本人绘制的马修·佩里

一般来说,日本明治时代的国家目标是所谓的“文明开化”,其实就是思考整个民族何去何从。由于在“黑船来航”事件中对西方坚船利炮束手无策,日本人开始思考自救的方法,对自身文化的怀疑,加上对西方文化的畏惧,日本人认为学习西方是唯一出路,于是“文明开化”变成了一场全面西化的大变革。

以江户更名东京为标志,日本社会的改革以铁路、建筑样式为始,扩散至发型、西装、食用牛肉等日常生活细节,最终蔓延到了精神层面的文学领域。以“唯洋是从”来简单概括这一阶段的状况十分贴切。不过,短时间内的全面变革,照单全收另一套跟自己文化格格不入的文明体系,肯定会出现适应性的问题。“文明开化”不可能是一个彻底且完美的移花接木,毕竟要生根在日本的土壤上,总有“水土不服”的情况,许多不协调的音符,因此而生。

自然主义文学在欧洲和日本

日本在明治时代追求西化的巨大渴望,导致文学思想的引进十分“功利”,并没有仔细考察欧洲文学史的先后顺序。19世纪中后期,欧洲正是自然主义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刻,日本人没有细究这场文学思潮背后的历史原因,直接“拿来”就用,仓促让日本进入了自然主义的文学语境中。


埃米尔·左拉

以文学发展规律来看,文学思潮的兴起与文学以外的社会紧紧相连,先有社会现实,然后才有依托现实的文学。然而,日本先引进文学范式,并没有考虑其背后的社会基础,存在着颠倒因果关系的风险。

19世纪中期,以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1840-1902)为代表,出现了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前期的文学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文学体系在法国都有庞大的势力,但由于法国在拿破仑三世统治下日趋混乱,再加上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败给了普鲁士,内忧外患让法国知识分子深感不安,在迷茫中开辟了自然主义的文学体系。


普法战争

所谓自然主义文学,就是以冷静乃至冷酷的笔触描写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对象,左拉作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他认为自然主义文学应当以追求客观性、真实性为出发点,从科学角度去理解人的行动。体现在具体创作方式上,自然主义文学应当摒弃加工和幻想,完全用事无巨细的手法描绘现实,给读者一种照片式的印象。自然主义文学跟现实主义文学有相似的地方,但前者摒弃了人物和情节的塑造,专心刻画人物的气质和心理。这一点给日本文学的改变留下了伏笔。


森鸥外

19世纪80年代,自然主义文学通过文学家森鸥外被介绍至日本,接着在19世纪末,小杉天外与永井荷风写出了模仿之作,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淡化了人的形象,从这点来看,日本文坛对欧洲自然主义文学已经有了较深认识,同时掌握了这种文学的独特之处。

不过,自然主义文学真正席卷日本文坛,成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运动,必须要等到日俄战争结束(1905)后。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时间,视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最为活跃的时期。


岛崎藤村

这个时期,日本人处于日俄战争胜利后的亢奋情绪中,急需更多崭新的、进步的事物来充实他们的生活。在这个时间段,岛崎藤村出版的长篇小说《破戒》(1906),与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棉被》(1907)相继问世,让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如火如荼地开枝散叶。

小说《破戒》讲述了濑川丑松为了保住教师的工作,不得不时刻隐瞒自己下层贫民身份的故事。小说《棉被》则描写了一个极其特殊的生活片段,主人公时雄爱上了自己的徒弟芳子,但因为无法获得弟子的芳心,时雄最终只能赶走芳子,然后盖着芳子曾经用过的棉被大哭一场。

这两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完全左右了日本文学将来的发展路径。如果说,岛崎藤村的《破戒》展现出自然主义文学探讨社会问题的可能,但最终却因为田山花袋《棉被》对个体与自我的关注而失去了“宏观目标”,使得日本自然主义走向阴暗的个体内心。许多作家受《棉被》的影响,投入巨大心血在小说中书写“自己”,让小说的世界变得偏狭,导致大正时期(1912 年—1926 年)“私小说”的诞生。


田山花袋

在岛崎藤村、田山花袋之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涌现出一批作家,比如具有强烈色彩、特立独行的岩野泡鸣;被誉为天生的自然主义作家德田秋声,以及刚出道便以虚无主义气息成为时代青年象征的正宗白鸟,再加上被视为“私小说”另一个源头的近松秋江。

其实,除了最前面的两位作家,剩下的作家在日本文坛都不怎么出名,他们的作品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熟悉的是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或是芥川龙之介,对那些与他们同时期从事文学活动、建立起日本近代文学写实基础的日本自然主义作家知之甚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私小说的风头完全盖过了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转向私小说

芥川龙之介在曾《芋粥》(1916)开头的部分曾写到:

想必古书作者对于平凡人及平凡故事,并没有太大兴趣。从这点来看,他们和日本自然派作家,大相迳庭。

平凡是日本自然主义小说中的共通题材,也是被归类于自然主义作家的共通点。正是由于钻研“平凡”,很多作家“穿透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底线,走上了“私小说”的道路。


芥川龙之介

所谓“私小说”是日本文学在二十世纪创造的一种独特题材。私小说取材于平凡的生活,最终将平凡异化成了“非正常”。一般来说,作者采取“自我暴露”的叙述方法,展示主人公内心深处最真实、最恐怖、最卑鄙的心理特征,通过大量心理描写,完成整个故事的叙述。私小说最终取代自然主义文学,成为了日本近代文学的主流。


夏目漱石

日本文学理论的评论家如平野谦、中村光夫等人在检讨日本文学近代化的过程时,对于自然主义文学的评价褒贬不一,表现出了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他们对于自然主义文学的成就并不怀疑,但是对于自然主义文学产生出“私小说”这样的创作范式,表达了一种不满。因为从主流价值观看,私小说的写法过于消极,对于日本社会精神的塑造无法形成积极意义。

不过,对于自然主义文学“演化”为私小说这个转变,我们还是应当给予公正的评价。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起源于明治维新的“唯洋是从”,但是经过本土作家孜孜不倦的创作,在模仿他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不得不说,从唯洋是从到另辟蹊径,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上的进步,值得肯定。

参考资料:

《芸术と実生活》平野谦

《日本文学史》古桥信孝

《日本文学史》张如意

《战后日本文学史》李德纯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刘晓芳、木村阳子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审美角度看国内恐怖小说的文学价值
江户情趣下的文学之殇
探秘日本花魁文化(从花卉到美人,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西方奇幻文学:从史诗巨著到大众影视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那些死亡美学 |日本文化
从多年生到一年生:花卉栽培的转变与技巧
永井荷风小说精选 地狱之花 [地獄の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从装帧开始的设定系推理恐怖小说
从草药志到植物学:历史转变的切口
花与梦:日本少女文化研究初探

网址: 唯洋是从与另辟蹊径:日本文学从自然主义到私小说的转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0690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CITY COUSIN AND
下一篇: #日剧资讯速递##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