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燕赵食安行食药同源集——40香薷

燕赵食安行食药同源集——40香薷

(燕赵食安行王霞)香薷,中药名。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 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 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主要化学成分

含有黄酮类、挥发油、萜类、脂肪酸等,另含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对异丙基苯甲醇、β-蒎烯、4-蒈烯、α-松油烯、百里香酚、葎草烯、β-金合欢烯和柠檬烯。

香薷的药理作用

1.香薷有抗菌作用。香薷挥发油经试管内试验证明,香薷对各种球菌、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香薷有抗病毒作用。

3.石香薷挥发油有镇咳祛痰作用。

4.香薷有利尿作用。

5.香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发汗解表,解暑化湿,利尿消肿。

1.化湿解暑(暑湿病证) 用治夏季贪凉、饮冷或感受暑湿而致的畏寒、发热、头痛、无汗或腹痛、吐泻等症,常配厚朴、扁豆等同用,如香薷饮。本品气味芳香,外祛暑邪而解表,内化湿浊而和中,为祛暑解表之要药,主治阴暑证。

2.发散风寒(风寒感冒,湿阻中焦证) 用治暑季外感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荅腻,或恶心呕吐、腹泻等症,以夏季多用。李时珍说:“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本品能散风寒,但力量较弱,又因气味难闻,故临证应用并不多。

3.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用治水肿兼有外感表证的风水水肿,常与白术同用,如薷术丸。其利水消肿功用与麻黄极为相似,既可发汗以散肌表水湿,又可宣肺气启上源以通畅水道。主要因其能散表邪,故可用治腰以上的病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最新!药食同源目录大全来了(附名单)
最全“药食同源”名单
市场监管总局答复:药食同源到底有哪些?
“药食同源”植物酵素研究进展
【专家说药膳】第十二期——22种药食同源食材“玫瑰花”
药食同源目录大全(2020年最新版)
中医食疗之植物类药食同源(一)—中医药食同源大健康研究系列
招募 | 花朵糕点师课程之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目录大全(2019最新版)
药食同源“养生热”亦需“冷思考”

网址: 燕赵食安行食药同源集——40香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347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药香榧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 香榧花语是什么 管理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