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都昌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一点探索 实行管养分离

都昌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一点探索 实行管养分离

日期:2019-02-28 08:33 来源:都昌县人民政府

 都昌,鄱阳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居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地带,水、陆、空交通便利,国土面积266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1%,拥有鄱阳湖1/3的水域。全县辖24个乡镇,259个村委会,人口83万,由我县管养的公路总里程2269.289公里,其中:县道289.197公里,乡道745.764公里,村道1234.382公里。

 近年来,我局按照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路子,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养护实现了管养分离,合同管理、市场化运作养护机制,有力促进了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我局的主要经验做法是:

一、理顺好我局与原养护人员的劳动关系。

2015年秋季,我局在公路养护中心原有职工中通过层层考核选拔,聘用了8名行政管理人员,并做实做细原养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宣传、解释有关法律法规和实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确保正常的公路养护经费投入。

不论是养护改革前,还是养护改革后,我局都按照上级交通部门批准的年度养护经费预算,把预算规定的养护资金一分不少地投入到实际养护中,这几年,随着管养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每年投入的养护资金达800余万元,其中县道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0元,乡道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500元,村道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确保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推进,养护路况的改善赢得了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致认可,为我县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保障。

三、县管公路实行市场化养护。

县管公路是我县农村公路网络中的主干道,其对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主动脉的重要作用。为保障县管公路的畅通,必须由具有相当技术实力、设备实力和养护水平的养护公司进行养护。通过招投标程序在众多公司中实行评估和比对,我们选择技术实力和信誉较好、具有养护资质的养护公司作为承包商,在每年初与养护公司签订《公路养护承包合同》,将县管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按分段承包,责任到人,采取“三定一保”的模式,即定养护路段,定养护人员,定养护报酬,保公路安全畅通,实行合同化管理。

四、乡(镇)管公路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的管养模式。先后成立了乡镇养护队伍,结合环卫队伍,承包责任制等,做好辖区乡村道路管养工作。每季度末由局挂片领导牵头组织对各乡镇乡村公路管养站,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制度建设、路基路面养护,桥涵及排水养护,安全设施养护,绿化养护,安全生产和档案管理等10个方面,评分结果直接与养护报酬挂钩。

另外,对大中修工程、大中型水毁修复工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按工程招投标的方式另行发包。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探索,我局建立了稳定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模式,实行县管公路市场化养护、乡(镇)管公路实行多元化的管养模式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年来,我局农村公路养护好路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平时好路率均保持在85%以上,年终好路率达95%以上,其主要成效如下:

一、实现管养分离提高了管养工作效率。

通过实施养护体制改革,实行招投标养护,实施合同化管理后,我局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只需要按合同规定对养护工作进行检查、对路况进行验收、拨付承包价款,具体的养护工作则交由养护公司和承包人负责,实现了养护的专业化、市场化。我局从具体的养护作业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好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养护承包人获得养护经营权后,除特别规定外,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组织安排养护生产、自主用工。这样,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激活养护用人机制,提高了承包人和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二、实现管养分离优化了全县农村公路路况环境。

一是精细化养护使路况得到了有效提升。强化了“春排水、夏除草、秋养护、冬修补”季节性养护和平时日常养护标准,重点开展以清扫路面、清除杂草、清挖边沟、清理路障为主要内容的“四清”工作,使养护作业后的农村公路达到路面整洁,边沟畅通,边坡稳定,路肩平整顺直,路域环境得到明显的优化。二是隐患排查处置及时使公路安全畅通得到了有效保障。我局针对道路病害和桥梁巡查重在日常的要求,对每条线路的养护承包人下达责任认领书,依据“谁管养、谁负责”原则,加强管养责任人对道路路况、桥涵及附属设施的日常排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路面病害,急弯陡坡,临崖临水及危桥险段等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立警示标牌,做到自己能处置的及时处置,不能处置的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保了隐患及时消除,道路安全畅通有序。三是做实做细大中修养护使公路好路率得到了明显优化。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是公路养护常见的维修、补强保畅措施,是公路在使用一定年限破损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提高公路路况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处置方法,要提高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就必须在工程施工和细节管理上下功夫。养护中心本着“细节决定成败,廉洁提质助辉煌”的责任意识,进行成本精心化管理。截至目前共计实施完成了18条县、乡、村道大中修养护项目,维修里程达 124,7公里。四是安防工程有序推进使百姓平安出行再次筑牢了安全屏障。18年我局根据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稳步推进”原则,优选了4家设计单位对我县农村公路的县、乡村道安防进行设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项目数据库中620隐患里程的安防设计任务并予以上报。同时组织实施完成了县乡道安防工程40多公里,增设坡形护栏 17602米 、标志标牌 376块  、道口提示桩 784根   、路基档墙 5473.6立方米  ,防撞警示墩96个。为百姓的平安出行加固了一道又一道安全防线。

三、实现管养分离促进了路政管理工作的发展。

由于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路政管理一直是农村公路管养的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公路沿线部分群众对农村公路存在着“自家门前路,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思想,占用公路乱摆摊设点、乱堆乱放堆积物、随意占用公路违法建筑等违法现象屡制不止。路政管理力量薄弱,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短腿,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行公司化养护和承包后,增强了养护公司和承包人对公路的“主人翁意识,对破坏公路、占用公路、乱堆乱放等影响养护路况的行为,许多承包人都能主动制止,无法制止的能及时积极汇报我局路政执法大队,切实成为路政管理的有效补充力量。2016年以来,我县农村公路路政案件发案率、占用公路乱摆摊设点、乱堆乱放等违法现象明显减少,据统计2016年路政发案率28起,2017年路政发案率19起,2018年路政发案率实现了零的突破。养护体制改革,成为我局增强路政管理力量、提高路政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实现管养分离促进了农村公路建管养的良性发展。

建设是前提,管理是引领,养护是保障,通过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实现了我县农村公路建管养的良性发展,如今,只要行进在都昌县的公路上,随时随地都可见公路养护工人辛勤忙碌的身影,畅通的沟涵,草桩整齐的路肩和边坡,镶嵌着一条条洁净的公路,温馨的指示警示标牌及整齐划一的白色反光标线实现了路、人、景、安的完美结合,既确保了行车安全又美化了农村公路的路域环境。(县交通运输局 侯清)

相关知识

都昌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一点探索 实行管养分离
【五峰县】农村公路养护全新“升级”
张晓强副主任在全国农村公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恩施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峰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
土兴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土兴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关门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公路养护的规模增长 刺激国内需求
宜君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草案)

网址: 都昌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一点探索 实行管养分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92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村公共道路建设供给不足需重视
下一篇: 华亭公路段:“三个着力”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