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微型核糖核酸miR408通过靶基因ZmLAC9调控次生细胞壁的厚度和维管束的发育参与玉米适应盐胁迫的新机制,该研究结果为培育耐盐玉米新种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3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微型核糖核酸miR408通过靶基因ZmLAC9调控次生细胞壁的厚度和维管束的发育参与玉米适应盐胁迫的新机制,该研究结果为培育耐盐玉米新种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杂志在线发表。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进口量急剧增加。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盐碱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培育耐盐性的品种成为现代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前提是充分理解玉米适应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盐中的氯化钠抑制miR408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与盐胁迫诱导产生的活性氧密切相关。同时发现miR408主要在玉米维管束韧皮部表达,且负调控ZmLAC9。进一步研究发现,钠离子在miR408过表达转基因玉米中主要分布于细胞间隙,推测是由于细胞壁完整性受损所致。通过基因编辑敲除miR408或者过表达ZmLAC9,在增加次生细胞壁厚度、促进维管束的发育的同时,提高玉米抗盐胁迫的能力。实验表明,miR408通过影响次生细胞壁厚度和维管束发育,参与玉米适应盐胁迫。本研究不仅证实了植物盐胁迫反应与木质素合成密切相关,还解析了miR408在玉米中调控木质素合成的生物学功能,且在不同的物种中具有功能特异性。
作科所硕士研究生秦瑞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胡玉梅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文学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d135
日期:2023-03-13
相关知识
植物所发现植物幼苗响应和适应强光的调控新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在植物学经典国际期刊Plant Physiology发表研究论文
我校学者揭示菊花响应低温胁迫的新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病害课题组揭示抗病基因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新机制
王海洋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揭示玉米雄穗分枝数调控新机制
哈师大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揭示紫花苜蓿MsFLS13基因参与盐碱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
科研人员揭示红光调控植物抗虫媒病毒新机制
华南植物园揭示植物抗病响应的调控新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揭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药性快速进化的新机制
转录因子调控番茄碱代谢合成新机制获解析
网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揭示玉米盐胁迫响应调控新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58529.html
上一篇: 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有哪些 |
下一篇: 遗传发育所揭示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