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海拔上限,树线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甸。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树线持续向高海拔迁移。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树线之上和树线之下的植物群落明显不同,主要受这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
生态学家常采用法对植物类型和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从而确定树线的位置。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
(3)
在树线向高海拔迁移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演替,在该过程中,发生演替的可能原因是。
(4)
研究显示,杜鹃灌丛能够显著提升土壤含水量及营养成分,并维持温度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从而造成实际树线位置高于理论树线位置,这表明除环境因素外,树线上升与种间关系(填“有关”或“无关”)。树线之上与树线之下的植被分布特点(填“体现”或“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2.
某科研团队对某牧区两块灌丛草地分别采用了放牧和封育管理两种处理措施。27年后进行调查时发现,封育样地灌丛高度显著大于放牧样地灌丛高度,其他调查结果见下表。
样地
草本植物
土壤
土壤动物
物种
数/种
密度/(株·m-2)
高度cm
含水量/%
全氮/(mg·kg-1)
有机碳/(μg·kg-1)
温度/℃
中小型动
物类群数/种
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种
放
灌丛内
4
29.67
10.15
1.48
0.08
0.64
21.9
25
21
牧
灌丛外
5
37.27
3.26
0.74
0.04
0.60
24.8
16
21
封
灌丛内
4
20.13
14.87
1.45
0.09
0.72
21.8
24
28
育
灌丛外
7
63.33
7.68
0.69
0.04
0.61
25.5
17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封育样地灌丛内、外植物的分布和密度体现出该群落的结构,这有利于
(2)
封育样地灌丛外草本植物的密度高于灌丛内,也高于放牧样地灌丛外,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原因是。
(3)
用样方法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做到。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不宜采用标记重捕法,原因是。
(4)
对比分析两块样地的调查结果可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3.
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冷凝等过程进行不断的循环。湿地具有调节水循环和作为栖息地养育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生态功能,我国沿海存在多个前期严重破坏的红树林修复和保护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水循环是太阳能推动的,地球表面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持平,但陆地的降水量蒸发量,且在水循环中,各种营养物质会随水的流动而发生变化,往往低处土壤更,如沼泽地等。
(2)
我国对于严重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的修复过程中,该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该过程是否发生了群落演替?(填“是”或“否”或“不一定”)为什么?
(3)
在某地红树林生态修复区鱼类、甲壳类及多种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丰富度均增加,低潮位时鹭科鸟类主要在滩涂湿地上觅食,鹭科鸟类也主要栖息在红树林,可见,动物种群的分布随而发生变化。红树林的生物群落结构随潮位发生变化,属于群落的结构。
(4)
该地红树林修复先后5年时间修复区内白鹭种群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修复区内的红树林为白鹭种群提供了繁殖期的营巢地,使其增加,有助于保护白鹭种群的多样性。综合来看,红树林生态修复为白鹭种群数量恢复提供的有利条件为:。
相关知识
荷花常见病害防治方法,正确拔除病株并针对性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防治研究进展
[题目]某国际机场建设在长江河口的潮滩之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江河口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了补偿湿地被占用而失去的生态功能.科研人员在附近滩涂实施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生态工程.以期达到“种青引鸟 的目的.6年后.互花米草生长面积明显增加.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垂直深度下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结果如图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解码红树林之二:互花米草那些事
探究广西红树林主要三种外来植物生态安全性和社会影响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
科技圆桌派|“悬赏”千万寻求治理:如何与“湿地杀手”互花米草斗智斗勇?
入侵种互花米草影响我国滨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互花米草疯长,鱼藤攀缠,病虫“蚕食” 我们该如何保卫“海洋卫士”红树林?
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功能群及生态位的影响
网址: 人们常用人工拔除方法控制侵入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互花米草,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科研人员调查了人工拔除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见表. 物种数(种)拔除前后均能检测到的物种数(种)密度最大的物种拔除前拔除后拔除前拔除后区域114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37317.html
上一篇: 长江生态系统已崩溃 特有物种消失 |
下一篇: 荒漠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共存机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