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时:90学时,学分:5分(3+2)

适用对象:林学、园林、生态学、草业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科生

必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

1、本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课。

2、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分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掌握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

2、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3、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种子植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殖过程。

5、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及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

6、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7、西藏常见植物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二)教学难点:

1、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

2、植物营养器官根、茎的次生构造和植物繁殖器官的构造。

3、植物学名的使用。

4、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5、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

三、本科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植物学是园林、林业、农业等一切以植物为生产对象或研究对象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森林生态学、花卉学、造林学、森林学、果树学、植物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课,是园林专业、林学与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一)讲授部分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关系以及植物学发展概况。

重 点:掌握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难 点: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一、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关系

三、植物学发展概况及分科

第二章 植物细胞 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

重 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分裂方式。

难 点: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第一节 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1、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3、细胞的多样性。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5、非细胞结构的生命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

2、原生质体

3、液泡及细胞内含物

4、细胞壁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

1、细胞周期

2、染色质和染色体

3、有丝分裂

4、减数分裂

5、无丝分裂

第三章 植物组织 6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掌握植物组织的结构、类型及维管束的构成及类型。。

重 点: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及保护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难 点:维管束的构成及类型。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组织形成

1、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2、植物组织的概念。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1、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

3、保护组织

4、输导组织

5、机械组织

6、分泌组织、

第三节 植物体内的维管系统

1、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2、维管束的构成及类型。

第四章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8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种子的结构及类型;掌握根、茎、叶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重 点: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叶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难 点:形成层细胞的结构、类型;根、茎次生构造的形成;根与茎过渡区的变化。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

1、种子的构造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与幼苗形成。

第二节 根

1、根的来源与种类

2、根系的类型

3、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

4、根的伸长生长与初生构造

5、根的增粗生长与次生构造

6、根瘤与菌根。

第三节 茎

1、茎的功能与基本形态

2、茎的类型与分枝关系

3、茎尖的构造与发育

4、茎的解剖构造

5、根与茎过渡区的变化。

第四节 叶

1、叶的功能与形态

2、叶的发生与生长

3、叶的解剖构造

4、叶的形态构造与条件的关系

5、叶的寿命与落叶。

第五章 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 8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被子植物繁殖器官(花)、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孢子叶球)的构造和发育过程,掌握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

重 点: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裸子植物繁殖器官的构造和发育过程。

难 点:雄蕊的发育与构造;雌蕊的发育与构造;裸子植物种子的形成。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

1、花的形态构造及发育

2、雄蕊的发育及构造

3、雌蕊的发育及构造;

4、开花与传粉

5、受精

6、种子和果实

7、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植物。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

1、大、小孢子叶球的构造及发育

2、雌、雄配子体的构造及发育

3、传粉与受精

4、胚与胚乳的发育和种子形成。

第六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4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的分类单位及植物的命名方法;掌握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特征;了解植物发育的进化规律。

重 点:植物的分类单位及植物的命名方法;掌握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特征。

难 点:植物的双命名法

第一节 概述

1、植物的分类单位

2、植物的命名

3、生物界划分

4、植物界的类群急分类

第二节 低等植物

1、藻类植物

2、菌类植物

3、地衣植物。

第三节 高等植物

1、苔藓植物门

2、蕨类植物门

3、种子植物门。

第四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的进化

1、植物的系统发育

2、植物系统发育的进化规律。

第七章 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6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掌握植物的鉴定方法,了解西藏常见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重 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植物的鉴定方法。

难 点: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方法

1、分类学及其发展

2、分类系统

3、被子植物的原始与进化形状的概念。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1、茎的形态术语

2、花的形态术语

3、花序的形态术语

4、果实的形态术语

第三节 植物的鉴定方法

1、等距检索表

2、平行检索表

第四节 被子植物分科

1、双子叶植物纲:藜科、蓼科、石竹科、毛茛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堇菜科、伞形科;报春科、萝摩科、唇形科、玄参科、茜草科、桔梗科、菊科。

2、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

(二)实验内容

基本要求:

1、能够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2、能够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和压片的制作。

3、掌握植物绘图技术,能够形象绘制植物组织、器官的详图及简图。

4、能够熟练地掌握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

5、能够正确识别西藏地区常见的草本植物。

6、能够独立完成某地区植物资源调查及标本制作、鉴定等工作。

7、培养独立操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 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

难 点: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

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徒手切片法、永久制片法)、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3学时)。

2、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的观察(3学时)。

3、种子和幼苗、根的形态与解剖构造——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多子叶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的观察;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的观察(3学时)。

4、茎的形态与解剖构造——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构造、茎次生构造(3学时)。

5、茎的解剖构造——裸子植物木材三切面的解剖构造、单子叶植物茎构造的观察(3学时)。

6、叶的解剖构造——双子叶植物叶构造的观察、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叶构造的观察(3学时)。

7、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裸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被子植物花药结构、子房结构的观察;裸子植物大、小孢子叶球及花粉粒构造的观察(3学时)。

8、种子与果实的形成——种子的发育过程、果实的发育与结构(3学时)。

课程实习内容:

9、树木冬态识别、植物拉丁文——树皮、枝条、冬芽、叶痕及维管束痕、宿存物的特征(4学时)。

10、细菌与藻类、真菌与地衣——念珠藻、衣藻、水棉、轮藻、海带的结构、黑根霉、青霉、伞菌、地衣的结构(4学时)。

11、苔藓与蕨类、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叶)——葫芦藓精子器及颈卵器的结构、蕨原叶体与幼孢子体、孢子囊群的结构;叶形、叶裂、脉序、单叶与复叶的观察(4学时)。

12、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花和花序、果实)——花的类型及结构、花城式与花图式、花序的类型;果实的类型(4学时)。

13、裸子植物观察、春天开花树种观察——裸子植物球花、球果的观察;木兰科、蔷薇科、黄杨科、木犀科树种的观察(4学时)。

14、植物检索表的编制(4学时)。

15、工具书的使用(4学时)。

(三)实习部分

植物学教学实习 1周

五、推荐的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1、朱念德编著,《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2、叶创兴等编著,《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二)辅助教材:

1、自编,《西藏东南部主要种子植物属种检索表》,2006。

2、徐凤翔、郑维列主编,《西藏野生花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三)参考书目

1、曹慧娟主编,《植物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2、汪劲武主编,《种子植物分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吴国芳主编,《植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李扬汉主编《植物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年。

5、山东农业大学主编《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6、徐汉卿主《植物学》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7、刘一樵、李士汤主编《森林植物学》(西藏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8、汪劲武主编,《种子植物分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册,补编1~2册),科学出版社,1972~1989。

10吴征缢主编,《西藏植物志》,1~5卷,中国科学出版社,1985。

11 倪志诚主编,《西藏经济植物》,科学出版社,1990。

12. 杨世杰主编,《植物生物学》(21世纪教材),科学出版社,2000。

13.《生物多样性》马炜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知识

植物学实验 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2)》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地理学》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学》
花卉学教学大纲
《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景观花卉学教学大纲

网址: 《植物学》教学大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57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学第四章第一节花.pdf
下一篇: 从零学起,4个养花基础知识,让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