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种子病理学

种子病理学

2.5.3.2 种子传播病毒的三种类型 (1)种子外部带毒 基本特征:病毒颗粒污染种子外表 番茄、西瓜、黄瓜、甜瓜:果肉带毒污染种子 烟草花叶病毒体外存活期为1年以上,种子外表上可长达70年 种子传毒与植物发病的关系:体外存活期 可采用种子处理使病毒钝化:10%磷酸三钠溶液,浸10min(TMV) * ppt课件 2.4.2 环境条件 2.4.2.3 风速: 高风速,小麦散黑穗病 2.4.2.4 降雨: 严重的降雨对小麦散黑穗病不利;降雨天数对菜豆炭疽病有利。 在开花期和种子形成期非常重要。 * ppt课件 2.4.3 病原体类型 (1) 病原物的不同生活阶段、不同形态侵染力是不同的 黑粉菌中双核期具有致病性,单倍体无致病性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纤维状的担孢子比囊状的担孢子低 (2)病原物存在不同的致病型(生理小种) (3)不同病原物需要不同的接种势。 * ppt课件 2.4.4 作物管理 (1)种子生产区域(环境条件,选择地块) (2)耕作方式 (3)植物群体(种子的微环境,密,湿度大) (4)肥料:N;K (5)生长调节剂 (6)杂草(竞争营养;越冬和越夏的场所) (7)灌溉: (8)霜冻:大豆荚损害 (9)收获时间:延迟(接触时间加长,增加机会) * ppt课件 2.4.5 植株生长期 寄主的不同发育阶段影响着病害的发展。 (1)寄生生长中的某个特定时期 大、小麦散黑穗病:仅在花受精的几天内 麦角菌:授粉和受精之前 黑粉菌:种子萌发后几天内 (2)苗期后生长后期 大多数种传半知菌:白菜黑斑病、甘蓝黑斑病、甜菜蛇眼病、甜菜褐斑病 * ppt课件 2.4.5 植株生长期 (3)花期 Alternaria sp在百日草和石竹上引起的枯萎 (4)成株期 霜霉菌、锈菌 * ppt课件 2.4 影响种子侵染的因素 2.4.6 种子质量 质量差、不健康的种子更容易携带病原物 2.4.7 虫伤 造成伤口(真菌、细菌、病毒) 传毒介体 2.4.8 病原物相互作用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 ppt课件 2.5 不同种传病原体的侵染和传播 2.5.1 种传真菌的侵染和传播 2.5.2 种传细菌的侵染和传播 2.5.3 种传病毒的侵染和传播 2.5.4 种传线虫的侵染和传播 2.5.5 种传寄生性植物的侵染和传播 * ppt课件 种子病害的侵染:不同病原物侵入不同种子的方式及其在种子内外潜存的情况。 种子病害的传播:不同病原物如何伴随种子进行近距离或远距离的传播。包括种子粘附、感染、伴随性污染。 种子粘附:真菌营养体、繁殖体或病原细菌个体等粘附在种子表面。 种子感染:病原物侵入种子组织内部。 伴随性污染:种子中夹杂病株、残体或混合病菌的组织体,或粘附病毒病植物的果肉组织 * ppt课件 2.5.1 种传真菌的侵染和传播 2.5.1.1 病原体混杂于种子间类型 2.5.1.2 病原体附着于种子表面类型 2.5.1.3 病原体潜存于颖或种皮内类型 2.5.1.4 病原体潜存于种皮组织以内类型 2.5.1.5 病原体潜存于种子胚内的类型 * ppt课件 2.5.1 种传真菌的侵染和传播 2.5.1.1 病原体混杂于种子间的类型 (1)基本特征: 种子间混有病原物或病残体 (2) 侵染特点: 和种子一起经过休眠,萌发作局部侵染或器官专化性侵染,如油菜菌核病,麦角病;还可以营养体或繁殖体生于病残体上,以病残体的碎片混杂于种子间作病害传播,如锈病等。 * ppt课件 2.5.1 种传真菌的侵染和传播 油菜菌核病,子囊盘放射子囊孢子侵染叶、花,在病部内外以菌丝体扩展蔓延和为害,最后在病茎、病角果的内外及病叶上结生多量菌核。 麦角病,麦角抽生子座,在子座内产生子囊与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传到花器为害,产生麦角 (3)检验方法: 肉眼、过筛等方法 * ppt课件 2.5.1 种传真菌的侵染和传播 2.5.1.2 病原体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类型 (1)基本特征: 以真菌的无性或有性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卵孢子、菌核等); (2)病例: 小麦腥黑穗病、秆黑粉病,大麦坚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水稻恶苗病,麦类赤霉病,棉花、瓜类炭疽病;谷子白发病,油菜霜霉病、白锈病 * ppt课件 2.5.1 种传真菌的侵染和传播 (3)侵染特点: 主要借风、雨、昆虫等传带,或脱粒时病粒破裂,散出厚垣孢子等途径粘附种子表面。 A 种子发芽时,病菌立即侵入幼苗,进而侵入生长点,引起系统侵染,如小麦腥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 B 不侵入生长点,引起局部侵染,如:麦类赤霉病,黄麻、棉花炭疽病。 (4

相关知识

病理学概念范文
热带花卉病理学
细胞病理学诊断是什么
病理学心得体会
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重点知识范文
《病理学技术》课程12篇(全文)
植物病理学—病理学幻灯片
产蛋鸡铜中毒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理学》.pdf

网址: 种子病理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7876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问学蘑菇科技园——蘑菇成长记
下一篇: 霉 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