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He Creative Writing
(总第 1498期)
从《木兰诗》中解读花木兰的身世
文/周铁民
花木兰的故事在我国早已家喻户晓。故事最早出自 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 》收集 的一首北朝民歌。豫剧《花木兰》把花木兰描述为抗击北方外族入侵保家卫国的女英雄,使花木兰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其实,花木兰出自哪朝哪代、生于哪省哪县、从的哪家军、抗的何方敌?历史并无 记载。
花姓的起源,典籍记载不详,传说较多。清段玉载《说文解字.华注》说:花字起于北朝前。“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 》中两处出现“可汗”与“尚书郎” 的称谓。“可汗”是北方少数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习惯称谓。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16个国家,公元383年,鲜卑族领袖拓跋珪占领山西、 河北后建国北魏,定都平城(山西大同)。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仿照汉人建立“尚书” 官制,并下令鲜卑贵族改汉姓。鲜卑“贺赖”贵族改汉姓为“贺”,而豫剧《花木兰》中的元帅恰巧 姓“贺”。从众多表象看,花木兰有可能是 北魏时期的人物。
从《木兰诗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的表述看,花木兰的家乡距黄河边只有步军或骑兵一日的行程,第二日从黄河边起程,晚上可到达黑山。我国北方有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位于 辽宁省锦州市与位于河南鹤壁市的三座 黑山,唯河南鹤壁市的黑山(又名墨山、金山) 临近黄河。“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麽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所表现的情形近似于山西、河南临近黄河流域地区人民的生活风貌。花木兰的家乡应当在山西、河南临近黄河300里范围内的区域。我国历史教科书称,西晋时期,北方和西方匈奴、 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人数达到几百万。擅长骑射的羯族人内迁到山西南部,逐步转入农耕生活,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 《木兰诗 》开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即表明花木兰善于织布;花木兰放下织布的机梭,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年不被发现,且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体格必然比一般女子高大健壮;其骑射必然是精锐无比。在花木兰身上,隐然显现出了羯人的善长与特征,花木兰很有可能不是汉人而是内迁到山西南部羯族人的后裔。
有学者认为:《木兰诗》中的燕山为“燕然山”(今蒙古的杭爱山),也有学者认为:《木兰诗》中的燕山为河西走廊北侧的“燕支山”;笔者认为:《木兰诗》中的燕山应当是北京的燕山。与北魏相对峙二十几年的北燕国疆域在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东北部,北京燕山在其领域之内。 公元425年起,北魏连年进攻北燕 。436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攻占北燕首都 龙城(今 辽宁朝阳),北燕国灭亡。在与北燕相对峙二十几年前,北魏已取得了山西南部与河南西部河北南部的土地。“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花木兰从军十年 征战,很可能系北魏与北燕的对峙之中的战争。
《木兰诗 》给我们表述了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故事 :北魏太武帝时期,山西南部羯人后裔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应征,加入 贺赖元帅统帅下的军队。队伍早晨离开家乡,晚上到达黄河边,再行军一日到达汤阴县黑山,一直向河北东北部的北燕国进军,在统一北方的 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十年后班师,花木兰谢绝了 可汗的封官,返回故乡。
周铁民,70岁,,法律工作者,古体诗人,文化学者,曾获全国好新闻三等奖、山西好新闻二等奖;曾被授予全国.太原.晋中优秀诗人称号;其代理的全国首例法院民事国家赔偿案、首例高级法院涉宪案、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还孔子思想本来面目》、《探索中华源》、等文章,引起了众多学家的关注。
编 委
统编: 钟雳 责编:金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木兰身世引热议 文史专家:花木兰是陕西延安人
木兰诗教案通用12篇
《花木兰》由一首叙事诗《木兰辞》到豫剧再到以此为题材的美国动画电影《MULAN》,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
花木兰/对抗路经验总结贴
意识形态对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操纵
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这个人吗? – 手机爱问
中美对“花木兰”文化资源的开发比较
花木兰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墙里开“花”墙外香——美国对我国“花木兰”文化资源的开发
路桥建设界的“花木兰”:奋战五天四夜保卫施工单位财产
网址: 从《木兰诗》中解读花木兰的身世 | 周铁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0434.html
上一篇: 墨兰如何催花 |
下一篇: 兰溪市人民政府 市树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