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17日,受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委托,由中国营养学会承办的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在成都举办。这一营养学界的国际盛会继1995年后,时隔28年再次来到中国。
本届大会围绕“可持续营养助力未来”主题,设9个主旨报告、10余场专题报告、5场青年报告,包括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提交报告,共同探索促进亚洲及全球营养健康发展的最新方案。
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致辞
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Hardinsyah,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和营养司司长Lynnette Neufeld,安利(中国)市场部副总裁及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等出席会议。
本届大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聚焦学科前沿理论、研究与技术,分享最新的学术热点和研究进展,内容涵盖营养与可持续发展、公共营养与健康、基础营养研究、食物与营养、全生命周期营养、营养教育、临床营养、精准营养等多个领域。
“植物营养素”成亚洲营养大会高频热词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第九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简称DRIs),为指导公众合理营养,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发布
上一版DRIs自2013年开始使用,于2020年8月启动修订。2023版DRIs基于科学性、延续性、专门性、目的性四大基本原则,对包括能量、营养素及其他膳食成分的20个年龄组及孕妇乳母的不同参考摄入量共70余个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进行了修订与确认。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教授接受采访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教授介绍,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年龄段需要,2023版DRIs设立了20个年龄组,如12岁之前每一岁就是一个年龄段;另外,膳食成分中预防慢性病的SPL值(特定建议值),由旧版的6个增加到13个。
2013版的DRIs,首次纳入了10余种具有生理健康作用的植物营养素,如原花青素、花色苷、大豆异黄酮、绿原酸、番茄红素、叶黄素、植物甾醇等。2023版的DRIs,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甜菜碱、海藻多糖、枸杞多糖、谷物β-葡聚糖等多种植物营养素。
“植物营养素”又名植物化学物,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中,属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初级代谢产物相比,这些次级代谢产物的含量微乎其微。
早在20世纪50年代,温特(Winter)等人就提出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有药理学作用,但直到近些年,营养科学工作者才开始系统研究植物中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对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植物营养素在维护健康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比如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和降低慢性病风险,等。作为营养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植物营养素”成为本次大会高频热词。
自成立以来,安利纽崔莱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进植物营养素研究。基于累积89年的植物选种育种、有机种植、有效物质和作用机制阐释的全链条研发经验和成果,安利作为业界代表支持中国营养学会进行2023版DRIs修订。
安利(中国)市场部副总裁及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接受采访
安利(中国)市场部副总裁及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表示,安利借助全球科学合作网络,为修订工作提供多方位支持:
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分享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DRIs修订进展情况以及最新科学证据;
设立植物功能成分与健康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植物营养素健康价值(包括预防慢性病)研究;
发力营养素在生理功能、营养状况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科研,提出更适合中国居民的营养素摄入量。
食养是良医
“植物营养素”助力健康老龄化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2.45亿,血脂异常人数超过4亿,高盐、低谷物、低新鲜水果摄入,是中国居民三大饮食“杀手”,因此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在世界人口前二十大国中位居首位。
为预防我国居民慢性病发生发展,倡导居民从“吃饱”“吃好”到“吃出健康”逐步转变,今年初,国家卫健委印发《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4个食养指南,鼓励居民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在百余场平行论坛中,“食养是良医:传承与创新”分论坛备受关注,来自中国、荷兰、印度、泰国及韩国的学者,分享了食药两用物质、健康膳食模式在各自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亮点,为“食养是良医”提供了丰富系统的科学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食养作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之一,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传承至今。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孙桂菊教授接受采访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孙桂菊教授表示,“食养是良医”的提出遵循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相关建议,食物吃得营养了、平衡了,本身就是一种“良医”,能抵抗外界的“侵袭”。“食养是良医”要充分发挥食药两用物质的作用,比如枸杞、菊花等。
此外,当很多营养素在某种情况下不能够满足需要时,膳食补充剂的应用可能会发挥一定作用。与会专家纷纷表示,“食养是良医”是对科学食养理论的总结升华,对合理膳食行动做出有效指导,对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在“植物营养素和老年人健康”论坛中,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泰国、日本的多位专家,从健康老龄化、以及植物素对中老年疾病的改善作用等方面,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在圆桌会议上深入探讨了植物营养素在健康老龄化特别是植物营养素在超老龄社会中的重要性。
安利(中国)市场部副总裁及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介绍:“安利基于植物营养素安全性、量效关系、作用效应靶点、多种植物营养素相互作用关系的长期研究,针对基因组不稳定、细胞衰老、线粒体受损、慢性炎症等12大衰老标志,结合多项植物抗衰小分子专利,将于年内推出一款抗衰新品。这款产品,包含槲皮素、花色苷、鞣花酸、芦丁、没食子酸多种植物营养素,在细胞层面精准作用关键靶点、再到表征器官、再作用于整个身体机能。”
一日之补在于晨
《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发布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石,早餐是一天营养获取的开始,也是合理膳食主动健康的第一站。
中国营养学会合理膳食工作专家组,在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支持下,编写了《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指导公众重视早餐营养,通过吃好每日第一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
《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发布
《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提出,早餐食物量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30%,能量供给与中晚餐相似。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至少四类品种以上)。
快捷、方便和营养的早餐,应该包括谷物主食1份、奶类鸡蛋等食物1份、蔬菜和水果各1份:
要特别注重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等的优质食物;
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保障营养物质互补、充足和全面。
多选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少选油炸、腌制类食品及糕点等高油、高盐、高糖食品。
“全生命周期营养”“个性化营养”也是此次大会的高频热词。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孙桂菊教授介绍,大量研究发现,生命早期的营养状况会影响一生健康,在生命的各个时期都应关注营养。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有差异,因此营养摄入也需要个性化的方案。
安利(中国)市场部副总裁及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介绍,安利纽崔莱与中国科学机构、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科学院等权威机构合作,致力于“全生命周期营养”“个性化营养”的基础研究,为消费者提供富含植物营养素、可信赖的个性化营养健康方案。▲
发布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相关知识
平衡营养,多多益“膳”,AG助力健康生活
它是蔬菜界的营养皇冠!降血糖、护血管、强免疫,糖友常吃好处多
被忽略的宝藏营养——植物营养素!
植物给予人类的礼物——植物化学物 科普宣传
养花种菜降低癌症风险;总感觉郁闷、焦虑?做点善事|热点回顾
保健养生丨每天只需花上5分钟,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军医提示:素食的营养作用及搭配
林海峰营养配方手册
植物化学的介绍
种菜养花,降低癌症和慢性疾病风险
网址: 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改善认知、降低疾病风险……“植物营养素”成亚洲营养大会高频热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6366.html
上一篇: 别小看了植物营养素!植物营养素缺 |
下一篇: 营养液可以滴到土里么,植物营养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