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具有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收入水平,造船业与航海技术的发达促使海上贸易空前繁荣,专设有市舶司(即现今的海关机构),进口商品中香料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的外宗物品之一,也是当时朝廷重要的税赋来源。
百花蒸香是当时最为普遍的制香方法。例如,宋代的陈敬就在他撰写的《陈氏香谱》中有此记载,即“凡是生香,蒸过为佳。每四时,遇花之香者,皆次次蒸之。如梅花、瑞香、木犀及橙、橘花之类,皆可蒸。”南宋陆游有诗曰:“发犹半黑脸常红,老健应无似放翁。烹野八珍邀父老,烧穷四和伴儿童。”
听琴图,北宋 赵佶
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竹间焚香页,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维摩演教图(局部),北宋 李公麟
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精神性推向极致,既确定了香的文化品位,又使焚香融哲学思想、文化、医学、药学、养生、美学、工艺等为一体,成为了时人心目中人文精神与哲学思想的表征。
通过追忆宋代香文化的身影,我们既可以看到精美的传世图像与器物,又可读到宋代诗词中“宝马雕车香满路”的美好,也能闻到那丝丝香气,淡雅芬芳……
斜倚薰笼图(局部),明 陈洪绶
上海博物馆藏
本季度“白领之夜”系列讲座主题为“唐风宋韵”,我们希望通过三期不同主题的讲座,从不同的美学角度,以轻松明快的氛围,和大家共同体会唐宋文化的繁荣与韵味。在上期我们了解学习了唐代音乐文化,本月我们将视角转向宋代美学。
本期讲座,震旦博物馆特邀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邓菲老师。老师将从宋代的理香之趣出发,通过解读宋代香事的整体发展、宋人的香谱与香器,以及不同群体用香的语境和特征,来呈现宋代品香活动的风雅韵致,感受宋人清雅而不孤高的东方美学。
*【白领之夜】系列讲座为上海市“社会大美育”系列活动
主讲人
邓菲
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为哈佛燕京学社2017-2018年度的访问学者,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法国雷恩第二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宋元时期的墓葬美术与物质文化、东亚海域内的视觉艺术交流等。目前已在中英文学术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部,编著2部,译著2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同时也从事人文艺术的文化创新和知识传播等工作。
活动介绍
主题:AM 讲座 |【白领之夜】百花蒸香:宋代的香事美学
时间:2024年8月23日(周五)19:00-20:00
地点:震旦博物馆1F多功能厅
主讲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 邓菲
活动流程:
18:30-19:00 活动签到(钢铁侠处)
19:00-20:00 讲座分享
20:00-21:00 自由参观(常设展厅)
参与方式:活动公益免费,限额90人,需提前预约报名,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报名。
线上直播:关注震旦博物馆视频号,预约并观看直播。
原标题:《AM 讲座|【白领之夜】百花蒸香:宋代的香事美学》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宋代花香型香品的精妙
万物皆可“香”,花花草草制作的炉中妙香
茉 莉 花 开 香 暗 福
柚子花开香满怀
《花千骨》的合香术.doc
宋代床帐中的空间趣味与意境
海棠香国
宋代风雅“花”式生活
宋代休闲文化的繁荣与美学转向
巴黎香事,未完待续……
网址: 百花蒸香:宋代的香事美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4981.html
上一篇: 江苏苏州:桂香琴韵雅集,传承传统 |
下一篇: 今日科普 | 顶端带花 身板儿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