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学·技术·社会  节水农业教学设计(教案)

科学·技术·社会  节水农业教学设计(教案)

王艳丽  

地区: 河南省 - 巩义市 -

学校:巩义市米河镇第二初级中学

共1课时

科学·技术·社会  节水… 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由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观察叶片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3、  

 过程与方法

    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而且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

       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内容

难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一

出现绿色植物及课题的画面,播放音乐 观看,进入情境 引言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植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应具备哪些外界因素?   

活动2【讲授】正课

这些非生物因素在不同地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请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沙漠中什么地方会有植物生长?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

回答 引导,建立联系

展示图片

适时提示

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入李白的诗句并加以解释。 从实际出发,尝试回答

观看,理解 导入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

地下水如何进入植物体内? 植物体内的水分去向如何?

我们来分析一组科学数据。  分析  思考 课件

植物体内近99%的水分哪去了?水分主要从哪散失的? 叶片的结构怎样?               

叶片的结构(1)表皮(2)叶肉(3)叶脉

水分从叶片的哪部分散失的?     猜测

观察

尝试举例

人体的汗液是从汗毛孔排出,我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表皮散失的。 引导

总结归纳

引导

怎样观察表皮的细胞结构?

表皮上有几种形态的细胞?

其中两个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孔隙,叫气孔。气孔的大小是否可以变化?由谁来调节?是否与叶片中水分的多少有关? 制作临时装片

填写探究方案

学生画图

讨论 实验指导

(先写探究方案在实验)

当保卫细胞吸水时,保卫细胞向远离气孔的一侧扩张,气孔张开变大,当保卫细胞失水时,向靠近气孔的一侧运动,气孔变小。 观看课件    

汇报 指导

强调保卫细胞壁的厚薄。

我们终于明白了植物体内近99%的水分是从气孔散失的,这么多的水分散失对植物体来讲是不是浪费? 发表见解 倾听

引出蒸腾作用概念

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1)当地的人故意破坏草坪。

(2)你如何理解“山清水秀” 讨论 1)参与水循环,在局部区域内增加降水,形成良性循环。

(2)涵养水分。

总结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保护植被。

建议 上网查找有关森林与水,植物与生态的资料,深入理解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活动3【练习】习题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有关蒸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B.日照强,蒸腾作用就快

C.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的进行

D.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气体、水分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A.表皮    B.叶肉    C.气孔    D.叶脉

3.下列哪种情况叶片上的气孔会关闭?(    )

A.雨天过后    B.浇水过后   C.叶面喷水后   D.夏季晴天午后

4. 植物由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蒸腾作用  

C.用于呼吸作用   D.储存在体内

5. 夏季移栽植物时,常常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而且要注意遮阳和剪去部分叶片,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植物的营养损失    B.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降低植物呼吸作用      D.减少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

6. 植物体内促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是(    )

A.运输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7.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增加植物表面的湿度

C.促使分解体内的有机物               D.降低植物体内的水分

8. 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    )

A.裸地    B.海洋    C.岩石    D.森林

9. 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叶片脱落,落叶的原因是(    )

A.减少蒸腾作用        B.使光合作用减弱

C.呼吸作用加强        D.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增强

10. 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

A.根      B.茎       C.叶        D.花

1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原因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遮挡阳光

12. 有的高达百米的参天大树,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可向上运输到树的顶端,动力主要来自 (    )A.输导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的阳光作用

二.简答题

1、 据科学家统计,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需要200千克以上的水。这200千克水的用途大致如下: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蒸腾消耗的水

生长期总用水量

1872克

250克

202.105千克

204.228千克

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科学·技术·社会  节水农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科学·技术·社会  节水农业

1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一

出现绿色植物及课题的画面,播放音乐 观看,进入情境 引言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植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应具备哪些外界因素?   

活动2【讲授】正课

这些非生物因素在不同地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请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沙漠中什么地方会有植物生长?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

回答 引导,建立联系

展示图片

适时提示

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入李白的诗句并加以解释。 从实际出发,尝试回答

观看,理解 导入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

地下水如何进入植物体内? 植物体内的水分去向如何?

我们来分析一组科学数据。  分析  思考 课件

植物体内近99%的水分哪去了?水分主要从哪散失的? 叶片的结构怎样?               

叶片的结构(1)表皮(2)叶肉(3)叶脉

水分从叶片的哪部分散失的?     猜测

观察

尝试举例

人体的汗液是从汗毛孔排出,我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表皮散失的。 引导

总结归纳

引导

怎样观察表皮的细胞结构?

表皮上有几种形态的细胞?

其中两个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孔隙,叫气孔。气孔的大小是否可以变化?由谁来调节?是否与叶片中水分的多少有关? 制作临时装片

填写探究方案

学生画图

讨论 实验指导

(先写探究方案在实验)

当保卫细胞吸水时,保卫细胞向远离气孔的一侧扩张,气孔张开变大,当保卫细胞失水时,向靠近气孔的一侧运动,气孔变小。 观看课件    

汇报 指导

强调保卫细胞壁的厚薄。

我们终于明白了植物体内近99%的水分是从气孔散失的,这么多的水分散失对植物体来讲是不是浪费? 发表见解 倾听

引出蒸腾作用概念

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1)当地的人故意破坏草坪。

(2)你如何理解“山清水秀” 讨论 1)参与水循环,在局部区域内增加降水,形成良性循环。

(2)涵养水分。

总结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保护植被。

建议 上网查找有关森林与水,植物与生态的资料,深入理解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活动3【练习】习题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有关蒸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B.日照强,蒸腾作用就快

C.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的进行

D.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气体、水分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A.表皮    B.叶肉    C.气孔    D.叶脉

3.下列哪种情况叶片上的气孔会关闭?(    )

A.雨天过后    B.浇水过后   C.叶面喷水后   D.夏季晴天午后

4. 植物由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蒸腾作用  

C.用于呼吸作用   D.储存在体内

5. 夏季移栽植物时,常常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而且要注意遮阳和剪去部分叶片,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植物的营养损失    B.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降低植物呼吸作用      D.减少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

6. 植物体内促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是(    )

A.运输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7.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增加植物表面的湿度

C.促使分解体内的有机物               D.降低植物体内的水分

8. 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    )

A.裸地    B.海洋    C.岩石    D.森林

9. 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叶片脱落,落叶的原因是(    )

A.减少蒸腾作用        B.使光合作用减弱

C.呼吸作用加强        D.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增强

10. 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

A.根      B.茎       C.叶        D.花

1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原因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遮挡阳光

12. 有的高达百米的参天大树,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可向上运输到树的顶端,动力主要来自 (    )A.输导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的阳光作用

二.简答题

1、 据科学家统计,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需要200千克以上的水。这200千克水的用途大致如下: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蒸腾消耗的水

生长期总用水量

1872克

250克

202.105千克

204.228千克

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Tags:科学,技术,社会,节水,农业

相关知识

初中教学教案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鲜花送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摄影、农业、园艺.doc
《兰花栽培》教案教学设计
农业的变化真大课文讲解,农业的变化真大备课,课文预习,课文学习,课文练习,答疑,视频教学
悦读 | 农业节水先进技术应用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浇水》含反思 幼儿园免费教案
小班科学植物教案经典7篇
农业节水抗旱技术
24上教资每日一面|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网址: 科学·技术·社会  节水农业教学设计(教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75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屋顶花园节水技术探讨
下一篇: 节水率81.8% 贵交大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