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庭中庭包括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实验室与图书馆、报告厅之间的空间场地等。这一区域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在绿化布置时,首先要保证教学环境的安静,在不妨碍楼内采光和通风的情况下,主要以对称布局种植高大乔木或常绿花灌木。教学楼大门前可以对称布置常绿树或花灌木。中庭绿化要保持教室内的采光,还要隔离教室之间的互相干扰,创造幽静的学习环境。在教室、实验室外围可设立适当铺装游戏活动场地和设施,供学生课间休息活动。植物配置要与建筑协调一致。靠近墙基可种些不高的花灌木,高度不应超过窗口,常绿乔木可以布置在两个窗户之间的墙前,但要远离建筑5m以上,在教室东西两侧可以种植大乔木,以防东西日晒,教室北面要注意选择耐阴花木进行布置。
3.后院学校后院一般面积较大,体育活动场馆、园艺场、科学实验园地、大会议厅、食堂、宿舍、实验实习场(厂)等多布置在这里。特别是运动场四周的绿化,要根据地形情况种植数行常绿和落叶乔灌木混交林带,运动场与教室、宿舍之间应有宽15m以上的绿色林带。大专院校运动场,离教室、图书馆应有50m以上的绿色林带。以防来自运动场上的噪声,并隔离视线,不影响教室内的教学和宿舍同学的休息。在绿色林带中可以适当设置单双杠等体操活动器具,为了运动员夏季遮荫需要,可在运动场四周局部栽种落叶大乔木,适当配植一些观叶树,在绿化的同时注重景观效果:在西北面可设置常绿树墙,以阻挡冬季寒风袭击。运动场可选用耐践踏、耐低剪的草种,北方可选用结缕草,南方选用天堂草,并可在秋季补播黑麦草,以增加冬天的绿色。
学生宿舍楼周围的绿化应以校园的统一美观为前提,宿舍前后的绿地设计成装饰性绿地,用绿篱或栏杆围起,不准进入。绿地内配以乔木或灌木花卉,沿人行道种植大乔木(图6-9)。
这种绿化形式对绿化面貌的形成和保护有明显作用,但是学生不能到绿地内休息和学习。另一种绿化方式,是把宿舍楼前的绿地布置成庭院形式铺装的院子,使树池、花坛、草坪以及棚架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绿化方式的优点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休息场地,但绿化面积有所减少。
自然科学园地如花圃、苗圃、气象观测站、实验实习场(厂)等的绿化,要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配置,在近处要有适当的水源和排灌设施,如池塘,小河等,便于浇灌和排水,并自然布置花灌木,周围也可使是农林、生物等大专院校,还可以结合专业建立植物园、果园、动物园,以园林形式布置,既有利于专业教学、科研,又为师生们课余时间提供休息、散步、游览的场所。为了满足学生们课外复习、朗读语文、外语的需要,应在中庭、后院或教室外围空气较好的某些局部设置室外读书小空间,根据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地布置,三面可用常绿灌木相围,以落叶大乔木遮荫,以免相互干扰。其地面应以草坪铺装,其中设置桌、椅、凳,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可以在中庭和后院多设几个小游园,设置一些亭、台、阁以供学生们室外阅读外语和复习功课。
4.校区道路道路是连接校内各区域的纽带,其绿化布置是学校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有通直的主体干道,有区域之间的环道,有区域内部的甬道。主体干道较宽(可达12-15m),两侧种植高大乔木形成庭荫树。在树下可以铺设草坪或方砖,在高大乔木之间适当种植绿篱、花灌木,也可以搭配一些草本花卉。在道路中间也可以设置l-2m宽的绿化带,可以用矮绿篱或装饰性围栏圈边,中间铺设草坪,适当点缀整形树和草本花卉。区域之间环道较主体干道要窄一些,一般为5-6m,在道路两侧栽植整形树和庭荫树,在庭荫树之间可以点缀一些花灌木和草本花卉,适当设置一些休息凳,树下铺设草坪或方砖,以提高其观赏效果和便于行人休息。区域内部的甬道一般为1-2m宽,路面为方砖铺设,路边有路牙石或装饰性矮围栏、矮绿篱,与本区的其他绿化构成协调统一的整体美。
一些城内用地紧凑的中、小学要以见缝插绿的办法搞绿化,特别要充分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绿化效果。学校用地周围应种植绿篱及高大树木,以减少场地尘土飞扬、噪声对附近住宅的影响。
相关知识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汇总十篇
绿化校园美化环境.pptx
7203 罗桥中心小学校园绿化美化规划.doc
校园总体规划与生态化景观绿化设计——以西安文理学院总体规划与生态化景观绿化设计为例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优选九篇
校园绿化管理汇总十篇
校园绿化管理通用12篇
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校园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园林绿化的影响
校园绿化景观设计方案(精选5篇)
网址: 校园绿地规划与绿化设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4919.html
上一篇: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精选10篇) |
下一篇: 月季花园林怎么设计的4个原则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