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林路│王小慧:一位艺术家的花卉摄影和女性符号

林路│王小慧:一位艺术家的花卉摄影和女性符号

王小慧

王小慧,旅德华人艺术家,1957年出生于天津,1986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德进修。

作品收入《150年大师摄影作品集》,成为全球60位入选的摄影家之一;在“世界文化会馆”等国际著名美术馆举办10余次个人摄影展览,出版《观察与体验》《女人》《花之灵》等10多部摄影作品,亦有自传《我的视觉日记》。

“王小慧现象”之我说

撰文、供图│林路

如果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词汇来概括王小慧这些年的创作实践以及所走过的生命历程,我想,“王小慧现象”恐怕是最为合适的。

所谓“现象”,是指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感觉到的一切情况。“现象”是人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

王小慧以其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巨大的生活能量,完成了在艺术领域乃至超越艺术领域延伸到整个社会领域、令人难以置信的华丽诗章,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加以深入地研究。如果进一步分析,“王小慧现象”大致包含以下一些特征,或者说,可以用三个“符号”加以概括。

首先,王小慧已经成为一个极富创造力的“符号”。王小慧的创造力是从摄影开始并且发挥到极限的。从传统的意义上看,摄影在空间的拓展上是无限的,但是在时间的延伸上却具有局限性的。

王小慧的抽象摄影。

摄影的瞬间力量究竟可以释放出多大的能量,在160多年的历史中不乏优秀的探索者,也留下过诸多的遗憾。

王小慧最早的摄影表现方式可以被称之为一种“纯美的注视”,主要是对自然和人生表达一种天真而执著的审美情趣。

后来,抽象的、或者说是带有超现实风格特征的影像实验她也尝试过,但时间并不长。由于一些意想不到的生命的经历(1991年10月31号,一场车祸夺去了王小慧的丈夫俞霖的生命),使她的创造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王小慧的花卉摄影。

她在创作一些具有哲理性的人体摄影作品的同时,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各个阶层生活的人,尤其是在旅途中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一次次与芸芸众生对话的过程,使她触摸到了生命意义的敏感部位,也更多地体验到了心灵交流的可能。这一结果就是《从眼睛到眼睛》这本画册的诞生。

这以后,读王小慧的花卉摄影,可以平心静气地感受自然的缤纷多彩,也可以领略艺术创造的多种可能,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看到它们,你几乎无法使用任何语言来描绘内心的感受。

王小慧的花卉摄影。

当时,“瞬间的变异和重构”,正是我对这些花卉摄影感性领悟之后的理性分析。

接下来,在最近的几年中,王小慧在观念摄影的实践中走得更远,她的作品融会贯通了各种观念表现手法,全方位探索观念摄影在人生中的意义,从而将触角延伸到了超越摄影媒介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王小慧的花卉摄影。

因此,以时间为中轴,细细列数王小慧的创造空间,我可以说,很少有这样的当代艺术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够达到这样的广度和深度——这就是创造力“符号”的定义。

同时,王小慧又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符号”。自2001年王小慧回母校被同济大学艺术中心聘为兼职教授后,“王小慧艺术工作场”也成立了。和德国摄影家联手创立的“王小慧艺术工作场”等在中国摄影界是首创的,具有文化传播的意义。

王小慧的作品之所以能在西方赢得一片喝彩,又能在国内震撼许多人的心灵,不仅因为她具有深厚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也是她身体力行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结果。

无国界的艺术语言,为中西方的文化结出了绚丽的生命之果,芬芳无比。这就是文化交流的“符号”的价值所在。

王小慧的花卉摄影。

王小慧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最终还得归结于她是一位个性独特、富有魅力的女性这样一个“符号”。

从1996年那个秋天的旅行开始,王小慧逐渐摆脱了生命中那些不可承受的苦难和压力,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充实,走得越来越自信,走向一位中国女性所难以想象的成功的高度。

王小慧的花卉摄影。

正像我以前所写到的一样:只有当王小慧的生命旅程面对常人难以体验的风险时,在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经过了血与火的熔炼之后,她才有可能将思考的目光投向更为广泛的人生境遇。

作为一个女性,她的美丽由内至外,由表及里,散发出不可抗拒的“诱惑”。然而她又是坚毅的,她的坚毅从艺术创造到生活质量都能完美地体现出来,从而能够完成即便是坚毅的男性也难以想象的鸿篇巨制。

美丽加上坚毅,这样的女性“符号”还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可能?

王小慧的花卉摄影。

王小慧曾经说过:“其他的一切可能都会改变,但我这辈子是不会离开照相机,摄影已经完全属于我的生命方式。从这一点出发,我不得不承认,生活和艺术之间无法分割的关联,是推动我一直向前的真正动力,也是我的艺术创作一直在发生变化的原因所在。”

这就是“王小慧现象”的所有奥秘所在。

编辑│晓风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摄影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艺术策展人。

已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以及画册100多本,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曾在1988年策划过在上海引起轰动的《国外人体摄影艺术观摩展》。至今在全国策划各类摄影展览数十个,并为多个国际摄影节的主策展人。

作者为“兰阇”签约作者,转载请联系后台。

兰阇,为万物讲好故事。

好文好图,尽管拿来lansheyiwen@sina.com

欢迎个人转发,转载请联系后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女性艺术家的花朵意象——第二次把女人比做鲜花
当女性艺术家遇到浪漫花卉,都有何奇妙灵感?
女性摄影自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从女性艺术家的摄影作品看.pdf
荒木经惟“花幽”摄影展观感:从艺术角度切入的花卉摄影
带你看展(3)荒木经惟“花幽”摄影展观感——从艺术角度切入的花卉摄影
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也是艺术家的
花朵是艺术家对欲望的隐秘表达
王慧敏:市花白玉兰,美学中的“上海味道”
抗争的“女性艺术家”:奥基弗“花卉”系列
名画中的花:这些艺术家终生追寻的,是一种平衡、纯净和尊严的生命感丨此刻夜读

网址: 林路│王小慧:一位艺术家的花卉摄影和女性符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79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蓝色,绣球花,花,夏天,摄影,4
下一篇: 「4K120fps玫瑰鲜花延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