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认知视角下一词多义中“花”的英译研究

认知视角下一词多义中“花”的英译研究

认知视角下一词多义中“花”的英译研究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ua” in Polysemy

1. 引言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是人们对世界不断认识和感知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型原则。为满足交际和沟通的需要,人们在原有的词汇知识基础上,赋予已存在的旧词更多丰富的含义 [1] 。在词义延伸中,转喻和隐喻是形成一词多义现象的两种重要的认知方式 [2]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视一词多义为原型义项经过隐喻或转喻生成的多个边缘义项 [3] 。根据该理论,源词义(中心词义)的扩展主要通过辐射(Radiation)与连锁(Concatenation)两种方式实现。而这一衍生的过程与人类的认知方式密切相关,即通过隐喻与转喻的方式认识世界 [4] 。

一词多义现象研究深受广大学者的关注。已有前人从多个层面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如张建理以“脸、面”为例对英汉多义词的异同进行了研究 [5] 。刘志成主要对比了英汉人体词中“hand”和“手”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 [6] 。但目前为止,鲜见对一词多义的翻译策略进行分类的系统研究。本文拟从认知视角下的隐喻与转喻角度,分析一词多义中“花”的翻译并探讨其中的翻译策略。

2. 隐喻与转喻的联系与区别

隐喻与转喻是基本的人类认知模式,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有本体和喻体,都能体现语言的比喻用法,且在功能上都有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社会功能等 [7] 。其本质区别是两者所在的概念域的不同。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域,而转喻属于同一个概念域 [8] 。隐喻是一个两域映射(从源域到目标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相对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转喻则是一个域内的映射,两种事物的映射在同一个域内进行,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即双向映射。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称,即通过某一事物凸显特征,或有特殊关系的临近事物来理解整个事物,两种事物具有相邻性关系。

3. 一词多义中“花”的认知分析

“花”字是比较常见的汉字,其多义性呈现出明显的范畴化现象 [9] 。相关词义以其原型词义为核心辐射形成一个圆形,在基本义的基础上,范畴内的词汇通过衍生和连锁实现多义化。原型词义(中心词义)通过辐射和连锁方式衍生出新的词义,而源词义的辐射与连锁衍生又通过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方式对事物进行范畴化 [4] 。因而“草木花的总称”的辐射与连锁衍生以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方式实现范畴化,根据转喻与隐喻在词义衍生中的差异,本文对“花”字的多义化图示绘制如下(见图1)。

Figure 1. Polysemy diagram of the word “hua”

图1. “花”字的多义化图示

根据图1所示,在以“草木花的总称”为中心义的词义衍生图示中,隐喻和转喻的作用各不相同。认知隐喻衍生出的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呈现为“相似性”;而认知转喻衍生出的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呈现为“相关性”。“花”的词义延伸更多的是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取得。因此证明,在“花”的词义衍生中,隐喻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由于“花”字衍生出的释义有很多,与英语中的“flower”不完全对等,在翻译过程中,应加以区分,综合考虑多种情况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4. “花”字的中文释义及其翻译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10] ,“花”字共有7种常用词义:

1) 草木花的总称(名词)

2) 可供观赏的植物(名词)

3) 形状像花朵的东西(名词)

4) 年轻漂亮的女子(名词)

5) 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形容词)

6) 颜色或种类错杂的(形容词)

7) 耗费(动词)

以上词义都是在原型词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方法衍生而来,对一词多义中“花”的相关释义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 由“草木花的总称”衍生而来的常用词义对应的词性主要有三大类:名词;形容词;动词。2) “花”的衍生词义与其基本义的英文flower相关的释义偏少,无法完全涵盖“花”字。现将以上7种常用的中文释义及其相应的英文对比翻译举例如下:

释义一:“花”的基本义:草木花的总称

花是植物种子的有性生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儿。

如:一朵花:a flower;一朵福祉的花朵:a happy blossom;花开了:The flowers are in bloom.

《金缕衣》 ((唐)无名氏)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译文有二:1. Gather sweet blossoms while you may, and not the twig devoid of flowers! 2. When flowers bloom they need be plucked:Wait not to grasp in vain at empty twigs. (张廷琛、魏博思译) “花开堪折直须折”中,对“花”的翻译,两译文分别使用了blossoms、flowers;“莫待无花空折枝”中,译文一将“花”译为flowers,而译文二直接省略了“花”的翻译。究其原因分析,译文一主要面向的是广义上不熟知此诗歌的读者,为保留原诗的意境、防止省译造成文化障碍,原则上诗歌翻译更崇尚异化。译文二面向的是对此诗歌有所了解的读者,在完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译。

综上,在翻译“花”的基本义时,对应的英文有3种:flower;blossom;bloom。其中,最常见的释义是英文flower;blossom主要表示花丛、结果的树的花; bloom常用于动词表示开花。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及词性要求灵活处理,省译时要考虑目的语接收者的接受能力。

释义二:可供观赏的植物

如:花卉:flowers and plants;花木:flowers and trees/flowering wood

由“花”字的基本义转喻衍生成名词性短语,可泛指整体或指代部分。其中,flowers and trees多见于公园或花园中的花木的表达,而flowering wood在农学上特指花枝,译为花木含义时则更多的表示一种泛指。翻译时,注意针对不同的词汇需要进行调整。

释义三: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如:雪花;火花

雪花都是六边形的:Snowflakes are six-sided in shape.

雪花融化了:The snow began to melt;Snowflakes are melting.

火花很美:A spark is very beautiful.

这两个行星在一起是非常罕有的情况,而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带来各种各样美丽的火花:It’s rare that these two planets are together, and when they are, they set off all sorts of colorful fireworks.

“雪花”、“火花”都形似花朵,由“花”的基本义通过隐喻思维衍生而来,此处的释义是“flower”无法替代的。因而需要另选他词进行翻译,其中,snowflakes (雪花)和spark (火花)的使用较为普遍。

释义四:年轻漂亮的女子

如:交际花:social beauty;social butterfly

校花:campus belle;school beauty

在“花”的原型词义上,通过隐喻衍生出这一释义。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译本仔细斟酌推敲。比如“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三种释义:1) beauty and beast;2) stick a lovely flower in a dunghill;3) a woman married to a vulgar husband,若选用译文2的直译版本,则显得语言生硬晦涩,不易理解。此处建议选用译文1或译文3。

释义五: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

由隐喻衍生出的形容词,用来形容虚假的事物。

如:花招,指变化灵巧、姿势好看的武术动作:showy movement in wushu;flourish;或指骗人的手段:trick;game等。

花言巧语,用来形容说话非常好听,但虚假而不实在。英文释义有sweet words;fine words;flattery;blandishments;a lot of artful talk;a specious style of speech;banana oil;deceiving words;fine rhetoric;flowery words and cunning statements等,翻译时,需要结合不同语境选用适合表达的词汇或短语。

释义六: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表示花的颜色和种类繁多;人们的衣物颜色如同花一样色彩斑斓。

如:这件衣服的颜色太花了:The color of the dress is a little too loud for me.

花哨,有颜色鲜艳、花样多之说,英文中有garish,gaudy,showy,ornate等不同释义。不同词汇的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如形容文章风格的华丽,倾向于使用ornate;而形容招摇花哨的衣服,则常选用showy或garish。

释义七:耗费

“花”做动词讲有耗费、消耗之意,如消耗时间、金钱、体力等。在英文中也有不同的释义,如take;cost;consume;expend等,汉语中不同的“耗费”、“消耗”译为英语时,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如:任何事情都要花费心血。

Everything takes effort.

为了找到这个地方,我们花了很长时间问路。

We spent much time asking directions in order to find the place.

尽量少在游戏上花时间。

Spend as little time as possible on games.

5. 从“花”的翻译看一词多义的英译策略

由于汉语词汇的特殊性及中英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语言对词语多义性的表达差异显著。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语境、受众、文化、语言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根据不同情况以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翻译。通过以上对一词多义中“花”的翻译研究,总结以下几种英译策略仅供参考。

5.1. 综合考虑语境因素

语言之间的翻译从来不是简单的符号交流,汉语多义词的英译也不仅仅是字字对译。汉语的同一词汇可能对应多种不同的英文表达,只有准确把握语境,才能正确处理英文释义。譬如:来了朵花儿。如果直译为Here comes a flower会使读者难以理解,考虑“花”的衍生词义及语境因素,此处译为Here comes a beauty更为合适;而在交际语的情境中,口语化的直译反而更显生动有趣。

5.2. 准确把握衍生词义

很多翻译错误都是由于译者自身的知识能力不足、对衍生词义的了解不够导致的。为提高翻译质量,译者需要扩充衍生词汇、边缘义项的相关知识。如旅游景区公示语中景点“猴子观海”的翻译,其中,对海的翻译有不同的版本:1) Monkey watching sea of clouds;2) Stone Monkey Gazing at the Sea。“海”作为多义词,其衍生词义之一为“云海”,景点“猴子观海”即一个形似猴子的石头,位置朝向名为“太平”的县城。石猴俯瞰山下,寓意希望和平。因其位置四处环山,这里的“海”指代漫无边际的云,又名“云海”,因而考虑译文1为最佳版本。如果译者不清楚“海”的衍生词义,很容易直译,造成目的语接收者在理解上感到困惑。

6.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一词多义中“花”的翻译,从认知视角下,尤其是隐喻认知方式下,对其衍生词义进行探讨,以“草木花的总称”为原型词义,对一词多义中的“花”的7种常用释义进行英译分析,对比不同的译文,进而总结其中的翻译策略。不难发现,在汉英对比的多义词的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语境因素,准确把握衍生词义,充分考虑到民族特点、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准确选择适当的词语传达涵义,灵活处理,避免生搬硬套,这对于交际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知识

认知功能视角下英汉花卉名称次范畴对比研究
从翻译美学视角比较分析许渊冲和Charles Budd《春江花月夜》的英译本
“形意场”视角下的室内花饰艺术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园艺疗法
王广禄:双重视角下的《植物学》译介研究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海岛地名内涵及其特征研究——以福建平潭地名为例
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
适应,让生命更完美——《适应论:认知人体的内在生命力》
环境美学视角下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环保公益广告的人际意义研究的开题报告.pdf

网址: 认知视角下一词多义中“花”的英译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476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植物常见的三大虫害,防治虫害
下一篇: 常见刺吸花木汁液的害虫有哪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