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沈阳12月28日电 (周颂雪)12月28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黄金文化专项公益基金、沈阳萃华金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金缕风尚——古今艺术品传承与对话”展览在沈阳故宫飞龙阁、翔凤阁开展,115件花丝镶嵌作品与40件沈阳故宫院藏文物,讲述非遗的创新与发展,展现古今的技艺与匠心。
花丝镶嵌又名“细金工艺”,它是将金、银等材料抽成细丝,以堆垒编织镶嵌等技法制作而成。本次展览分为“金玉华美 花丝尊贵”和“制器达意 纹样吉祥”两个单元,展品涵盖仿清代冬朝冠、耳饰、佩饰等花丝镶嵌作品与瓷器、玉器、雕刻等沈阳故宫院藏相关类型文物。
清代礼服中的朝冠分冬、夏两种形制,“金玉华美 花丝尊贵”单元展出了使用花丝镶嵌技艺制作而成的仿清代冬朝冠作品,以黑色貂皮为边,朱色丝线覆盖顶面,七双密嵌珍珠的金凤和一只嵌猫睛石的金翟缀于周边;凤首向外伸向帽沿,凤尾如花束向上扬开;翟首口衔三行珍珠串,中贯以青金石结。冠顶高耸起三只金凤上下相叠,是整顶帽子最醒目的装饰。
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的职业。“工”的职责就是造物,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一根根花丝到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经过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项工艺,而每种工艺细分起来又是千变万化。本次“金缕风尚——古今艺术品传承与对话”展览集中展示的155件古今艺术品,材质珍贵,设计独特,寓意吉祥,阐释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非遗之美,创新非遗保护传承路径,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
展览开幕式上,沈阳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孟繁涛,萃华金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裕春交换合作协议,沈阳故宫博物院将与萃华历史文化博物馆开展博物馆建设、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开创国有博物馆对民营博物馆的对口支持合作。
沈阳故宫秉持为城市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利用流量优势,充分发挥公益性博物馆功能,愿意更好地为辽沈知名企业、老字号和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为沈阳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文博力量。
(责编:王斯文、汤龙)
相关知识
《守护非遗 传承文化》系列报道——花丝镶嵌 金丝银缕巧天工
“花丝与珐琅传统技艺”立项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非遗「奇袭」品牌营销,越古老越新潮
国潮崛起!9个品牌借势「非遗」营销案例回顾
传承文化.回报社会 国家级非遗黄梅 挑花传承人石九梅
花皙蔻“国宾级护肤礼”非遗牡丹青花瓷礼盒上市
传承非遗,从我做起——建筑工程学院师生赴“花馍”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参观学习
【委员风采】王国春:匠心传承与创新研发 民族手工技艺再生花
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邂逅扎染,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传承之扎染技艺教工俱乐部活动
传承非遗文化,上海古猗园探索传统押花技艺
网址: 金缕风尚——古今艺术品传承与对话 展现花丝镶嵌非遗技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769.html
上一篇: 花艺DIY——生活中的艺术品 |
下一篇: 周春芽一张小小的“玫瑰花”,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