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际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长期实施“两减”项目、增加投入问题
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农业农村部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15年以来,我部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每年安排4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全国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下降,化肥使用量连续2年减少。2017年,我国化肥利用率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提前3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二是实施化肥农药减施科研项目。2016年,科技部会同我部实施了“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下简称“化肥农药减施项目”),国家投资23.97亿元,重点开展基础研究、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术集成与示范。截至2017年,已研制新型肥料25种、协同增效农药组合及制剂105种,建立128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区。三是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长效机制。加快实施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生物防治天敌繁育基地建设,健全耕地质量、土壤环境、病虫情及农药使用监测网络体系,提升持续节肥节药的支撑能力。今年,我部按照中央关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步伐,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关于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和有机肥源安全问题
农谚讲:“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部高度重视有机肥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一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2017年,安排10亿元资金,选择100个果菜茶生产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集成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果(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技术模式。据初步统计,示范县(市)项目区施用有机肥302万吨(实物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同时,中央财政安排26.68亿元资金,支持96个畜牧大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二是严把有机肥登记质量关。对有机肥实行登记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两个行业标准进行登记评审,重点对有机肥原料来源进行审查,严格控制砷、汞、铅、镉、铬等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严把源头质量关。三是强化饲料管理严禁非法添加。为严格防控饲料中有毒有害金属元素污染,在源头上控制畜禽粪污重金属超标,我部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对铅、汞、镉、铬等在不同饲料原料和产品中的最高允许值作出详细规定,对24个污染物制定限量指标164个。今年7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对8类120种添加剂实施严格管理,大幅下调了铜锌添加剂最高限量值。预计我国养殖业每年可实现铜元素减排0.8万吨以上,锌元素减排1.65万吨以上。
三、关于提倡作物健康栽培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问题
2015年以来,我部实施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重点加强作物健康栽培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筛选、集成推广,加力推进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一是筛选主推技术。在生态调控技术上,主推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健康栽培等措施;在理化诱控技术上,主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杀虫灯、诱虫板和昆虫信息素等;在生物防控技术上,主推赤眼蜂、捕食螨、丽蚜小蜂等天敌和寡雄腐霉、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生物制剂,以及矿物源、植物源农药。二是集成示范推广。通过实施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项目,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集成推广不同作物的病虫防控技术模式,增强针对性,突出有效性,努力提高防治效果。在设施蔬菜上,集成推广“防虫网物理阻隔+灯诱、性诱、色诱+植物免疫诱抗+生物防治+低毒低风险农药”防控模式;在茶叶、果树上,集成推广“灯诱、色诱、性诱、食诱+天敌控害+生物防治+高效低风险农药”防控模式,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据统计,2017年粮食、蔬菜、果树、茶叶等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7.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四、关于分类指导深入实施“两减”项目问题
针对不同地区、作物过量施肥用药的具体情况,我部在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科学推进。一是坚持分区施策促减量。在化肥减量方面,按照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西北6个大区,根据不同区域耕地土壤质量、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分区确立施肥原则和主要措施。在农药减量方面,突出主要作物和重大病虫,按照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西北、青藏7个大区,制定防控技术路径,推广综合防治措施。二是聚焦三大作物促减量。针对水稻、玉米、小麦种植面积大、施肥施药方式粗放的问题,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侧深施肥、精准施药技术,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提升科学施肥用药水平,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三是突出果菜茶促减量。2017年,在100个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在150个重点县开展果菜茶全程绿色防控试点,集成组装技术模式,培育一批品牌基地,打造一批典型样板,探索政策带动、市场拉动和农民主动的工作机制,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聚焦重点、聚合资源、聚集力量、创新机制,深入实施“两减”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感谢您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部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010—59191451
农业农村部
2018年7月28日
相关知识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61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642号提案答复的函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528号提案的答复
对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30号建议的答复
米易县林业局对县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答复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9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对市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第58号建议答复的函
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晋宁区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第13号(瞿杨富)建议的答复1号函.
关于在全区积极营造、培育全民绿化意识的建议
对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建设 中国桂花城的议案》的答复
网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61号建议的答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6753.html
上一篇: 【农事指导】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 |
下一篇: 关于全力推进2020年营口市化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