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只存在于植物韧皮部位和一些半翅目昆虫相关的唾液腺细胞中。寄主范围广,危害症状多样,严重威胁农林业生产及经济的发展。作为山东省主栽果树之一的甜樱桃,对山东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致病机理,本研究初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进行鉴定和分类,对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及其效应因子的原核表达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樱桃带化病和甜樱桃花变绿的病原进行鉴定,明确该病的病原为植原体。并对樱桃带化和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樱桃带化和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均属于16Sr V-B亚组。其次,通过PCR技术对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的rp基因和tuf基因进行扩增,经克隆测序、Blast对比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属于rp V-C和16Sr V-B亚组。为进一步研究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基因组成分、功能以及与其他植原体的进化关系,首先利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明确了甜樱桃植原体基因组的大小、长度、G+C含量及基因组组分等。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基因组大小为775344bp,基因总长度为599460bp,G+C含量为24.7%,含有774个基因;tRNA有32个,5s rRNA、16s rRNA和23s rRNA均有2个,共有38个非编码RNA;有5条前噬菌体序列。随后将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测序得到的774个基因注释到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行分类和功能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有11个细菌致病菌毒力因子;2个糖苷水解酶;注释到不同的3个功能数据库得到约有380个左右的功能基因;有151个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最后通过基因组比较学分析发现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基因组与16Sr V组的‘Ca.P.ziziphi’的亲缘关系最近,由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与16Sr XII组的Strawberry lethal yellows phytoplasma str.NZSb11基因组关系最远。通过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分析及比较基因组分析明确基因组具体组分、基因功能和物种进化程度,为后续致病机理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本研究已通过原核表达将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的SCh V-TA406和SCh V-TA157两个效应因子在宿主Rossetta(DE3)内进行诱导表达,随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证实纯化得到特异性目的条带,即为重组的SCh V-TA406和SCh V-TA157蛋白,为大量表达,为后续该类病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塔里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22
相关知识
植物病原与病害管理学科组
原核细菌光诱导基因表达系统及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方法
植物病原细菌ppt课件.ppt
植物病害类菌原体.docx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核定位信号对PVX病毒运动的影响
非洲猪瘟病毒VP73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园艺病理学教学大纲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
植物生物性病原及其所致病害识别 ppt课件.ppt
网址: 甜樱桃花变绿植原体的病原鉴定及效应因子的原核表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042.html
上一篇: 秋延后阳光玫瑰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 |
下一篇: 葡萄花期套袋前病虫防控很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