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技术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以下是对其栽培技术的全面介绍: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市场需求来进行。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金针菇品种有黄金针、白色金针菇、杂交金针菇等。同时,应选择菌丝洁白、健壮、无污染、适龄的菌种,并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符合市场需求的适宜品种。
二、准备培养基
原料选择:一般采用木屑、棉籽壳、玉米粉、麦麸、石膏粉、过磷酸钙、白糖等原料来制备培养基。同时,也可以使用玉米芯、锯末、甘蔗渣、甜菜渣等农作物秸秆,以及树叶等农、林、工、副业的有机废弃物进行代料栽培。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配方比例:根据具体配方调整原料比例。例如,木屑40%、麦草粉28%、麸皮20%、石膏1%、糖1%;或者棉籽壳80%、麸皮15%、玉米面4%、石灰1%等。拌料与装袋:将各种原料按比例称量好后,除可溶性辅料(如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3%左右(以装袋前用力握手指缝间滴1~2滴水为准)。然后,将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边装料边压实。常用的聚乙烯袋尺寸为长38~42厘米、宽15~18厘米。装好后,袋口用塑料绳扎紧。灭菌处理:制备好的培养基要经过灭菌处理,以确保金针菇生长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常用高压锅或常压炉进行灭菌。高压锅灭菌时,在1.5公斤/厘米的压力下需保持1.5小时;常压炉灭菌时,在炉内培养袋内培养料的温度达100℃时保持10个小时。三、控制环境条件
温度:金针菇菌丝生长温度为15℃25℃,最佳为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为3℃18℃,以12℃13℃生长最好。出菇时温度应控制在10℃16℃,但不超过18℃。湿度:菌丝生长期间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出菇期湿度要控制在85%95%之间。光照:金针菇生长不需要较强的光照,一般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较好。但在催蕾阶段,可提供微弱的散射光,以促进菇蕾的形成。通风:金针菇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来支持呼吸作用。在栽培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同时,通风情况需根据温度灵活调整,温度较高时在早晚通风,温度较低时在中午时段通风。四、种植管理
接种与发菌:将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时,要注意气温和接种量,以保证菌种的活性。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进行发菌管理。培养室须保持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在70%左右,温度在20℃23℃之间。经过34个星期培养,菌丝体就可长满培养料。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即可移入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出菇管理包括催蕾管理和子实体生长管理两个阶段。催蕾时,需松开袋口,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子实体生长时,需进一步调整管理方式,如拉直袋子、覆盖地膜以保持湿度等。同时,要注意移除凸出于培养料表面的老菌块和畸形的小菇。转潮管理:在采收后进行转潮管理以促进下一茬金针菇的生长。包括清理料面、补充水分和营养等步骤。搔菌灌水时,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厘米左右,并将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6~10小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五、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金针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但需注意,化学防治时应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六、采收
当金针菇的子实体菌盖直径达到0.81厘米、菌柄长度约为1520厘米时,便是采收的适宜时机。采收时,可用手轻轻握住菌柄基部,将其拧下或剪下。整个栽培周期方面,以木屑为培养料大约需要7075天,而以棉籽壳为培养料则需8085天。采收后,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分级和包装,以便销售和食用。
综上所述,金针菇栽培技术涉及多个环节和细节,需要种植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可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非本机构观点,非商业用途,所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或行为建议,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删除。邮箱地址:xzbnew@163.com
相关知识
金针菇栽培技术论文
食用菌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栽培技术》课件
学习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栽培技术要点.pdf
金针菇要怎么栽培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精品)
金针菇怎么种植?金针菇新栽培技术详解
金针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doc
网址: 科普:金针菇栽培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9037.html
上一篇: 黄花菜的种植如何操作,它对土壤的 |
下一篇: 金针菇的种植方法,一年四季均可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