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发源于何处?如何被传播交流开来?在不同的文化中又有怎样的意象?
在不同的国度,植物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即便在同一种文化中,植物的象征意义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改变。从科学性、人文性出发,结合中外文化交流史、园林史、美术史等,本书从更为综合的角度看待人类如何认识植物、如何赋予不同植物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各种植物在不同地区、文化中传播的历史细节和反映的文化现象。
名称来历、全球传播、文化内涵与历史典故,40篇植物文化随笔构成的这本书,让你有一种在文化与植物交织的时空中畅游的感觉。
周文翰,1978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至2008年先后担任《财经时报》、《新京报》文化记者,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报道。2009年至2010年赴印度、西班牙旅行兼从事文化研究和写作。2011年至今从事文化艺术产业研究,同时为《金融时报》、《新京报》、《人民文学》、《亚洲眼》(吉隆坡)、TAZ(德国)等国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旅游、收藏方面的专栏文章和评论。出版有建筑文化文集《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
Ⅷ | [自序] 花开时节又一程
002 | 向日葵:科学之眼与艺术之眼
012 | 松:从树到文化景观
020 | 芭蕉:丛生和孤立
026 | 茉莉:印度的香
032 | 玉兰:堂前有春色
· · · · · · (更多)
> 全部原文摘录
自然感悟(共2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花与鸭嘴兽》《北方有棵树》《那些我生命中的飞羽》《植物的反击》《桃之夭夭》 等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47.60元
83.00元
虽然说说明类文本不需要文笔太好,但是也不能完全没有文笔啊……阔清轮廓来说还不错。会追根溯源讲古,会总结花中名品,牡丹、兰花(君子兰不是兰,还有名品叫和尚/大胜利/染厂)、紫罗兰可以代餐双源玉娇龙。想起来便哥讲我多会找代餐侧面反应我多久没嗑药。大悲。
我要写书评周文翰说《高逸图》:不论袁安还是王维,他们长期生活的陕西、河南一带的芭蕉会在冬天干枯,所以在雪景上画鲜活的绿芭蕉就显得反常。 而李唐王室崛起于关陇黄土塬上,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洛阳一带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适宜牡丹生长,在这里生活的王室权贵和江浙士人爱好不同... (展开)
植物,是科学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与其说这是一本植物科普类图书,书中的文字,更偏向于散文或者随笔的架构,作者在旅行途中的散漫闲逛,幼年对寻常花木的零星记忆,在文学作品中偶遇的只言片语,都成为了引发遐思的灵感来源,所以我说,这是一本适合春日午后睡前翻起... (展开)
> 更多书评 2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sorcer
065-“洋”代表的新奇事物是某种诱惑,是针对传统规则的一种反向伸张,比如开放的混乱和艳丽,当然,常常也会意味着先进和新潮享受。 075-朱熹称颂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2021-01-13 19:54:26
A到Z小姐
《诗经》里“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全然是和乐美好的氛围。
2018-08-26 11:23:12
A到Z小姐
中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中说:“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意。”
2018-08-26 11:18:45
A到Z小姐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018-08-25 21:59:31
相关知识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对植物进行多向度人文解读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出版:博物学真的火了?
商务印书馆推出博物学新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一本探寻植物与文化交融的精美随笔集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在花草与文化构筑的时空中回溯历史
探索植物文化的深度之旅:不可错过的《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在花草与文化构筑的时空中回溯历史
将花草赋予人文精神,让花草成为文化的使者——读《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博物学新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出版 在文化与植物交织的时空中畅游—信阳晚报数字报刊
网址: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1961.html
上一篇: 古人赏花如此浪漫 |
下一篇: 【南方日报】全国首个蓝碳碳普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