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经水杨酸乙酰化而得: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治疗监测的主要实验室方法有:血小板聚集检测、血小板指数、尿液11-脱氢-TXB2检测、流式细胞术等。......阅读全文
治疗 1.迅速排除毒物 可给予洗胃、导泻、补液、利尿等措施,必要时行血流净化治疗,因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应用血流灌流或血浆置换。 2.维持酸碱平衡和碳水化合物的正常代谢 患儿可能存在的混合性水、电解质紊乱,即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各自存在的程度,年长儿以前者为主,婴幼儿则以后者为主
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 4.本品可经皮肤吸收,不宜长期使用,特别是年轻患者。 5.本品不宜大面积使用,以免吸收中毒。 6.不宜用于破溃的皮肤及有炎症或感染的皮肤
水杨酸软膏,适应症为用于头癣、足癣及局部角质增生。 成份:本品每克含水杨酸0.05克,辅料为:凡士林。 性状:本品为黄色软膏。 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用于头癣、足癣及局部角质增生。 规格:5%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取适量本品涂于患处,一日2次。 不良反
1、酸碱度 取本品0.4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6.5~8.5。 2、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g(供口服用)或2.0g(供注射用),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
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吸收。0.5~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在吸收过程中与吸收后,迅速被胃粘膜、血浆、红细胞及肝中的酯酶水解为水杨酸。因此,乙酰水杨酸血浆浓度低,血浆t1/2短(约15分钟)。水解后以水杨酸盐的形式迅速分布至全身组织。也可进入关节腔及脑脊液,并可通过胎盘。水杨酸与血浆蛋白
①化学键合法。此法现大量用于制造聚合催化剂。其目的是使均相催化剂固态化。能与过渡金属络合物化学键合的载体,表面有某些官能团(或经化学处理后接上官能团),如-X、-CH2X、-OH基团。将这类载体与膦、胂或胺反应,使之膦化、胂化或胺化,然后利用表面上磷、砷或氮原子的孤电子对与过渡金属络合物中心金属
由氟乙酸乙酯经缩合,环合水解而得: (1)缩合,环合将甲醇钠甲醇溶液投入干燥的不锈钢反应锅内,搅拌下减压浓缩至甲醇钠成白色粉末,冷却至50℃,加入甲苯,再冷至10℃以下,滴加甲酸乙酯。加完后仍保持10℃以下滴加氟乙酸乙酯。加毕,在30℃左右搅拌反应8小时。静置,得淡黄色稠厚的混合物。在缩合物中
优点:酶法提取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5.6×104)和提取率(91.02%)都较酸法(相对分子质量4.3×104、提取率42.0%)高得多,这为甜菜果胶产业化和进一步改性提高果胶品质提供了必要条件。 缺点:通过实验发现,酶法提取果胶36h以后,反应体系容易染霉菌,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防止染菌。酶法
(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水杨酸二乙胺0.2g)加水10ml,充分搅拌使水杨酸二乙胺溶解,滤过,滤液照水杨酸二乙胺项下的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水杨酸二乙胺项下的鉴别。(3)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鉴别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照水杨酸镁项下的鉴别(1)、(3)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内容物,在105℃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应为17.5%~20.0%(通则0831)。溶出度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二法)测定溶出条件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经4
性状本品为黄色软膏鉴别(1)取本品约2g,加水10ml,微温,振摇,放冷,分取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性状本品为黄色软膏鉴别(1)取本品约2g,加水10ml,微温,振摇,放冷,分取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类别抗结核病药。贮藏遮光,严封保存制剂(1)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2)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附间氨基酚R1=R3=H,R2=NH2C6H7NO109.135-氨基水杨酸RI=CO2H,R2=H,R3=NH, C, H, NO3 153. 14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5~1g,一日3次,必要时可增加剂量以达理想疗效。一日最大剂量为3~4g。 贮藏方法 密封保存。
鉴别(1)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9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2)取本品1片,研细,加水使水杨酸镁溶解,滤过,滤液显镁盐与水杨酸盐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检查溶出度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二法)测定。溶出条件以水900m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0.50g,加水2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酸度取本品0.25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5.0~6.5干燥失重取本品,在80℃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通则0831炽灼残渣不得过0.1%(通则0841)重金属取本品1.0g,加水适量溶
Mayo临床医学院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部的张治国(Zhiguo Zhang,音译)、韩钧红(Junhong Han,音译)等与加州大学河畔分校以及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Ty1转座基因(transposition gene)的蛋白产物109(Rtt109)是种特殊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文章刊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沸水400mL搅拌使溶解,放冷,移置10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1mol/L盐酸溶液10mL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取供试品溶液,在265nm
【别名】 去乙酰毛花苷 ,去乙酰毛花苷丙 Deslanoside 【药理作用及用途】 同毛花甙丙(苷),静注10分钟起效,最大作用时间为1~2小时。 【用法及用量】 0.2~0.4mg以2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2~4小时后可再给0.4mg。 【不良反应】 参见洋地黄毒甙。
乙酰螺旋霉素的紫外吸收光谱:称取乙酰螺旋霉素适量,用甲醇溶解,并用蒸馏水制成浓度为10μg/ml的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在μV-2lO1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自动扫描(波长为200~300nm)在波长23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精密称取乙酰螺旋霉标准品适量,用甲醇溶解,以蒸馏水
1、酸度 取吡咯乙酰胺1. 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 部附录44页),pH值应为5.0~7.0。 2、溶液的澄清度 取吡咯乙酰胺2. 0g,加水10ml后,溶液应澄清。 3、干燥失重 取吡咯乙酰胺,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重过0.5%(中国药典199
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和防腐剂。用来制造染料中间体对硝基乙酰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苯二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量用于制造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乙酰苯胺也用于制硫代乙酰胺。在工业上可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纤维脂涂料的稳定剂、过氧化氢的稳定剂,以及用于合成樟脑等。还用作制青霉素
1、取本品约0.1g,加10%氢氧化钠溶液2mL溶解后,加醋酸铅试液1mL,加热煮沸,溶液渐显黄褐色,继而 产生黑色沉淀。 2、取本品约10mg,加氢氧化钠试液1mL溶解后,加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数滴,摇匀,即显深红色,放置后渐显黄色,上层留有红色环,振摇后又变成红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
一、吡咯乙酰胺的来源 吡咯乙酰胺为2-氧化-1-吡咯烷基乙酰胺。含C6H10N2O2不得少于99.0%。 二、吡咯乙酰胺的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15页)为151~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类似蒜的臭气,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 1、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104-110℃。 2、比旋度 取本品约2.5g,精密称定,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1→100)2mL与氢氧化钠试液(4→100)15mL使溶解,用磷酸盐缓冲液(pH
在动物细胞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一方面直接影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第二信使影响各种生理过程的进行。在植物界中,虽然乙酰胆碱的受体还没有在生化上最后确定,但是一系列药理学的证据表明植物中确实存在着乙酰胆碱的受体。关于植物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的事件了解甚少。有关乙酰胆碱在植物细胞中
一、吡咯乙酰胺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吡拉西坦峰计算不低于2000。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
本品为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抗菌谱、耐药性皆与红霉素同。对大多数细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逊。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表葡萄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以及某些革兰阴性菌如奈瑟菌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本品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9NO2,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主要作用于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
相关知识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介绍
实验九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及用薄层法鉴定产物纯度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矮牵牛开花的影响
实验一: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HC9H7O6其KΘa=3.0x10
药物化学试验二阿司匹林的制备.PPT
三维花状水杨酸根插层层状氢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农作物生长调节剂乙酰水杨酸在水稻及其它作物的应用
三维花状水杨酸根插层层状氢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茉莉草本抗敏舒缓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网址: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介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0939.html
上一篇: 实验一: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 |
下一篇: 质谱法测定固体阿司匹林试样溶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