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延安甘泉:从传统子推馍到创新花馍,非遗民俗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延安甘泉:从传统子推馍到创新花馍,非遗民俗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临近清明节,华夏大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祭祀时刻。在延安市甘泉县,花馍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和学习。如今,吴春娥老师的家中显得格外热闹,期待与她亲自传授花馍制作技艺的热情学员们络绎不绝。面对大家的关注,吴春娥对花馍的热爱与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五光十色的花馍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传统的“子推馍”。这类花馍不仅有着外形的美观,更多的是内涵的深邃,特别是在清明这个追忆先人的日子里,包含的情感更为厚重。吴春娥提到其中的“双头狮子滚绣球”花馍,象征着即将而来的福气。以“龙是天虎是地”这一形状构造,则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和谐。

吴春娥寄情于每一个花馍,她表示:“过往在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子推馍。虽然外表是一种美食,但里面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更多,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珍贵情感。”的确,子推馍不仅仅是对古贤介子推的缅怀,更承载着陕北人民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

可见,传统的花馍早已跳出了单纯的食物框架,成了浓厚文化的象征。这与吴春娥多年来的努力密不可分。她通过不断创新,使花馍焕发出新的生命。如今,花馍的色彩愈加明艳,造型则更具艺术感。如“蛇盘兔”这一特别的设计,灵动的蛇身与小兔子巧妙结合,形成视觉与审美的双重享受。

在吴春娥看来,花馍不仅是年节的特供美食,如今更是文化与艺术的承载体。无论是节日还是日常,花馍都在阳光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她表示,现在可以用天然的果蔬,如菠菜、紫薯等来给花馍上色,更是给传统花馍赋予了现代的元素,让其绽放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吴春娥也意识到花馍的文化审美变得尤为重要。今天的年轻人追求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的传承。因此,她在花馍的制作中融入了更多流行的元素,做出了许多卡通和吉祥的图案,让这些传统手艺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中。

在吴春娥的努力下,甘泉的花馍愈发鲜活,夹杂着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与情感表达。她始终坚信,这些花馍的背后不仅是美味,更是来自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寄托。未来,期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花馍,触摸到那悠久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同时,吴春娥的故事也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一代的需求,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关知识

巧手捏花馍 指尖传非遗
淘宝·中国宝贝游园会空降青岛,500岁“花馍”非遗玩转新时尚
好想你:在红枣故乡遇见花馍非遗
巧手做花馍,指尖传非遗
传承非遗,从我做起——建筑工程学院师生赴“花馍”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参观学习
传承民俗,怀惜传统——花馍
“郧西七夕”文化花馍技艺非遗传承人卢芸:巧手做花馍 指间传非遗
湖北郧西:千年浪漫七夕日 非遗民俗薪火传
巧手花馍:传承非遗文化,邻里情浓
闻喜花馍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研究

网址: 延安甘泉:从传统子推馍到创新花馍,非遗民俗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54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陕西省十大民俗文化
下一篇: 延安甘泉:从子推馍到新花馍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