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析城市微气候对校园景观改造影响

浅析城市微气候对校园景观改造影响

城市建筑┃园林景观┃URBANISMANDARCHITECTURE┃GARDENLANDSCAPE217浅析城市微气候对校园景观改造影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教学中心改造设计■毛杰[摘要]城市绿地空间对区域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校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是影响校园景观和学生及教职工生活的重要因素。针对校园绿地区域内微气候调节所进行的合理改造设计对于其受众人群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微气候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调节温度湿度一、引言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PM2.5引发的城市气候话题的讨论日渐激烈城市微气候即城市近地面区域气候特征也逐渐被引起关注。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微气候调节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规划和改造设计也受到区域内环境微气候影响。校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意义上是基于一块绿地建设一定形式或概念的建筑并辅以意义性硬质铺装或植物来形成统一整体。作为提升自身形象价值、吸引教职工和学生加入和大力引进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已趋向于社区概念设计并逐渐模糊校园边界概念。2.研究目的长期以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绝于耳但实质上很多是浮于景观设计层面并未考虑真正使用者的需要项目地块绿地原本作为南林校园内少有的开敞式区域却长期属于闲置状态良性的绿色空间却没有产生应有的户外活动仅体现道路通行的职能。因此在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现有地块基本环境考虑区域微气候对周边绿地、建筑形式的影响建成以服务使用人群为主的景观设计改造。二、理论研究1.城市微气候的理论概述城市微气候理论是对于小尺度城市公共环境具体分析所做出的研究性活动主要受区域内绿地形式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目前城市规划设计中与城市微气候相关要素主要分为建筑布局、硬质铺装和绿化。建筑的遮挡及排列密度会影响区域空气流动硬质铺装在吸收与反射太阳能的作用下会引起区域地表温度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对区域内温度、湿度有所调节。有研究表明基于城市微气候理论的景观设计会对人的舒服度体验有较大影响其设计方案也更具有科学性。2.校园景观设计概述大学校园绿地景观是影响校园形象、师生生活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目前具有一定历史的大学老校区都在尽量保留原本建筑绿地的形式以彰显大学文化底蕴的同时将新的元素不断融入旧的形式中既不为彰显特色而只传承也不为表现现代而摒弃传统由此形成新旧组合马赛克式的新型大学景观。3.微气候与校园景观设计目前从气候学角度来说主要引起人舒适度变化的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大学校园作为学生及教职工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景观并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校园文化、营造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对于区域内环境的调节控制能力。三、南林香樟苑艺术教学中心项目研究问题说明1.地块职能转变改造设计方案地块位于南林校园南面与南京林化所相接并处于南林一村、南林二村、锁金五村与南林中心教学区域的交界处原本是学生第三食堂以餐饮业为主。经过校园整体规划整合该地块需要改造成为南林大艺术教学中心地块的职能属性发生变化受众人群和方式也随之改变喧闹的商业氛围需要转型为静谧的教学空间。图1香樟苑艺术教学中心地块平面图2.景观表现形式该地块在园林形式上也与校园内其他绿地有所不同南林大校园内目前主要的园林景观表达形式是小游园而该地块则是一片开敞的小型绿地这块绿地在区别于校园内现有景观的同时也给予了校园景观新的内容但由于空间职能的改变绿地单一的景观形式与未来艺术教学中心改造建设缺少衔接并且该地块作为校园内新图书馆大楼以及艺术教学中心之间的过渡区域其视觉感受也需要相应改变。3.交通形式该地块位于教学区与区域内商业区连接段有校园内主干道之一的园丁路衔接南林一村和南林二村两大校内居民区穿行而过人流量车流量都相对密集并且还有建校遗址碑林立路边交通矛盾较为尖锐。地块原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第三食堂以及校内商贩点它与林化所段共同形成南林学生、居民校内区域的主要餐饮点。而如今香樟苑改造为教学楼但原林化所段依然保留较多商店因此喧闹的商业区域与静谧的教学区域间衔接的交通问题尤为突出。4.区域微气候作为校园内少有的绿地空间地块内微气候也与校园内有所不同。南林校园内的主要绿地形式为小游园以“乔—灌—草”模式组合的林下绿地为主对于区域环境改变较为显著而项目地块仅以草地配以部分灌木组合植物蒸腾作用所带来的空气湿度及温度变化较校园内其他区域相对较弱并且地块处于几栋大型建筑中间区域区域内气旋体感较强。四、南林香樟苑艺术教学中心项目改造规划措施1.交通规划原有交通问题主要在于教学中心区与商业区连接的人行路线与校园内串联南林一村和南林二村两大居民区的车流主干之一交汇在区域内形成交通矛盾而改造则是实行人车分流将现有人流及车流交汇点改变一方面为缓解交点处交通矛盾另一方面也为教学中心边缘提供相对静谧的环境。图2概念设计交通分析2.景观概念考虑艺术教学特色以山水画为基础进行艺术元素提取解构分别在地块中融入日月、山川、海洋的造型元素并在地块衔接问题上进行串联使地块不再独立分散形成整体性。图3概念设计景观表现3.建筑形式建筑外立面改造是在考虑现有地块日照及风向特点后将曲直线形式交叉运用在建筑受光面保证

相关知识

屋顶花园对建筑微气候的影响
城市户外绿地不同景观空间夏季微气候效应研究
绿地结构设计对社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以临海六角井未来社区为例
绿化工程对改善城市微气候的影响研究.docx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研究综述】垂直绿化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研究综述
半干旱区城市广场树木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不同景观要素对城市公园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探讨影响城市广场微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网址: 浅析城市微气候对校园景观改造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8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概述
下一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优化城市微气候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