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生产技术》课件——盆花花期调控技术.pptx

《花卉生产技术》课件——盆花花期调控技术.pptx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1花期调控的定义◆定义:通过人为改变环境条件和采取特殊的栽培方法,使花卉提早或延迟开花的技术措施,称为花期控制,包括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如:国庆期间,盛开的菊花,会采用促成栽培(自然花期在11月中下旬);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1花期调控的定义◆元旦、春节等节日,盛开的牡丹、茶花、杜鹃通常采取促成栽培的手段。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2花期调控的依据①营养生长理论(花熟状态)花卉植物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开花植物只有经过充实的营养生长,才能够进行花期控制。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2花期调控的依据②花芽分化(光周期和春化作用)花芽分化是指植物体自营养生长状态向生殖生长状态转变的全部过程,它受花卉本身遗传特性和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温度和光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花芽分化(光周期和春化作用)①温度: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不相同。◆有的需要高温,如杜鹃、山茶、梅花、牡丹等多年生冬季休眠,春季开花的木本花卉,都要求25℃以上完成花芽分化,入秋后进休眠,经过一段低温,温度升高后打破休眠而开花。◆有的需要低温,高于或低于花芽分化的临界温度,就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如三色堇、金鱼草等二年生草本花卉。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花芽分化(光周期和春化作用)②光周期:花卉植物开花受光周期信息的诱导和影响极为显著。◆原产高纬度地区的花卉,需要长日照。◆原产低纬度地区的花卉,需要短日照。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3花期控制的方法①增温法促成栽培:提供花卉植物继续生长发育的温度条件,特别是冬春季节,提高温度,阻止花卉植物进入休眠而提早花期。如:牡丹、梅花、茶花、杜鹃等。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3花期控制的方法②降温法◆提前花期需要低温春化(0~10℃)的二年生植物,在生活周期的某一阶段,通过降低温度完成低温春化过程形成花芽,如三色堇。◆延迟花期冬春季节开花的多年生植物,低于生长温度的环境条件下,花卉植物生长缓慢,延长了发育期与花芽成熟过程,也延迟了花期。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3花期控制的方法③控光法◆短日照处理用于长日照季节中,长日性花卉的延迟开花和短日性花卉提早开花。方法:用黑色遮光材料,将植株进行遮光处理,缩短白昼加长黑夜,遮光不能间断。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3花期控制的方法③控光法◆长日照处理主要用于短日照季节,长日性花卉提前开花和短日性花卉延迟开花。方法:采用人工辅助光照,在太阳下山前将光源打开,延长光照5~6h,或在半夜中断暗期长度1~2h。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3花期控制的方法③控光法◆昼夜颠倒处理适用于夜间开花植物,如昙花,把花蕾长至6~9cm的植株,白天放在暗室中,晚上给予充足的光照。一般经过4~5d的处理后,就能改变其开花习性,并可延长开花时间。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3花期控制的方法④药剂处理◆打破休眠,代替低温赤霉素:有助于打破休眠,可以完全代替低温(羽扇豆)。萘乙酸、苄基腺嘌呤:也有打破花芽和贮藏器官休眠的作用。◆促进花芽分化赤霉素、乙烯利等,可诱导花卉植物(观赏凤梨)的花芽分化及促进开花。◆延迟开花植物生长抑制剂B9、矮壮素、多效唑等,可延迟开花(秋菊),延长花期。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3花期控制的方法⑤栽培措施处理,调节花卉植物的播种期或栽植期,采用修剪、摘心、控水控肥的栽培措施来有效地调节花期。◆播种期:主要针对一年生花卉,生育期90~100d,如万寿菊、矮牵牛、一串红等。◆修剪、摘心:延迟开花,推迟25d左右。◆控水控肥:辅助措施。◆此外,人为地调节花卉生长环境的气体成分(CO2)来控制开花。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4小结◆春季开花多年生植物,促成栽培需要增加温度;◆春季开花二年生植物,促成栽培需要满足低温春化(降低温度);◆长日照植物促成栽培需要长日处理(控光法);◆短日照植物促成栽培需要短日处理;◆GA3可以代替低温促进二年生植物提前开花,但需注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年生植物花期可以通过播种时期调节。

盆花花期调控技术5注意事项◆首先:明确自然花期,掌握各类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习性,以及成花、开花特点;◆其次:熟悉栽培设施能够提供的环境条件;◆最后: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日常养护管理,才能达到最后目的。

相关知识

《花卉生产技术》课件——盆花花期调控技术.pptx
花卉生产技术 常用技术、主要设施设备 花期调控技术与设施设备.pptx
花卉生产技术 全套课件.ppt
第六章 花期调控课件
花卉生产技术(第二版)
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切花周年生产技术课件.ppt
《花卉的花期调控》
花卉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花卉生产技术

网址: 《花卉生产技术》课件——盆花花期调控技术.ppt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47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地被植物有哪些
下一篇: 《花卉生产技术子课题》任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