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后持续弱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花后持续弱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花后持续弱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为给弱光条件下小麦持续高产及耐荫性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2和济核916为试验材料,于花后设置3个不同的遮光处理(不遮光、遮光30%和遮光60%),分析花后持续弱光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济麦22和济核916旗叶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XU Cai-long;TAO Hong-bin;WANG Pu;WANG Zhen-lin;Slight shading after anthesis increases photosynthetic productivity 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due to the delaying of leaf senescence[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6年01期 2 刘希伟;张敏;姚凤娟;高晓杰;蔡瑞国;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04期 3 徐彩龙;尹燕枰;蔡瑞国;王平;李勇;郭俊祥;陈二影;翟学旭;刘铁宁;王振林;弱光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抗氧化代谢[J];作物学报;2012年07期 4 郭翠花;高志强;苗果园;花后遮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0年04期 5 程建峰;蒋海燕;潘晓云;戴廷波;曹卫星;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6期 6 牟会荣;姜东;戴廷波;张传辉;荆奇;曹卫星;遮光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和花前贮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7 牟会荣;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遮荫对小麦旗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8 徐宗学,赵芳芳黄河流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5年05期 9 李永庚,于振文,梁晓芳,赵俊晔,邱希宾小麦产量和品质对灌浆期不同阶段低光照强度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5期 10 马新明,张娟娟,熊淑萍,胡徐来,何建国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春;张敏;刘希伟;周齐齐;杨敏;李彦生;杨晴;蔡瑞国;花后持续弱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7年08期 2 陈影慧;程宏波;刘媛;常磊;柴守玺;杨德龙;覆盖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年03期 3 李乔;叶杨春;常旭虹;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马瑞琦;赵广才;蔡瑞国;张敏;刘希伟;花后高温干旱逆境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5年04期 4 赵金科;徐学欣;曲文凯;刘帅;徐宇凡;孟繁港;贾靖;赵长星;不同时期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09期 5 郝代成;高国华;朱云集;郭天财;叶优良;王晨阳;谢迎新;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02期 6 王晨阳;付雪丽;郭天财;贺德先;朱云集;苗建利;花后干旱胁迫对两种筋力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06期 7 李琪;王清;王连喜;胡正华;吴东丽;花后遮光渍水对南京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7年03期 8 刘婷婷;张兴燕;褚鹏飞;王旭清;孟维伟;慈文亮;杨婧;李子正;姜会岭;微喷灌条件下减量施氮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2年07期 9 秦博雅;徐雨薇;宋庆宇;马亮亮;张月;张文静;马尚宇;黄正来;樊永惠;花前不同时段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年08期 10 曲晓莲;李耕;仲锦维;王升臣;张雅芹;尿素类型与施肥深度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铭正;尹钧;李磊;宋晓婷;卢张艳;孙倩;水氮耦合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林琪;李京涛;刘树堂;刘义国;黄令峰;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刘恩科;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转移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翠翠;陆海国;孟庆伟;杨兴洪;小麦亲本及子代光合特性研究[A];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植物生物学与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进东;李金才;魏凤珍;王成雨;张一;武文明;不同供氮方式对花后受渍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高俊凤;龚月桦;旱地覆膜对冬小麦~(14)C-储备物转运分配的影响[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高桂芹;董玉武;冀东冬小麦安全越冬的探讨[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含海;钱乐祥;王亚飞;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动态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李燕;杨步银;袁瑜;毛声平;王家胜;冬小麦“爱密挺”试验与示范[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10 车少静;高祺;刘利军;2009-2010年度石家庄异常低温对冬小麦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春华;花后高温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及氮肥缓解效应[D];山西农业大学;2021年 2 王瑜;水磷耦合对冬小麦水、磷利用与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秦京涛;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滴灌水氮利用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 4 麦博儒;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喻敏;冬小麦不同基因型的钼效率及其生理基础[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6 江佳乐;面向冬小麦遥感同化估产的叶面积指数空间尺度差异校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7 姬建梅;关中地区冬小麦水氮产量效应及其产差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康娟;冬小麦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的产效协同效应和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3年 9 付雪丽;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性能动态特征及其主要栽培措施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冯福学;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海报;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2 张晓琪;灌水策略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21年 3 杨世丽;水氮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氮代谢及产量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士红;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与光合特性的演变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徐彩龙;花后弱光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6 马春英;硫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胡燕美;花后早期增温对冬小麦叶片光合性能与籽粒建成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20年 8 张娟;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超高产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文阳;花后弱光对小麦产量、淀粉品质及其形成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10 韩磊;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天鹏;冬小麦“四统一”技术通过鉴定[N];农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汪春林 实习记者 王自林;我区已播种79.18万亩冬小麦[N];塔城日报(汉);2020年 3 全媒体记者 郑娅莉 陈靖茹;兵团已播种冬小麦160余万亩[N];兵团日报(汉);2022年 4 记者 张凌伟;全市冬小麦已播种近七成[N];商丘日报;2022年 5 记者 张凌伟;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种足种满冬小麦[N];商丘日报;2024年 6 记者 刘晨宁;全市冬小麦长势良好[N];三门峡日报;2024年 7 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麦吾兰江·莫明;地区冬小麦苗情好于常年 一类苗占比45.37%[N];阿克苏日报(汉);2024年 8 记者 张凌伟;全市冬小麦春管陆续展开[N];商丘日报;2025年 9 记者 胡学敏 通讯员 李晓洋 巩长朋;沧州冬小麦越冬情况良好[N];沧州日报;2025年 10 通讯员 罗英;沙地上长出冬小麦让人惊喜[N];和田日报(汉);2024年

相关知识

花后持续弱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弱光对小麦花后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施氮对滴灌冬小麦花后光合生理、灌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弱光环境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综述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花后高温干旱逆境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植株花后氮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小麦花后灌溉时间对土壤含水量、叶片功能期及产量的影响

网址: 花后持续弱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52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包谷相关的词语 花包谷相关的词
下一篇: 什么是蚂蚁合花群 蚂蚁合花群都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