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高考修辞鉴赏:比拟(附答题思路、练习题)

高考修辞鉴赏:比拟(附答题思路、练习题)

比拟:变个脸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例如: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  

(这里是赋予小虫人的思想情感,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人的“情话”。)  

(2)拟物: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①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
(“蛰伏”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人当作动物来写。)

②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咆哮”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火山当作动物来写。)

3.作用: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描述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答题思路

(1)鉴赏比拟手法或分析比拟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

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

②A.拟人:句中“YY”一词将xx(本体)人格化,赋予xx(本体)人的情态/动作/思想等;

B.拟物:句中“YY”一词把xx(本体)当作XX(拟体)来写;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2)分析比拟手法的构成:

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

②A.拟人:句中“YY”一词将xx(本体)人格化,赋予xx(本体)人的情态/动作/思想等;

B.拟物:句中“YY”一词把xx(本体)当作XX(拟体)来写;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

(3)分析比拟手法的可拟性:

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

句中“YY”一词将xx(本体)比拟成XX(拟体),二者在······这一点上有可拟性;(一般有两处相似性);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

5.课堂小结:

(1)分析比拟手法的构成和鉴赏比拟手法答题思路一致,而分析比拟手法的可拟性只有第②点不同。

(2)若题干已点明手法名称,第①点可省略。

(3)题干若有问分析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第③点必答,没有也建议加上第③点。

(4)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

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点手法),

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析手法),

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说效果)。

练习题:(教师版)

1、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露珠驮着阳光/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

B、芦苇是虛怀若谷的/它低下谦卑的头颅

C、雨一直落,每朵云/都是失去速度的降落伞

D、柳树已亭亭玉立/生在河边,饮水却成了一辈子的难题

1、选C。

A项,用“驮着”“奔跑”形容露珠灵活,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B项,用“低下谦卑的头颅”形容芦苇谦虚,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C项,把“云”比作“降落伞”,突出云遮挡雨的作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项,用“亭亭玉立”形容柳树挺拔,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2、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

A、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把这诗篇埋在坝下,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选C。划线句“泼进来”运用了拟物的手法,把阳光比拟成水。

A.“低唱”“弹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一江春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生根发芽”运用了拟物的手法,把诗篇比拟成植物;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用了拟人手法。

3.文中画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 分)

古镇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繁茂、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经是一座城堡。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妇女、老人、孩子,闲坐着聊天、打牌、择菜、嬉戏……龙爪榕对他们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闺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还是远祖的气息……

3、①“搂抱”一词将大榕树人格化,赋予大榕树人的动作,使人感到亲切;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荫范围之大、浓密和人们对树与树荫的喜爱。

【思路】拟人解读+表达效果(特点+情感)

4、比拟富于情味,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拟进行简要分析。( 5 分)

春天叩响了园子的竹门,将去年熄灭的火把,一束一束点燃。孤独的冬天像一匹凄厉的狼,火焰使它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它夹着枯槁的尾巴,一步一步退缩,终于,在骤然而来的火焰里弃阵而逃。

4、①运用拟物手法,②把冬天当作孤独的狼来写,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慢慢离开而后突然不见的特点;“夹着枯槁的尾巴”写出作者对冬天的嫌恶,说它“退缩”“弃阵而逃”又表达了对它突然离开的高兴情绪。

【思路】拟物+拟物解读(把甲物拟成乙物的情态)+表达效果(特点+情感)

5.比拟讲求本体和拟体的某些特征存在可拟性,请简析画横线句子中比拟手法的具体运用。(5分)

秋天来临之际,许多树木的叶子在掉落前纷纷变成红色、黄色或者橙色,树木叶子在谢幕前唱起了欢歌。原本接收光照的的叶子,会让树木变得不耐寒;同时,叶子上密布的气孔会随着树木的呼吸而损耗大量的水分。

5、①将秋叶的凋落比拟成“谢幕”,二者在走完一生,即将告别这一点上有可拟性;②将秋叶的颜色变得绚丽拟写成“唱起了欢歌”,二者在让人感觉愉悦这一点上有可拟性。③两处比拟生动形象地写出秋叶凋落前最后的绚丽,表现出作者对叶子的喜爱之情。

【思路】可拟性解读(一般至少两处)+表达效果(特点+情感)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山顶上的千年积雪倒映不出影像,被深沉的蓝得发青的水融解了。白云白雪和山峰都无法在其中投下倒影留下印记,她(天池)太深了,抑或是太娴静了,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只有太阳是可以骄傲的,可以在那一袭长裙的每一寸裙褶的宝石上撩拨起闪光,她却依然沉静……雾的面纱又徐徐地遮盖过来了。

6、①“娴静”一词把天池人格化,将天池比拟成“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的女性,②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天池水幽深、平静、纯净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天池的喜爱之情。

【思路】拟人解读+表达效果(特点+情感)

7.拟人具有赋态于物的特点,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子赏析拟人的妙处。( 5 分)

野地有很多树。柳树、松树、槐树,还有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它们不仅供给我清新的空气,也免费让我欣赏鸟儿们的音乐会。报幕的是斑鸠吧,清清朗朗的几句,全场顿时寂静;接着出场的是鹦鹉,不像是学舌,是野地里自学成才的歌手;路过的燕子也丢下几句清唱,全场哗然;喜鹊拖着长裙出场了,它像是不大谦虚也不留情面的音乐评论家:“叽叽喳喳”——它是说“演出很差”。

7、①作者赋予斑鸠、鹦鹉、燕子、喜鹊等鸟儿人的言行,使语言更加亲切可爱;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鸟儿叫声各异与野地里的热闹,富有画面感、现场感,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

【思路】拟人解读+表达效果(特点+情感)

相关知识

高考修辞鉴赏:比拟(附答题思路、练习题)
安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指津.doc
高考语文阅读及其诗歌鉴赏答题术语与材料模板汇集.pdf
高考复习意象意境类诗歌鉴赏
诗词鉴赏技巧之倒装现象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yu.pptx
易错点35 诗歌鉴赏之专业术语缺乏(解析版).docx
易错点35 诗歌鉴赏之专业术语缺乏(原卷版).docx
2020届高考地理答题思路—地理主观题答题思路(二)

网址: 高考修辞鉴赏:比拟(附答题思路、练习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10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榕树比喻句合集.docx
下一篇: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