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初中化学动画课:40个实验+考点全解析

初中化学动画课:40个实验+考点全解析


1. 动画教学突破传统化学学习瓶颈

67集高清动画视频系统覆盖初中化学上下册全部知识点,将抽象的分子运动、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可视化手段呈现。从物质变化基础概念到酸碱盐综合应用,每个实验环节都配有原理演示和考点拆解,比如"电解水实验"通过动态电子转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

课程采用"概念讲解→实验演示→例题强化"三阶教学法,特别适合对化学实验缺乏直观认识的学生。40个核心实验包含教材规定必做项目与拓展探究内容,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等难点均有分步动画指导。

2. 考点深度解析构建知识体系

每个章节配套典型例题精讲,如"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通过对比动画突出反应特征,"质量守恒定律"章节用天平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守恒本质。192个知识点例题覆盖中考高频考点,包含物质鉴别、化学式计算等重难点突破技巧。

针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溶液浓度计算等易错点,课程独创"错题重现"环节,用动画模拟常见错误操作导致的实验现象,如"浓硫酸稀释错误示范"的后果演示,有效强化安全操作意识。

3. 分层学习满足不同需求

基础模块(如物理变化/化学性质辨析)采用生活化案例教学,进阶内容(如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通过3D建模拆解。27个知识模块严格对应课标要求,其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单独设置5种解题技巧动画,"溶解度曲线"配备动态坐标演示工具。

实验操作类视频包含标准流程与创新方法,既有教材规定的"高锰酸钾制氧气"规范步骤,也有"厨房用品制二氧化碳"等趣味拓展,兼顾应试需求与科学兴趣培养。

4. 科学探究能力系统培养

课程特别设置"科学探究方法论"单元,通过"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示范完整研究流程,包括假设提出、变量控制、结论推导等环节。在"金属腐蚀防护"等实践性强的章节,引入对比实验动画,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科学思维。

18个探究性实验如"活性炭吸附性验证"均配有数据记录模板,指导学生从现象观察提升到定量分析,契合中考实验探究题命题趋势。

5. 课程资源与学习效果保障

全套课程按"概念→性质→应用"逻辑编排,支持按章节学习或考点检索。每个视频平均8-12分钟,重点内容如"复分解反应条件"等设置分段标签,方便针对性复习。配套的"考点例1/例2"设计形成梯度训练,适合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

这套动画课程将枯燥的化学符号转化为生动的视觉记忆,用486分钟动画时长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尤其适合需要强化实验现象记忆、提升微观想象力的学习者。通过动态演示化解抽象概念,使化学学习既符合应试要求,又保持学科本质魅力。

百度网盘分享

文件大小:6.02 GB

资源目录列表:

├─67.有趣的化学动画课
│  ├─化学上
│  │  ├─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  │  ├─1.物理变化.mp4
│  │  │  ├─2.物理变化例1.mp4
│  │  │  ├─3.化学变化.mp4
│  │  │  ├─4.化学变化例1.mp4
│  │  │  ├─5.化学变化例2.mp4
│  │  │  ├─6.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mp4
│  │  │  ├─7.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1.mp4
│  │  │  ├─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2.mp4
│  │  ├─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  │  ├─1.化学的前世今生.mp4
│  │  │  ├─2.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意义.mp4
│  │  │  ├─3.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意义例1.mp4
│  │  │  ├─4.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意义例2.mp4
│  │  │  ├─5.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mp4
│  │  │  ├─6.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例1.mp4
│  │  ├─03.走进化学实验室
│  │  │  ├─1.化学实验室.mp4
│  │  │  ├─10.酒精灯的使用例1.mp4
│  │  │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mp4
│  │  │  ├─1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例1.mp4
│  │  │  ├─1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例2.mp4
│  │  │  ├─14.洗涤玻璃仪器.mp4
│  │  │  ├─15.洗涤玻璃仪器例1.mp4
│  │  │  ├─16.洗涤玻璃仪器例2.mp4
│  │  │  ├─2.化学实验室例1.mp4
│  │  │  ├─3.固体药品的取用.mp4
│  │  │  ├─4.固体药品的取用例1.mp4
│  │  │  ├─5.固体药品的取用例2.mp4
│  │  │  ├─6.液体药品的取用.mp4
│  │  │  ├─7.液体药品的取用例1.mp4
│  │  │  ├─8.液体药品的取用例2.mp4
│  │  │  ├─9.酒精灯的使用.mp4
│  │  ├─04.空气
│  │  │  ├─1.空气的组成.mp4
│  │  │  ├─2.空气的组成例1.mp4
│  │  │  ├─3.空气的作用.mp4
│  │  │  ├─4.空气的作用例1.mp4
│  │  │  ├─5.保护空气.mp4
│  │  │  ├─6.保护空气例1.mp4
│  │  ├─05.氧气
│  │  │  ├─1.氧气的物理性质.mp4
│  │  │  ├─10.生活中的氧化反应例2.mp4
│  │  │  ├─2.氧气的物理性质例1.mp4
│  │  │  ├─3.氧气和碳、硫的反应.mp4
│  │  │  ├─4.氧气和碳、硫的反应例1.mp4
│  │  │  ├─5.化合反应.mp4
│  │  │  ├─6.化合反应例1.mp4
│  │  │  ├─7.化合反应例2.mp4
│  │  │  ├─8.生活中的氧化反应.mp4
│  │  │  ├─9.生活中的氧化反应例1.mp4
│  │  ├─06.制取氧气
│  │  │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mp4
│  │  │  ├─10.工业制氧气例1.mp4
│  │  │  ├─11.工业制氧气例2.mp4
│  │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例1.mp4
│  │  │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例2.mp4
│  │  │  ├─4.分解反应.mp4
│  │  │  ├─5.分解反应例1.mp4
│  │  │  ├─6.分解反应例2.mp4
│  │  │  ├─7.催化剂.mp4
│  │  │  ├─8.催化剂例1.mp4
│  │  │  ├─9.工业制氧气.mp4
│  │  ├─07.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  │  │  ├─1.氧气的制取装置的选取.mp4
│  │  │  ├─2.氧气的制取装置的选取例1.mp4
│  │  │  ├─3.氧气的制取装置的选取例2.mp4
│  │  │  ├─4.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mp4
│  │  │  ├─5.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例1.mp4
│  │  │  ├─6.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例2.mp4
│  │  │  ├─7.氧气的收集和验满.mp4
│  │  │  ├─8.氧气的收集和验满例1.mp4
│  │  │  ├─9.氧气的收集和验满例2.mp4
│  │  ├─08.分子和原子
│  │  │  ├─1.微观粒子.mp4
│  │  │  ├─2.微观粒子例1.mp4
│  │  │  ├─3.微观粒子例2.mp4
│  │  │  ├─4.分子.mp4
│  │  │  ├─5.分子例1.mp4
│  │  │  ├─6.原子.mp4
│  │  │  ├─7.原子例1.mp4
│  │  │  ├─8.原子例2.mp4
│  │  ├─09.原子的结构
│  │  │  ├─1.原子的构成.mp4
│  │  │  ├─10.相对原子质量.mp4
│  │  │  ├─11.相对原子质量例1.mp4
│  │  │  ├─2.原子的构成例1.mp4
│  │  │  ├─3.原子的构成例2.mp4
│  │  │  ├─4.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mp4
│  │  │  ├─5.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例1.mp4
│  │  │  ├─6.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例2.mp4
│  │  │  ├─7.离子.mp4
│  │  │  ├─8.离子例1.mp4
│  │  │  ├─9.离子例2.mp4
│  │  ├─10.元素
│  │  │  ├─1.元素.mp4
│  │  │  ├─2.元素例1.mp4
│  │  │  ├─3.元素例2.mp4
│  │  │  ├─4.元素符号.mp4
│  │  │  ├─5.元素符号例1.mp4
│  │  │  ├─6.元素符号例2.mp4
│  │  │  ├─7.元素周期表.mp4
│  │  │  ├─8.元素周期表例1.mp4
│  │  │  ├─9.元素周期表例2.mp4
│  │  ├─11.爱护水资源
│  │  │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mp4
│  │  │  ├─2.爱护水资源.mp4
│  │  │  ├─3.爱护水资源例1.mp4
│  │  ├─12.水的净化
│  │  │  ├─1.自来水厂的水净化.mp4
│  │  │  ├─10.蒸馏例1.mp4
│  │  │  ├─11.蒸馏例2.mp4
│  │  │  ├─2.过滤的操作和注意事项.mp4
│  │  │  ├─3.过滤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例1.mp4
│  │  │  ├─4.过滤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例2.mp4
│  │  │  ├─5.活性炭的吸附.mp4
│  │  │  ├─6.硬水和软水.mp4
│  │  │  ├─7.硬水和软水例1.mp4
│  │  │  ├─8.硬水和软水例2.mp4
│  │  │  ├─9.蒸馏.mp4
│  │  ├─13.水的组成
│  │  │  ├─1.氢气的性质.mp4
│  │  │  ├─2.氢气的性质例1.mp4
│  │  │  ├─3.氢气的性质例2.mp4
│  │  │  ├─4.电解水实验.mp4
│  │  │  ├─5.电解水实验例1.mp4
│  │  │  ├─6.电解水实验例2.mp4
│  │  │  ├─7.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mp4
│  │  │  ├─8.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例1.mp4
│  │  │  ├─9.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例2.mp4
│  │  ├─14.化学式和化合价
│  │  │  ├─1.化学式及其意义.mp4
│  │  │  ├─2.化学式的书写.mp4
│  │  │  ├─3.化合价.mp4
│  │  │  ├─4.化合价规则.mp4
│  │  │  ├─5.根及其化合价.mp4
│  │  │  ├─6.化合价的计算(一).mp4
│  │  │  ├─7.化合价的计算(二).mp4
│  │  │  ├─8.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mp4
│  │  ├─15.质量守恒定律
│  │  │  ├─1.质量守恒定律.mp4
│  │  │  ├─2.质量守恒定律例1.mp4
│  │  │  ├─3.质量守恒定律例2.mp4
│  │  │  ├─4.化学方程式.mp4
│  │  │  ├─5.化学方程式例1.mp4
│  │  ├─16.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  │  │  ├─1.初识化学方程式.mp4
│  │  │  ├─2.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两个原则.mp4
│  │  │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mp4
│  │  │  ├─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二).mp4
│  │  │  ├─5.配平方程式步骤和符号使用规则.mp4
│  │  ├─17.金刚石、石墨和C60
│  │  │  ├─1.金刚石和石墨.mp4
│  │  │  ├─2.金刚石和石墨例1.mp4
│  │  │  ├─3.C60.mp4
│  │  │  ├─4.单质碳与氧气的反应.mp4
│  │  │  ├─5.单质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mp4
│  │  │  ├─6.单质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例1.mp4
│  │  │  ├─7.单质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例2.mp4
│  │  │  ├─8.单质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例3.mp4
│  │  ├─18.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探究
│  │  │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mp4
│  │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例1.mp4
│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例2.mp4
│  │  │  ├─4.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的方法.mp4
│  │  │  ├─5.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的方法例1.mp4
│  │  │  ├─6.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的方法例2.mp4
│  │  │  ├─7.巧用厨房小用品制二氧化碳气体(实验).mp4
│  │  │  ├─8.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mp4
│  │  ├─1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  │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mp4
│  │  │  ├─10.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对比.mp4
│  │  │  ├─1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转化.mp4
│  │  │  ├─1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鉴别.mp4
│  │  │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mp4
│  │  │  ├─3.干冰(预习).mp4
│  │  │  ├─4.干冰.mp4
│  │  │  ├─5.干冰例1.mp4
│  │  │  ├─6.二氧化碳的应用.mp4
│  │  │  ├─7.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mp4
│  │  │  ├─8.一氧化碳的毒性.mp4
│  │  │  ├─9.一氧化碳的还原性.mp4
│  │  ├─20.燃烧和灭火
│  │  │  ├─1.燃烧的条件.mp4
│  │  │  ├─2.燃烧的条件例1.mp4
│  │  │  ├─3.燃烧的条件例2.mp4
│  │  │  ├─4.灭火的原理.mp4
│  │  │  ├─5.灭火的原理例1.mp4
│  │  │  ├─6.灭火的原理例2.mp4
│  │  │  ├─7.生活中灭火一百招.mp4
│  │  │  ├─8.生活中灭火一百招例1.mp4
│  │  │  ├─9.生活中灭火一百招例2.mp4
│  ├─化学下
│  │  ├─01.金属材料
│  │  │  ├─1.认识金属材料.mp4
│  │  │  ├─10.生铁和钢.mp4
│  │  │  ├─11.生铁和钢例1.mp4
│  │  │  ├─12.生铁和钢例2.mp4
│  │  │  ├─13.合金.mp4
│  │  │  ├─14.合金例1.mp4
│  │  │  ├─15.合金例2.mp4
│  │  │  ├─2.认识金属材料例1.mp4
│  │  │  ├─3.认识金属材料例2.mp4
│  │  │  ├─4.铝的应用.mp4
│  │  │  ├─5.铝的应用例1.mp4
│  │  │  ├─6.铝的应用例2.mp4
│  │  │  ├─7.金属之最.mp4
│  │  │  ├─8.金属之最例1.mp4
│  │  │  ├─9.金属之最例2.mp4
│  │  ├─02.金属的化学性质
│  │  │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mp4
│  │  │  ├─10.金属活泼性顺序.mp4
│  │  │  ├─11.金属活泼性顺序例1.mp4
│  │  │  ├─12.金属活泼性顺序例2.mp4
│  │  │  ├─13.置换反应(一)(实验).mp4
│  │  │  ├─14.置换反应(二)(实验).mp4
│  │  │  ├─15.置换反应(三)(实验).mp4
│  │  │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例1.mp4
│  │  │  ├─3.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例2.mp4
│  │  │  ├─4.金属和酸的反应.mp4
│  │  │  ├─5.金属和酸的反应例1.mp4
│  │  │  ├─6.金属和酸的反应例2.mp4
│  │  │  ├─7.置换反应.mp4
│  │  │  ├─8.置换反应例1.mp4
│  │  │  ├─9.置换反应例2.mp4
│  │  ├─0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  │  ├─1.常见金属的存在形式.mp4
│  │  │  ├─10.金属资源的保护.mp4
│  │  │  ├─11.金属资源的保护例1.mp4
│  │  │  ├─12.金属资源的保护例2.mp4
│  │  │  ├─2.常见金属的存在形式例1.mp4
│  │  │  ├─3.常见金属的存在形式例2.mp4
│  │  │  ├─4.铁的冶炼.mp4
│  │  │  ├─5.铁的冶炼例1.mp4
│  │  │  ├─6.铁的冶炼例2.mp4
│  │  │  ├─7.金属的腐蚀与防护.mp4
│  │  │  ├─8.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例1.mp4
│  │  │  ├─9.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例2.mp4
│  │  ├─04.溶液的形成
│  │  │  ├─1.溶质和溶剂.mp4
│  │  │  ├─10.乳化例2.mp4
│  │  │  ├─11.乳浊液和悬浊液.mp4
│  │  │  ├─12.乳浊液和悬浊液例1.mp4
│  │  │  ├─2.溶质和溶剂例1.mp4
│  │  │  ├─3.溶液.mp4
│  │  │  ├─4.溶液例1.mp4
│  │  │  ├─5.溶解时的吸放热.mp4
│  │  │  ├─6.溶解时的吸放热例1.mp4
│  │  │  ├─7.溶解时的吸放热例2.mp4
│  │  │  ├─8.乳化.mp4
│  │  │  ├─9.乳化例1.mp4
│  │  ├─05.溶解度
│  │  │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mp4
│  │  │  ├─10.溶解度曲线.mp4
│  │  │  ├─11.溶解度曲线例1.mp4
│  │  │  ├─12.溶解度曲线例2.mp4
│  │  │  ├─13.气体溶解度.mp4
│  │  │  ├─14.气体溶解度例1.mp4
│  │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例1.mp4
│  │  │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例2.mp4
│  │  │  ├─4.结晶.mp4
│  │  │  ├─5.结晶例1.mp4
│  │  │  ├─6.结晶例2.mp4
│  │  │  ├─7.固体溶解度.mp4
│  │  │  ├─8.固体溶解度例1.mp4
│  │  │  ├─9.固体溶解度例2.mp4
│  │  ├─06.溶液的浓度
│  │  │  ├─1.浓溶液和稀溶液.mp4
│  │  │  ├─10.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mp4
│  │  │  ├─11.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例1.mp4
│  │  │  ├─12.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例2.mp4
│  │  │  ├─2.浓溶液和稀溶液例1.mp4
│  │  │  ├─3.浓溶液和稀溶液例2.mp4
│  │  │  ├─4.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mp4
│  │  │  ├─5.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1.mp4
│  │  │  ├─6.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2.mp4
│  │  │  ├─7.浓溶液的稀释.mp4
│  │  │  ├─8.浓溶液的稀释例1.mp4
│  │  │  ├─9.浓溶液的稀释例2.mp4
│  │  ├─07.常见的酸和碱
│  │  │  ├─1.酸碱指示剂.mp4
│  │  │  ├─10.浓硫酸的腐蚀性.mp4
│  │  │  ├─11.浓硫酸的腐蚀性例1.mp4
│  │  │  ├─12.浓硫酸的腐蚀性例2.mp4
│  │  │  ├─13.浓硫酸的稀释.mp4
│  │  │  ├─14.浓硫酸的稀释例1.mp4
│  │  │  ├─15.浓硫酸的稀释例2.mp4
│  │  │  ├─16.盐酸的用途.mp4
│  │  │  ├─17.盐酸的用途例1.mp4
│  │  │  ├─18.盐酸的用途例2.mp4
│  │  │  ├─19.氢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mp4
│  │  │  ├─2.酸碱指示剂例1.mp4
│  │  │  ├─20.氢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例1.mp4
│  │  │  ├─21.氢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例2.mp4
│  │  │  ├─22.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mp4
│  │  │  ├─23.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例1.mp4
│  │  │  ├─24.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例2.mp4
│  │  │  ├─25.酸的通性.mp4
│  │  │  ├─26.酸的通性例1.mp4
│  │  │  ├─27.酸的通性例2.mp4
│  │  │  ├─28.碱的通性.mp4
│  │  │  ├─29.碱的通性例1.mp4
│  │  │  ├─3.酸碱指示剂例2.mp4
│  │  │  ├─30.碱的通性例2.mp4
│  │  │  ├─31.酸碱有通性的原因.mp4
│  │  │  ├─32.酸碱有通性的原因例1.mp4
│  │  │  ├─33.酸碱有通性的原因例2.mp4
│  │  │  ├─4.盐酸.mp4
│  │  │  ├─5.盐酸例1.mp4
│  │  │  ├─6.盐酸例2.mp4
│  │  │  ├─7.硫酸的性质.mp4
│  │  │  ├─8.硫酸的性质例1.mp4
│  │  │  ├─9.硫酸的性质例2.mp4
│  │  ├─08.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  │  ├─1.酸碱中和.mp4
│  │  │  ├─2.酸碱中和例1.mp4
│  │  │  ├─3.酸碱中和例2.mp4
│  │  │  ├─4.酸碱中和的应用.mp4
│  │  │  ├─5.酸碱中和的应用例1.mp4
│  │  │  ├─6.酸碱中和的应用例2.mp4
│  │  │  ├─7.pH值.mp4
│  │  │  ├─8.pH值例1.mp4
│  │  │  ├─9.pH值例2.mp4
│  │  ├─09.生活中常见的盐
│  │  │  ├─1.氯化钠.mp4
│  │  │  ├─10.碳酸钙.mp4
│  │  │  ├─11.碳酸钙例1.mp4
│  │  │  ├─12.碳酸钙例2.mp4
│  │  │  ├─13.神奇的复分解反应(一)(实验).mp4
│  │  │  ├─14.神奇的复分解反应(三)(实验).mp4
│  │  │  ├─2.氯化钠例1.mp4
│  │  │  ├─3.氯化钠例2.mp4
│  │  │  ├─4.碳酸钠.mp4
│  │  │  ├─5.碳酸钠例1.mp4
│  │  │  ├─6.碳酸钠例2.mp4
│  │  │  ├─7.碳酸氢钠.mp4
│  │  │  ├─8.碳酸氢钠例1.mp4
│  │  │  ├─9.碳酸氢钠例2.mp4
│  │  ├─10.化学肥料
│  │  │  ├─1.化肥简介.mp4
│  │  │  ├─2.化肥简介例1.mp4
│  │  │  ├─3.化肥简介例2.mp4
│  │  │  ├─4.化肥的鉴别.mp4
│  │  │  ├─5.化肥的鉴别例1.mp4
│  │  │  ├─6.化肥的鉴别例2.mp4
│  │  ├─1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  │  │  ├─1.蛋白质.mp4
│  │  │  ├─10.维生素.mp4
│  │  │  ├─11.维生素例1.mp4
│  │  │  ├─12.维生素例2.mp4
│  │  │  ├─2.蛋白质例1.mp4
│  │  │  ├─3.蛋白质例2.mp4
│  │  │  ├─4.葡萄糖.mp4
│  │  │  ├─5.葡萄糖例1.mp4
│  │  │  ├─6.葡萄糖例2.mp4
│  │  │  ├─7.油脂.mp4
│  │  │  ├─8.油脂例1.mp4
│  │  │  ├─9.油脂例2.mp4
│  │  ├─1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  │  │  ├─1.人体中的元素.mp4
│  │  │  ├─10.氟.mp4
│  │  │  ├─11.氟例1.mp4
│  │  │  ├─2.人体中的元素例1.mp4
│  │  │  ├─3.人体中的元素例2.mp4
│  │  │  ├─4.钙.mp4
│  │  │  ├─5.钙例1.mp4
│  │  │  ├─6.钙例2.mp4
│  │  │  ├─7.碘.mp4
│  │  │  ├─8.碘例1.mp4
│  │  │  ├─9.碘例2.mp4
│  │  ├─13.有机合成材料
│  │  │  ├─1.有机化合物.mp4
│  │  │  ├─10.复合材料.mp4
│  │  │  ├─11.复合材料例1.mp4
│  │  │  ├─12.复合材料例2.mp4
│  │  │  ├─2.有机化合物例1.mp4
│  │  │  ├─3.有机化合物例2.mp4
│  │  │  ├─4.天然纤维.mp4
│  │  │  ├─5.天然纤维例1.mp4
│  │  │  ├─6.天然纤维例2.mp4
│  │  │  ├─7.合成材料与环境问题.mp4
│  │  │  ├─8.合成材料与环境问题例1.mp4
│  │  │  ├─9.合成材料与环境问题例2.mp4

相关知识

考点解析
初中化学电子课本导航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食品保质期 C. 锌元素有“智力之花 美称.补锌口服液喝得越多越好 D. 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①②③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1)①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实验现象.就可以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得出金属活动性结论所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最终变红.原因是H2O+CO2=H2CO3,(2)图B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CO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和化学性质不助燃也不可燃,(3)图C所示实验中.经密封振荡后观察到的软塑料瓶变瘪.请写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D处酒精灯B. 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C. 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铜D. 省略A装置仍可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如图为浓盐酸的试剂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1)盐酸不能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其原因是 ,(2)用5mL该浓盐酸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盐酸 g,(3)若在量取浓盐酸时.采取俯视的方法观察.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 ,(4)现用刚配好的20g10%的盐酸与足量的锌粒完全反应.制得标准状况下的氢气0.54L.通过计算判断实验室中浓盐酸是否有�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44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含解析).doc
《植物学实验A》实验课教学大纲

网址: 初中化学动画课:40个实验+考点全解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874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细胞攻略
下一篇: 经验分享|细胞增殖分析(C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