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docx

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docx

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意愿越来越强,结合色素的一些类似于致癌作用,以及其他人类伤害(例如,可能导致出生力下降、畸形胎儿、阻力下降、人体内发育等),人们越来越排斥合成染料,对天然染料感兴趣。玉米色素因其具有多种功能, 诸如具有保护视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等, 人们对玉米色素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深入。对于玉米籽粒花色苷提取的研究主要在黑色玉米籽粒色素及紫色玉米色素方面, 而对于紫色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方法及红色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的提取方法研究很少, 特别对红色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的具体方法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红色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以及紫色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具体的提取方法, 以为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机器 紫色玉米品种紫糯香 (Z) 及红色玉米品种西星赤糯一号 (C) :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基地。 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公司。 1.2 提取效率的测定—方法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 其他因素采用已知的最佳条件进行试验。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提取条件。将浸提液混合, 并定容至25 mL,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 并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用色素的吸光度作为色素溶液提取效率的标准。采用比吸光度法, 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建议采用比吸光度E1%1cm1cm1%(λ) 表示色素含量。 E=A/m 式中:A为样品稀释到100 mL时, 用1 cm比色皿测得最大波长下的吸光度值;m为样品质量/g。 由上式可以看出, 当质量一定时, 色素的比吸光度与色素的吸光度成正比。在本试验中, 直接用样品稀释至25 mL时的吸光度值除以质量来表示色素含量。结果仍然用吸光值 (OD) 来表示。并参考孙群等、宋伟等的试验进行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称取3 g 的鲜玉米6份, 3份经干燥处理, 另3份保存于-20 ℃的冰箱中, 将材料研磨成浆, 加入浸提剂1%HCl甲醇, 在常温下 (25 ℃) 反复浸提48 h, 离心取上清, 将浸提液混合, 并定容至25 mL,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其最大吸收峰并测其吸光度 (OD) , 将数据处理后, 结果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 鲜样比干样的色素含量大, 可能是因为材料在干燥的过程中, 使得色素部分分解。 2.2 不同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鲜玉米籽粒约3 g, 研磨成浆, 加入不同浸提剂, 分别为乙醇、甲醇、1%HCl、水、 1%HCl乙醇、乙酸乙酯、 1%HCl甲醇、1%HCl甲醇乙醇。在常温下 (25 ℃) 反复浸提48 h, 离心取上清, 将浸提液混合, 并定容至25 mL,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其最大吸收峰并测其吸光值 (OD) , 将数据处理后, 结果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 1%HCL甲醇浸提效果最好。因此, 选择1%HCl甲醇作为浸提剂。因玉米籽粒中的花色苷类色素易溶于极性溶剂, 极性越强, 浸提效果越好。 2.3 hcl甲醇比对紫糯米香/分液温度的影响 称取鲜玉米籽粒约3 g, 研磨成浆, 加入不同比值HCl甲醇溶液, 在常温下 (25 ℃) 反复浸提48 h, 离心取上清, 将浸提液混合, 并定容至25 mL,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其最大吸收峰并测其吸光度 (OD) , 将数据处理后, 结果如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 随HCl甲醇比的升高, 吸光度增加, 紫糯香在2%HCl甲醇处达到峰值, 之后略有下降。而西星赤糯一号在4%盐酸甲醇处达到最大值。说明花色苷类色素对盐酸浓度有一定限度的耐性, 超过阈值, 就会影响色素的结构。因而紫糯香与西星赤糯一号分别选择的HCl甲醇比为2%、4%。 2.4 紫外分光光度法 称取鲜玉米籽粒约3 g, 研磨成浆, 加入1%HCl甲醇溶液, 在常温下 (25 ℃) 浸提48 h, 浸提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4次、5次、6次, 离心取上清, 将浸提液混合, 并定容至25 mL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其最大吸收峰并测其吸光度 (OD) , 将数据处理后, 结果如图4。随浸提次数的增加, 吸光度增加, 但紫糯香从浸提2次后, 其吸光值的几乎不变, 西星赤糯一号从浸提3次以后, 吸光度值不再变化, 这说明浸提2次以后, 色素已几乎完全转移到浸提液中。因此, 紫糯香与西星赤糯一号可以选择浸提次数分别为2次、3次。 2.5 不同温度下紫糯米香浸提液的稳定性 称取鲜玉米籽粒约3 g, 研磨成浆, 加入1%HCl甲醇溶液, 在不同的温度 (10、20、30、40、50、60 ℃) 下, 反复浸提3 h, 浸提3次, 离心取上清, 将浸提液混合, 并定容至25 mL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其最大吸收峰并测其吸光度 (OD) , 将

相关知识

平阴玫瑰花花色苷提取工艺及性质的研究
紫甘薯花色苷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桑葚花色苷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组分分析
植物中花色苷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现状
紫甘薯色素提取纯化工艺及性质研究
黑青稞花色素的提取工艺
黑果花楸花色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木槿花色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研究.pdf
不同石榴品种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网址: 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15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影响的
下一篇: 优质稻植株花后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