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疆网原创
核心提示:农作物在缺水的情况下大多会出现萎蔫情况。然而,新疆科研人员在甘薯抗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甘薯在不浇水或少浇水的情况下,可自动调控抗旱基因来抵御水分不足对自身影响。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江斌伟)农作物在缺水的情况下大多会出现萎蔫情况。然而,新疆科研人员在甘薯抗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甘薯在不浇水或少浇水的情况下,可自动调控抗旱基因来抵御水分不足对自身影响。
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特色粮食作物创新团队分别在国际期刊《基因》和《植物前沿》在线发表了题为“甘薯DUF668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甘薯不同耐旱性的机制”的两篇研究论文,揭示甘薯耐旱、耐盐性机制。
“研究表明,在不浇水或少浇水的情况下,部分甘薯品种能自动调控抗旱基因来抵御水分不足对自身影响继续生长。从基因层面进行分析,能够更有效地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甘薯品种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恩良说。
甘薯也称为红薯,近年来,随着新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不断升级,优质鲜食型甘薯种植效益突出,是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的优势作物。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抗旱、耐盐、耐瘠薄的特点,但在关键生育期如慢根期和扩根期易受干旱和盐胁迫。
团队利用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研究甘薯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和转录的改变,揭示了与抗旱性有关特定基因的潜在防御机制,并在国内首次提出相应工作模型。
该研究表明植物信号转导、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和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在抗旱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发现DUF668基因家族参与了甘薯耐旱耐盐方面的调控。上述研究成果在甘薯新品种选育和抗旱、耐盐机理研究方面有重要价值。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刘恩良研究员为两篇论文第一作者,金平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以上研究均得到自治区协同创新专项(科技援疆计划)“薯类优良品种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资助。
相关知识
陈建群教授课题组在植物抗病基因起源与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在毛花猕猴桃次生代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蔷薇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花卉研究所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在蔷薇属花香合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抗旱性研究及其进展
园艺植物抗旱研究论文
华南植物园二型花柱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休闲所邓衍明团队在绣球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抗逆性的研究
研究人员在花粉管导向研究中取得进展
网址: 新疆科研人员在甘薯抗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揭示其与抗旱性有关特定基因的潜在防御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615.html
上一篇: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下一篇: 十大抗旱花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