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播种范文(精选12篇)
1 遮萌
有些树种幼苗, 生长初期组织幼嫩, 对炎热、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很弱, 容易死亡, 往往需要搭设荫棚遮荫。遮荫方法有侧方遮荫和上方遮荫两种。侧方遮荫是将荫棚设置在苗床南侧, 垂直或呈45°角于地面。上方遮荫是将荫棚搭设在苗床上方50~80cm处。一般树种要求荫棚透光度50%~80%。遮荫时间一般是从幼芽出土后开始到苗木生长速生后期止。晴天从10:00~16:00, 早晚和阴雨天要揭除。为提高苗木质量, 促进木质化, 在速生期后应逐渐减小遮荫度, 经过炼苗, 苗木进入速生后期, 将荫棚全部拆除。需要遮荫树种主要有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杉木、椴树、旱冬瓜以及嫩枝扦插、幼苗移植等。
2 灌溉和排水
2.1 灌溉在苗木生长过程中, 水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合理灌溉、排水, 是培育壮苗丰产的重要措施。灌溉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树种特性, 适时、适量地灌溉。
我国大部地区旱季和雨季比较分明。在干旱季节, 要加强灌溉。晴朗多风的天气, 灌溉次数要多, 灌溉量应大。而雨季应少灌或不灌。
土壤性质不同, 灌溉次数和一次灌溉量不一样。沙性土壤, 渗水性强, 保水性差, 灌溉应少量多次;黏性土壤相反, 宜次少量大;盐碱地应大水明灌, 以利压碱;低洼地宜小水勤浇, 以兔沥涝。每次灌水量应使土壤浸润深度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侧方灌溉应将床、垄的中心部位浸透。灌溉方法可以地面灌溉, 即从苗床的上方和侧方灌溉。上方灌溉又称畦灌或漫灌, 多用于低床和大田平作育苗。侧方灌溉适用于高床和高垄育苗, 水分侧方浸润到苗床和高垄中。
2.2 排水
我国北方地区, 降水较少, 排水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但由于雨季明显, 且时有暴雨出现, 如排水不畅, 很容易遭到涝灾。南方梅雨季节, 经常降水, 地下水位又高, 往往影响根系发育和苗木生长, 排水更显重要。除建圃时应设置好排水系统外, 在雨季来临之前, 必须修整好排水沟, 使沟沟相通, 畅通无阻, 以便达到外水不浸、内水能排、水停沟干的合理程度。另外, 灌溉剩余的尾水也要注意排除, 否则, 容易淹没苗木。
3 松土除革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 由于降雨和灌溉, 造成土壤板结, 通气不良, 根系发育不好。而且杂草滋生, 和苗木争光、夺肥, 严重影响苗木生长。所以, 应该及时松土除草。松土和除草是两个概念, 但通常是结合进行。通过松土除草, 切断土壤毛细管, 使土壤疏松, 通气良好, 保蓄水分, 消灭杂草。苗木生长前期松土, 有利于促使苗木根系发育。雨季松土, 促进气体交换和气态水蒸发, 可以防止苗木沥涝。在盐碱地松土有利于抑制土壤返碱。
对于杂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且应在雨季以前, 将杂草全部除净, 做到圃地无杂草。松土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 当土壤湿润时将草连根拔掉, 松土效果也好。除草方法有手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3种方法。由于苗圃除草工作量很大, 应积极采用化学除草。我国苗圃应用化学除草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使用的药剂主要有除草醚、果尔、草甘膦、扑草净、氟乐灵、五氯酚钠、拉索、西马津、阿特拉津等。化学除草是一项新技术, 它具有省工、高效、增产的特点, 有广泛应用前景。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可参见有关苗圃的专著。
4 密度控制
在播种育苗中, 出苗株数往往大于计划产苗株数, 或是出苗不齐、密度不均, 影响苗木质量和产量。为了将苗木分布控制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创造适宜苗木生长的生态环境, 保留健壮株, 剔除病弱株, 在苗木生育期间必须进行密度控制, 方法主要是间苗和补苗。通过间苗疏去密集株, 间去病、弱株, 保证苗木密度均匀、群体结构合理。间苗时间应贯彻“早间苗, 晚定苗”的原则。间苗次数一般1~3次, 具体时间依树种而异。阔叶树种, 第一次间苗在幼苗期的前期, 苗木生出2~4对真叶时进行。一般经过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间苗, 最后定苗在速生期之前。
5 切根
切根是在苗木培育期间, 切断主根促进侧须根生长的一种技术措施。苗木切根以后根系发达, 地径粗壮, 茎根比值小, 苗木健壮, 造林成活率高。早秋切根不仅能限制苗木吸收水分, 抑制苗木徒长, 促进苗木木质化和落叶, 还能减少起苗阻力, 给起苗、贮藏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所以, 苗木切根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效果仅次于苗木移植。切根时间和深度直接影响切根效果, 是切根技术的关键。
6 病虫害防治
苗木被病虫鸟兽危害, 轻则影响生长, 降低质量产量, 重则缺苗断垄, 成片死亡, 造成绝收。对病虫鸟兽危害, 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方针, 对种子、芽条、种根、插穗、砧木等繁殖材料, 进行严格检疫。
7 苗木越冬防寒
7.1 生理干旱
初春, 随着气温回升, 苗木地上部茎叶开始蒸腾, 而土壤仍在结冻, 根系不能吸收水分, 造成苗木体内水分失调, 致使苗梢干枯或全株死亡, 此种现象称为苗木生理干旱。可在入冬前采取覆土或设置防风障等方法进行预防。覆土措施可用于红松、樟子松、云杉、冷杉、油松、白皮松、板栗、核桃等。覆土时间应在土壤冻结前3~5天、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进行, .厚度5~12cm。高大苗木弯倒埋覆, 覆土厚度8~15cm。覆土要均匀, 埋严实, 苗茎间不留空隙。
7.2 霜冻
苗木未木质化时, 组织幼嫩, 含水较多, 如遇气温降低0℃或0℃以下, 细胞间隙水分结冰, 细胞脱水, 轻则萎蔫, 重则枯死。霜冻发生时间多为早春和晚秋。早春苗木霜冻称为晚霜危害, 晚秋苗木霜冻称为早霜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圃地不宜选择在盆地、低洼地、林间小块空地和河谷地带。这些地方容易由于冷空气汇集而出现霜冻。根据当地气候和苗木生长规律, 适期播种, 使种子在晚霜结束后萌发出土。用稻草、茅草、塑料薄膜等覆盖苗床或搭设暖棚。在早霜来临前1.5~2个月停止使用氮肥。适当追施磷、钾肥, 控制灌水, 注意排水, 防止苗木徒长, 促进木质化, 增强苗木抗寒能力。根据天气预报, 在预知有霜冻的夜晚, 将半干不湿的柴草堆放在育苗地的上风处, 每公顷45~60堆, 每堆30~40kg, 当气温下降到接近0℃时, 点燃草堆, 使烟雾弥漫地面, 减少地温散失。因此, 在预知将有霜冻的夜晚喷水、灌溉, 可提高圃地温度1~3℃, 是防除晚霜危害的有效措施。
摘要:幼苗出土以后, 就进入苗期管理阶段。苗期管理在保证苗木成活、速生、优质、高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造林,播种,苗期,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林.浅析营林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1.[1]张林.浅析营林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1.
作者:黄琪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育好烟苗是烤烟种植的起始,也是烤烟丰产的基础。在育苗的前期工作中,除了充分考虑育苗的时间、数量、质量三方面因素外,还应当重视播种和苗床的前期管理工作。一般来说,烟苗数量和整齐度,关键在前期;烟苗的壮弱和大小,关键在后期。前期要积极促进,后期要适当控制。苗床的前期管理重点在于调节处理好“水、热、光、气、养”之间的关系,满足幼苗生长发育的需要。下面,笔者以贵州绥阳烤烟漂浮育苗播种和前期管理实践为例,对烤烟育苗播种和前期管理谈一些浅见。
一、播种
播种工作大致可解分为:摆盘、装土、浇水、播种、盖土五个主要动作。播种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关键在于把握满孔率和播种量,具体要求如下:
摆盘:苗盘离地25—30公分,确保盘面平整,以便于播种、盖土、浇水为宜。
装土:基质一般在8-10公分,自然状态装满8-9分为宜。
浇水:分次浇水,浇足、浇透,水必须干净,临播种前最后一次水以温水为宜。
播种:无论是手播还是盘播,消毒、控量是关键,一般每孔1-2粒种子为宜,确保满孔率。
盖种:播后立即盖种,以能盖上烟种1-2毫米为宜。
二、前期管理要点
播种后苗床管理应围绕“抢光增温促生长,灭菌卫生防病害”来开展工作,可按照播种后、出苗后、出棚前三个生长阶段实施精细化管理。播种后的主要工作是增温、保温、保湿,促进早出苗。出苗后的主要工作是保湿防病、保温防冻,防止“化苗”。出棚前的主要工作适量追肥,控水壮根,防热防冻,促苗健壮。具体方法如下:
(一)营养液管理
pH值的调整:烟苗生长的适宜pH值为5.8-6.2,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缺素症。在烟苗生长过程中,由于烟苗不均衡地吸收各种离子,致使营养液的pH值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营养液的pH值进行测定,并及时调整。此外,每添加一次营养液,就要调整一次pH值。测定营养液pH值可使用“精密pH试纸”。调整时,可以用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水溶液等。
营养液浓度的调整:烟苗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养分的吸收量是不同的;同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养分,也随着烟苗的吸收、水分的蒸发而逐渐减少。因此,要适时补充水分和养分,达到适宜的浓度。生产实际中,测定营养液中各元素的浓度是困难的,一般通过测定营养液的电导率来掌握浓度的变化。营养液浓度适宜的电导率值为2-4ms/em,超过4ms/em时,会造成烟苗萎蔫;如果测定的电导率值低于标准营养液电导率值的1/2时,就应及时追肥,可按原配方追加所需肥料,恢复原电导率值。也可直接用新配制的营养液置换营养池中的营养液。
(二)水分管理
出苗前:应保持水盘营养液深度,控制在1.5cm以内,要经常检查苗盘是否漏水,包衣种子应充分裂解,否则会影响出苗率及出苗的整齐度。
出苗后:可适当减少水分以利于根系的生长,同时防止青苔生长,封盘后保持水分的干湿交替,促使烟苗根系健壮生长。
(三)温湿度管理
要求棚内悬挂温度计,避免人为判断失误。通过开、关棚门和揭膜进行温度调控管理,根据四个生长阶段区别对待:
从播种到出苗期间:应采取严格的保温措施,使育苗盘表面温度保持在21-24℃,以获得最大的出苗率,保证出苗整齐一致。
从出苗到十字期:仍以保温为主,在晴天中午气温高的情况下,要通风降温,但要防止下降过度(低于20℃)。
从十字期到成苗:温度管理以避免极端高温为主,随着气温的回升,要特别注意通风,棚内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5℃,防止烧苗。
成苗期:可将四周的棚膜卷起,加大通风量,使烟苗适应外界的温度条件。
(四)剪叶
在漂浮育苗中,剪叶是培育壮苗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当播种后35天左右,烟苗长至5片真叶时开始,在距顶芽3-4厘米以上的位置进行修剪。剪叶应视烟苗的大小和长势而定,一般每周一次,直到成苗。剪叶应在露水干后叶片不带水珠时进行。剪叶在无土育苗中非常重要,能提高烟苗均匀度和增大茎的直径,提高可用烟苗的比率。
(五)晾盘
当烟苗达到成苗标准即茎高10-15厘米左右时,可揭膜晒床晾盘,同时,大棚两侧昼夜大通风。晾盘的程度以烟苗中午发生萎蔫、早晚能恢复正常为宜。
(六)病害控制
为防止病害发生,在整个育苗过程中要严格坚持消毒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多样化的防范措施,例如:棚区管护明确专人,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保持棚内卫生,设立参观棚等等。
(七)藻类控制
水床中藻类的发生和蔓延,导致营养液中缺氧,同时消耗养分,影响烟苗的正常生长。在营养液中加入浓度为0.025%以下的硫酸铜溶液和在基质的表面覆盖1毫米厚的木炭粉,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冬季稻田;高产;栽培技术
冬季稻田播种马铃薯技术指在不影响翌年双季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田块,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农民收益,同时通过茎叶还田培肥地力。现将其种植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选种
冬播马铃薯应选用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脱毒早熟品种,如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4号等。
2.种薯处理
2.1切块
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用种量,播种或催芽前将50g以上种薯进行切块。切块应把握3个技术要点:一是看芽眼分布,充分利用顶芽,从芽眼空隙处切开,每切块要有1~2个芽眼。二是看薯块形状和大小,50g以下整薯播种;60~80g的整薯切成2块,即顺顶纵切1刀;90~120g者切成3块;125g以上者切成4块,即先横切后纵切,每切块薯重35g左右。三是看肉质,切开时发现肉质变色或黑心等病薯,必须立即换刀,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并将病薯销毁。
用0.2%多菌灵(或0.2%高锰酸钾)+1mg/kg赤霉素溶液(已萌芽露白点的不用)浸种15min,捞出用草木灰、过磷酸钙等抹一下切口,然后晾干待催芽。通过消毒处理,有利于切口愈合,促进种薯发芽。
2.2催芽、炼芽
大田播种前需催芽和炼芽。铺1层厚3~5cm的湿沙后放1层薯块,可叠摆3~4层,然后盖稻草或薄膜,进行保温、保湿、促芽,温度保持在15~20℃。15~20d后当40%薯块芽长为1~2cm时,若在室内催芽,可把发芽薯块扒出放到室外散射光下炼芽;若在室外催芽,可揭膜炼芽,待芽色由白变青为止。催好芽的种薯,特别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避免伤芽断芽,同时根据芽的长短分类堆放、搬运。
3.选地
马铃薯喜肥耐旱怕涝,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易排水的田块种植,尤其以砂壤地为佳。
4.整地施肥
田块深耕耙、平作畦,畦面大小应根据各地农事操作习惯和薄膜宽度而定,一般畦面宽1.4~1.8m,沟宽20cm、深15cm,围沟宽35cm、深20cm,保证排灌方便。冬种春收马铃薯生育期短,必须施足基肥,将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施入,按氮、磷、钾配方施肥。即播种时用锄头耙深沟(15cm),将腐熟农家肥、硫酸钾型复合肥750kg/hm2混合均匀撒于沟底,盖1层3cm厚的细土,做到肥与薯隔离,避免因肥料接触灼伤种薯。禁用含氯肥料,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5.适时播种
冬播春收马铃薯一般以12月中旬至1月初,待气温稳定在5℃以上,或10cm土层温度达7~8℃时抢晴播种为宜。过早播种,出苗易遇晚霜冻害,过迟则影响下季作物生产。一般每畦播种3~4行,行距40~50cm,株距20~30cm,密度为7万~9万株/hm2。播种时根据芽的长短进行分类分畦播种,以便田间管理。摆种时种薯芽眼向上,较平的切面朝下,播深7cm。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用于补蔸。
6.科学管理
6.1盖膜增温
1月是进贤地区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覆盖薄膜是冬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用中膜150kg/hm2左右,将竹片穹棚盖膜后四周压紧。覆盖后可明显调节土壤温湿度,有利于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且出苗整齐、强壮。播种后30d(经催芽后约20d)左右出苗。
6.2查苗补蔸
齐苗后揭掉薄膜炼苗,及时查苗补蔸,以保全苗。缺穴中如有病烂薯,要先将病薯和其周围土挖掉再补苗。土壤干旱时,并结合浇水施少量人粪尿肥,减少缓苗时间。
6.3早施追肥,补施叶面肥
苗期结合第1次中耕施尿素150kg/hm2、硫酸钾225kg/hm2,现蕾前对长势弱的植株点施尿素、硫酸钾。生长后期视苗情适当喷施0.5%磷酸二氢钾2~3次,以防植株早衰。
6.4防冻害
冬种马铃薯常受霜冻冷害的影响,严重时造成马铃薯冻伤、冻死,在栽培上采取健身栽培和农业措施,可防止或减轻冻害。
6.4.1防徒长。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播后50~70d),用15%多效唑525g/hm2对水900kg/hm2均匀喷雾,可防止马铃薯植株徒长,促进植株横向生长,使植株矮化、叶片厚、茎杆粗、叶色加深,增强抗寒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并有效地减轻霜冻寒害,同时可促进地下部生长,加速块茎膨大,提高产量。
6.4.2增施热性肥料。适当增施热性肥料及含钾肥料如草木灰、火烧土等。因热性肥料可增加地温,钾能影响细胞的透性,提高细胞的浓度,从而增强抗寒性。
6.4.3灌水保温。寒流降温来临前1~2d,往畦沟灌半沟水,畦面保持湿润,以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和降低导热率,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寒流过后即排干水。
6.4.4熏烟驱霜。在霜冻来临当夜23:00左右,用炉或废旧铁桶装稻谷或锯木屑,泼少量废柴油或废机油,上面覆盖少许土,按1hm2田放75个的标准进行熏烟,以改变小气候,达到驱霜防霜目的。
6.4.5及时洗霜减轻冻害。下霜后,应早巡查,发现植株有霜,抓紧在早晨化霜前及时喷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缩小温差,防止生理
7.病虫鼠害防治
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常遇阴雨天气,田间湿度较大,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等病虫害易发生。因此,除加强清沟拔除病株外,发现病情应及时用药剂防治。开春后,田间老鼠活动频繁,为害薯块,要注意预防鼠害,可用呋喃丹等药剂拌大米或炒熟稻谷,撒在田垄作毒饵进行灭鼠。
8.适时收获
关键词:播种繁殖,养护管理,梓树
梓树 (Catalpa ovata D.Don) , 紫葳科梓树属, 也称黄花揪、木角豆、水桐。树冠宽大, 春、夏黄花满树, 秋、冬荚垂如箸, 十分美丽。适作行道树及庭荫树。为庭院、宅旁常用绿化树种。常与桑树配置, “桑梓”意即故乡。其干、叶、花、果、形都有很好的观赏特性, 在园林利用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1]。
1 梓树的播种繁殖
1.1 育苗地整理
育苗地要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 pH在5.5~7.0。5月中旬可以进行整地作床, 整地时深翻30 cm, 拣出草根、石块等杂物, 每1 000 m2施有机肥1.5 t。翻地时进行土壤消毒, 每1 000 m2施4 kg硫酸亚铁, 防治地下害虫。床高20 cm, 床面宽1.1 m, 步道20 cm。
1.2 种子的采集及处理
梓树果实宿存, 一般当年秋季果实成熟一直到第2年的4、5月份才开始脱落, 采种需待种子完全成熟。采种可以在树上直接摘取, 摘取后的果实收集起来, 收集的同时把发育不饱满、有虫眼的果实取掉, 然后进行晾晒, 等果实完全干燥后可以剥取果皮取出种子, 或用木棒敲打, 种子散落出来, 然后收集。种子收集后贮藏起来, 待播种前取出。播种前的5 d, 从贮藏室取出种子, 用敌敌畏熏蒸一昼夜进行杀虫处理或用40%的硫酸铜溶液喷洒种子杀菌, 然后将种子阴干, 即可直接播种[2]。
1.3 播种
于5月中下旬播种, 育苗地整理完毕后即可进行。播种量在0.05 kg·m-2左右。撒播或条播均可。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 然后用耙子将床面搂均匀, 进行镇压, 以防种子飞散;条播时幅距10 cm, 开沟深1 cm, 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0.5 cm, 然后进行镇压。播种前要浇足底水。
2 养护管理
2.1 出苗前管理
2.1.1 覆盖保墒
播种后用稻草等覆盖物进行覆盖, 能保持土壤水分, 防止板结促使种子发芽整齐。覆盖应就地取材, 但要求不夹带杂草种子和病虫害, 常用的覆盖材料有稻草、麦草、芦苇、竹帘子、苔藓水草以及松枝等, 覆盖厚度应根据覆盖物性质差异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一般只要稀疏覆上一层覆盖物, 使土面似见非见即可起到良好的保墒作用[3]。
2.1.2 灌水
播种后受气候条件影响或出苗时间较长, 苗床仍会干燥, 防碍种子萌发。故在播种后出苗前, 应适当补充水分, 灌水的时间、次数主要取决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灌水量不要过大, 水流不能过急, 要使之吸湿又不板结, 保持土壤疏松, 以利于出苗。
2.2 出苗后的管理
2.2.1 遮荫、降温保墒
遮阴的方法一般可用苇帘。一般透光度以50%~80%较好。每日9∶00~17∶00进行放帘。其他早晚弱光时间或阴天可把帘子卷起, 苗木受弱光照射, 可增强光合作用, 提高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使幼苗生长健壮。
2.2.2 间苗和补苗
一般当年间苗1~2次即可。第1次间苗在幼苗5 cm左右时进行, 当苗高达10 cm左右时进行第2次间苗。间苗时, 应间除有病虫害、发育不良、弱小的劣苗以及并株苗和过密苗。
补苗时期越早越好, 可以减少对根系的损伤, 早补不但成活率高, 且后期生长与原来苗没有显著差别。补苗可结合间苗同时进行, 最好选阴雨天或16∶00以后, 以减少强阳光的照射, 防止萎蔫。必要时在补苗后进行一定遮阴, 可提高成活率。
2.2.3 中耕除草
中耕和除草二者相结合进行, 中耕在幼苗初期浅些。中耕除草在苗木抚育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减免病虫害的感染, 加速苗木生长, 提高苗木质量。其工作量很大, 有条件的应尽量使用机械操作。
2.2.4 灌水
生长初期, 苗小、根系短、深入土层浅, 需水量不大, 只要经常保持土壤上层湿润, 就能满足幼苗期对水分的需水量, 因此灌水量易小, 次数应多。速生期, 苗木的茎叶急剧增长, 茎叶的蒸腾能量大, 对水分的吸收量也大, 故灌水量应大, 次数应增多。生长后期, 苗木生长缓慢即将进入停止生长期, 正是充实组织, 枝干木质化, 增加抗寒能力阶段, 应抑制其生长, 要减少灌水, 控制水分, 防止徒长。灌水常采用地面灌水, 床灌时要注意防止冲刷, 以免将幼苗淤入土中或将根部冲出土面, 灌水时进水量要小, 水流要缓。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喷灌, 喷出的水点要小, 防止将幼苗砸倒。
2.2.5 施肥
生长期间主要是追施无机肥, 即各种化肥、颗粒肥料、草木灰、骨粉、石灰以及微量元素等。追肥的方法有2种:根系追肥和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是利用植物的叶片能吸收营养元素的特点, 而采用液肥喷雾的施肥方法。对需要量不大的微量元素和部分化肥用叶面喷肥效果较好, 既可减少肥料流失又可收效迅速[4]。
2.2.6 病虫害防治
及时进行苗木的各项抚育管理及排水;消除杂草、枝叶等病虫害感染源;合理施肥、精心抚育使苗木生长健壮, 增加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腐熟, 以防病虫害及杂草的滋生;一旦感染病虫害, 要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100-111.
[2]俞玖.园林苗圃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42-45.
[3]谭伯禹.园林绿化树种选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54-6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播种春天,播种理想”。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字斗芳菲。”春姑娘张开了笑脸,舞动着长裙,将温暖的春风飘洒到人间,万物睁开沉睡了一冬的双眼,舒展着身姿,天宇孕育着生机、绿的希望。
在过去的一年里,也许你喜获丰收,然而,硕果累累只能代表过去,却不能代替未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季节里,我们应该播种下理想的.种子,扬起理想的风帆,树立起远大的目标。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从小就树立起了这个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徐霞客从小梦想着能够漫游祖国的壮丽山川,他不畏艰难险阻,先后游历了八大区域,撰写了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莱特兄弟小时候看见空中飞翔的大雁,便梦想着自己也能够翱翔蓝天,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使人们真正插上了翅膀……古今中外,名人的成才都与理想是密不可分的,理想是成功的强大动力!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都应及早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还要努力奋斗。因为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
时光如流水,春天已经来临,夏日离我们并不遥远,秋日的丰收正向我们频频招手,“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规划好的目标,终日不停地努力奋斗,挥洒汗水,来实现理想。用微笑面对每一天的挑战,用微笑拥抱生活,用微笑迎接金色秋天的到来,理想就在春天,希望就在自己的心间!
【关键词】射干;种子条播;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行距;出苗率
湖北省团风县作为全国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DC.的主产地[1],在相关企业的推动下目前正积极开展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湖北中医药大学作为科技支撑单位,受企业的委托,开展了射干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在总结了当地射干传统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射干种子育苗操作存在着随意性,为了规范育苗的全过程,我们于2012年11月在团风县六棵枫树村开展了田间试验,现已取得相关数据,经统计总结如下:
1 试验地点与田间规划
1.1 试验地点
团风县六棵枫树村。
1.2 田间规划
小区面积,1.2m×6m=7.2㎡;区组间走道为30㎝。
2 方法与结果[2] [3]
2.1 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因素涉及播种量、播种行距和播种深度。播种量设定7kg/66㎡、10kg/667㎡和15kg/667㎡共3个水平,分别用L1 、L2、 L3表示,播种行距设定10㎝、15㎝和20㎝共3个水平,分别用H1 、H2 、H3表示,播种深度设定2㎝和5㎝共2个水平,分别用S1 、S2表示,共18个处理,每处理设计“Ⅰ”、“Ⅱ”、“Ⅲ”3个重复,共54个试验小区,各处理代号及名称,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及相应代号
处理代号处理名称处理代号处理名称
1
2
3
4
5
6
7
8
9L1 H1 S1
L1 H2 S1
L1 H3 S1
L1 H1 S2
L1 H2 S2
L1 H3 S2
L2 H1 S1
L2 H2 S1
L2 H3 S1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L2 H1 S2
L2 H2 S2
L2 H3 S2
L3 H1 S1
L3 H2 S1
L3 H3 S1
L3 H1 S2
L3 H2 S2
L3 H3 S2
2.2 结果
各试验小区出苗率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不同处理出苗率统计表
处理
代号出苗率(%)处理代号出苗率(%)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1 44.41 27.08 43.32 10 25.40 31.08 26.54
2 44.41 33.58 29.78 11 32.22 23.88 32.60
3 46.57 24.37 35.20 12 36.01 24.64 33.74
4 40.62 37.37 51.45 13 14.15 17.18 24.01
5 46.57 24.37 42.24 14 20.72 33.61 26.79
6 34.66 16.79 24.37 15 23.50 26.79 32.85
7 24.64 26.54 32.98 16 32.85 10.11 29.82
8 9.10 25.02 42.84 17 15.16 10.61 27.04
9 21.99 41.70 44.35 18 16.93 22.74 15.16
3 分析
3.1 方差分析
對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播种量对射干出苗率的影响显著(P﹤0.05),而播种行距及播种深度对出苗率的影响不明显(P﹥0.05),见“表3”。
表3 出苗率方差分析表
SourceDFType I SSMean SquareF ValuePr > F0.05水平
L21701.668781850.83439110.930.0002显著
H212.2257156.1128570.080.9246不显著
S151.06111351.0611130.660.4233不显著
l*h4470.394296117.5985741.510.2196不显著
l*s240.60851520.3042570.260.7718不显著
h*s2299.250493149.6252461.920.1610不显著
l*h*s4174.93369643.7334240.560.6917不显著
3.2 多重比较
进一步对试验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当播种量在7kg/667㎡、10 kg/667㎡,15 kg/667㎡之间时,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出苗率呈下降趋势。7kg/667㎡和10 kg/667㎡的播种量在出苗率上无显著差异;10 kg/667㎡和15kg/667㎡的播种量在出苗率上无显著差异;而7kg/667㎡和15kg/667㎡的播种量在出苗率上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播种量间的多重比较
t GroupingMeanNL
A35.953181
A B29.737182
B22.223183
4 讨论
本试验研究结果及分析表明:当射干播种量在7~10 kg/667㎡之间时,种子的出苗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出苗率明显下降,在既考虑种子出苗率又考虑每亩种苗保有量的基础上,我们在“射干种子育苗标准操作规程”中应采取10kg/667㎡的播种量,播种行距为10~20cm,播种深度为2~5cm。
参考文献
[1]张永清,刘合刚.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85-490.
[2]汪文杰,潘宏林.射干药材部分微量元素的分析.湖北中医学院学报[J]. 2010,12(2):37-39.
[3]徐良.中药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4-85.
1 种子采种
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根长10~25 cm, 有多数支根, 似马尾状, 外表皮黄褐色至棕褐色, 气味浓香。茎充实, 高30~100cm, 绿色, 常带紫色, 无毛, 有细沟纹。叶1~2 回三出羽状分裂, 膜质, 上表面亮绿色, 下表面苍白色。叶柄长10~30 cm。复伞形花序, 花白色, 花期7—8 月, 果期8—9 月。选取三年生的当归植株作种株, 到秋天当归花下垂, 种子表面呈粉白色时分批采收。
2 整地做床
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作育苗地为好, 育苗地选好后要及时翻耕, 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农家肥300 t/hm2左右, 翻入土中作基肥, 土地平整后做床。一般床长10 m, 宽1.2m, 埂宽0.3 m, 做成下床以利于浇水及田间管理。
播种前, 在床面上再均匀撒入磷酸二铵450~500 kg/hm2, 然后深翻, 用耙耧平床面即可播种。
3 适时播种
当归属低温长日照植物, 喜气候凉爽、湿润环境, 对环境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北方一般10 月中旬进行播种, 通过整个冬季的冷冻处理, 翌年春季才能出苗。播种前充分灌足底水, 在床面潮湿而不起土块的情况下, 将种子用30 ℃温开水浸泡24 h后捞出晾干, 拌上10 倍 (质量) 于种子的草木灰或白沙, 均匀撒于播种沟内, 覆细土厚0.5~1.0 cm。播幅宽3~4 cm, 行距20 cm, 播种量播种60~75 kg/hm2。
覆草:当归幼苗期喜阴忌阳光直射, 荫蔽度以80%~90%为宜。在气候干旱、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 播种后应在床面上覆盖稻草。
保湿, 风沙地区冬季寒冷, 降雪少, 气候干燥, 种子播于土壤后很容易被风干, 必须采取覆地膜来保持土壤湿润。覆膜可采用白色地膜或黑色地膜, 为了防止地膜不被风刮坏, 膜上应压少量的土壤, 翌年4 月将土和膜一并撤掉。
4 苗期管理
4.1 灌水
秋季播种的当归种子经整个冬季的冷冻催芽后至翌年的春季4 月中旬开始发芽出苗, 当发现有苗出土时, 首先将覆盖在苗床上的塑料薄膜揭掉, 用喷壶将盖在苗床上的稻草淋湿。出苗期每天10:00—12:00 喷灌水1~2 次, 喷水量以地表较湿润而不产生径流为佳。待苗高约1 cm时, 将覆草撤掉[1]。幼苗生长期3~5 d喷灌1 次, 每次1 定要灌透。
4.2 施肥
一般从5 月中下旬开始追肥。沙地以肥效短、易吸收的硫酸铵为好。第1 次施硫酸铵20~25 g/m2, 每隔15 d左右追肥1 次, 随着苗木的生长施肥量可适当增加, 至7 月下旬停止追肥。最后一次追肥可采用复合肥, 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增加其抗寒抗旱能力, 使其能够安全越冬。追肥时, 将确定好的化肥数量溶于较大的容器中, 然后用喷壶浇灌。浇灌完肥料后, 马上用清水冲洗苗木2~3 次[2]。
4.3 间苗除草
当苗高3 cm左右有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 使苗距在1 cm左右。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4 次。第1 次于齐苗后, 苗高3 cm时, 结合间苗除草1 次;第2 次于苗高6 cm时, 结合间苗再除草1 次, 此时因主根尚未扎入深层土壤, 宜浅耕;第3 次于定苗后, 可适当加深;第4 次于苗高20~25 cm时可深锄。苗封行后不再进行中耕[3]。
4.4 苗木越冬与贮藏
8 月平均气温达16~17 ℃时生长又趋缓慢, 9—10 月平均气温降至8~13 ℃时地上部开始衰老, 10 月底至11 月初, 地上部枯萎, 肉质根休眠。若苗木在地里越冬, 11 月中旬左右, 土壤冻结之前, 先将苗床灌足水, 在覆盖上塑料薄膜, 在膜上撒上细沙土, 厚5 cm左右或用玉米秸秆等材料将其覆盖。翌年春天4 月上旬撤去薄膜及覆盖物, 灌1 次返青水[4]。
当归苗木在地里越冬虽然移植成活率较高, 但耗费工时, 作业起来很不方便, 成本较高, 可采用贮藏的方法贮存苗木。10 月下旬, 将种植的当归挖出捆成把, 重约200 g, 切去叶片晾晒, 当水分达60%~65%时即可贮藏。方法:选择阴凉干燥处挖一长方形窖, 窖底部铺1 层约5 cm厚的新沙土, 然后摆放1 层当归苗, 用土填平压实, 再铺1 层土1 层苗, 依次摆放6~7 层, 最上层为沙土且厚度要达到15 cm以上, 防止苗木失水影响翌年栽植成活率[5]。
5 移栽
当归以在4 月上中旬移栽较为合适。移栽时, 按株行距25 cm×30 cm三角形交叉挖坑, 坑深20 cm左右, 每坑栽苗3株, 呈“品”字形排列。栽植完后灌1 次水, 以确保苗木成活。
6 结语
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在市场上需求量大, 应用广泛, 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药材市场行情变化万千, 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应充分了解药材市场的变化情况, 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种植。
参考文献
[1]郭增祥, 王天佑, 王冯爱, 等.当归熟地育苗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 (13) :57-59.
[2]张裴斯, 刘效瑞, 宋振华, 等.当归熟地育苗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 2014 (6) :59-60.
[3]武延安, 郭增祥, 曹占凤, 等.当归日光温室冬季育苗技术[J].中国现代中药, 2014 (5) :359-361.
[4]张克铖, 徐福祥.高寒阴湿区当归熟地育苗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3, 59 (6) :249-251.
玉米根系发达, 适应性强, 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 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 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故要选择地势较平坦, 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 通透性好, 肥力中等以上, 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 (田) 或缓坡地, 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2 施足基肥, 配方施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疏松土壤, 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 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 促进根系发育, 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迟效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 N肥与P、K肥配合, 肥效时间长, 为丰产夯实基础。
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一般以条施效果较好, 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 氮肥 (尿素) 15~20kg, 磷肥25~30kg, 钾肥15~20kg, 锌肥1kg。
配方施肥, 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 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适时追肥。攻苗肥, 亩施尿素20kg, 钾肥5kg;重施攻穗肥, 亩施尿素30kg;巧施粒肥, 亩施尿素5kg。
3 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耐密品种, 其性状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及商品性好, 品种的发芽率≥95%, 纯度、净度均≥98%。
4 种子处理
4.1 药剂闷种为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 用50%的辛硫磷乳油lkg兑水40kg闷400kg种子。
4.2 种子包衣或拌种
4.2.1 种子包衣在地下害虫重, 而玉米丝黑穗病轻的地
块, 干籽下地, 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20%的呋福种衣剂, 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催芽坐水种时, 按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
4.2.2 拌种在地下害虫重, 而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 采用2%的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
4%拌种, 播种时每亩再用辛硫磷颗粒剂2~3kg随种肥下地。
4.2.3 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28℃~30℃的水中浸泡8~12h, 然后捞出置于20℃~25℃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
每隔1~2h将种子翻动一次, 在种子露出胚根后, 置于阴凉处炼芽, 待播种, 或用0.1%的硫酸锌溶液浸种催芽。
5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5.1 合理密植根据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
种特性、管理水平、种植方式、产量水平等实际情况, 做到合理密植, 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 (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 相互协调, 发挥群体优势。
5.2 提高种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主要措施。
播种时应做到四个一致, 即同一块田所用
的种子大小基本一致;划线播种, 株行距一致;开沟 (打塘) 深浅和盖毗的厚度一致;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播种深度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 一般4~5cm, 若土壤粘重或土壤含水量高, 应浅播, 盖土厚度2~3cm, 若土壤墒情不足, 应深播8~10cm, 盖土厚度6~8cm, 播后踏实盖土, 减少土壤水份蒸发。
6 加强田间管理
6.1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 假茎扁平, 植株矮状, 叶色浓绿, 根系发育良好。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6.1.1 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
补苗方法:一是补播种 (浸种催芽后播种) ;二是移苗补栽 (移栽后浇足定根水) 。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l~2次。
6.1.2 间苗定苗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 争光争肥, 浪费养分和水分, 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
间苗应间密留稀, 间小留大, 间弱留强, 间病留健, 一般4~5叶定苗。
6.2 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壮杆、大穗、粒多, 相应的措施。
6.2.1 重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 结合中耕培土, 亩施尿
素30kg, 施肥的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 (深6~10cm, 直径3~4cm) , 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大培土。
6.2.2 科学排灌玉米穗期需水量大, 对水份极为敏感。
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 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 若降雨过多, 土壤水份过量, 应及时排水防涝。
6.2.3 防治病虫害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 危害叶片,
茎杆及雄穗,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 (抽雄前) , 用毒土或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土叮用50%可溶性巴丹500g, 加细土或煤渣粉30~40kg拌匀即可。
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 连续2~3次。
6.3 花粒期管理
此期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 防止早衰和贪青, 延长绿叶的功能期, 防止籽粒败育, 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6.3.1 巧施粒肥所谓巧施应看大田植株长相而定, 在穗
肥充足, 植株长相好, 叶色浓绿, 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 则可不施, 以免延长生育期。若穗肥不足, 植株发生脱肥现象, 则应补施粒肥:粒肥施刚的原则是“宜早勿迟”。一般亩施尿素5kg或碳铵10~15kg, 打穴深施。也可用1%~2%尿素与0.4%~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 亩用溶液70~100kg。
6.3.2 灌水与排涝土壤水份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1.1 播前整地:
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 因此, 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a.平播大豆, 土地必须深松, 耕翻深度18~20厘米, 耙茬深度12~15厘米, 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 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春季整地要做到翻、耙、松、耢、压连续作业。b.垄播大豆。伏翻秋耙, 秋翻秋耙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 垄距为63~65厘米, 误差2厘米, 垄体压实后垄高18厘米, 误差2厘米。
1.2 播前灌溉:
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 有灌溉条件的, 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 浸湿土壤即可, 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1.3 播前封闭除草:
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一些大型农场, 大豆栽培面积大, 如管理不及时, 则杂草为害严重, 常在播前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 进行大田封闭除草。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一般在播前亩施浓度48%的氟乐灵135。栅克加水15升, 用拖拉机悬挂式喷雾器作土壤表面喷雾。
1.4 轮作。
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 在东北可与玉米、小麦等轮作, 减少重茬、迎茬面积, 同时尽量秸秆还田, 以培肥地力。实行3年或3年以上轮作, 不重茬, 不迎茬。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可选择肥力较高的平地或洼地, 坚持“宁迎勿重”。
2 种子选择及处理
2.1 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
的优质大豆品种, 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 发芽率高, 苗整齐茁壮。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 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 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 以提高种子纯度。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 如果用种量大, 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 其机械结构简单, 便于移动, 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 纯度98%以上。
2.2 种子测定和发芽试验:
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这两项工作是计算播种量的根据。将经过精选的种子, 随机取样3份, 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 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 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其单位用克表示。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 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发芽皿中, 下垫草纸或河沙。加水至薄水层, 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 放在20℃左右温暖处 (灶旁或保温箱内) 吸水膨胀发芽。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 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 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发芽率95%以上。
2.3 种子处理:
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 常用种子量0.1%~0.15%辛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 (1:1) , 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 (1:1) 拌种。药剂拌种与铝酸铰微肥拌种同时进行时, 需在钥酸铰拌种阴干后进行。要注意采用根瘤菌拌种后, 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3 施肥
3.1 底肥。每公顷施有机肥22.5~30吨, 结合整地作底肥1次施入。
3.2 种肥。
化肥作种肥, 根据土壤确定化肥用量, 限定最高值, 如每公顷施磷酸二铵75千克、钾肥50千克, 深施于种下4~5厘米处, 切忌肥种同位, 以免烧种。
3.3 追肥。
当大豆长势弱时, 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8~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5千克, 溶于500千克水中进行叶面喷施, 也可加入适量微量元素, 如浓度为0.03%~0.05%的钼酸铵。
4 播种
4.1 播期。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
4.2 播法。
a.垄上双条精量点播, 行距为10~12厘米, 垄体深松, 垄下分层施肥。b.窄行平播, 行距30~45厘米, 做到播种、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4.3 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土壤肥力较高及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植, 反之宜密。垄作一般为25万顷。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种是基础, 管理是关键。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特性,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具体措施:
5.1.1 查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 确保苗全, 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5.1.2 加强中耕培土。
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 全生育期最少中耕三至四遍, 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 向根部拥土, 逐渐培起土埂, 利于耐旱、抗倒、排涝。看苗追肥灌水, 薄地没施底肥的, 为保壮苗可在幼苗期追肥, 每亩硝酸铵5~7.5千克, 过磷酸钙7.5~15千克, 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 也有利根瘤菌和发育, 增强固氮能力。如果缺墒要合理灌溉, 能促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株形。如果苗有徒长苗头, 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于晴天中午顺垄镇压豆苗, 可起到压苗促根的作用。采取如上处理, 可增加产量, 据国内报道可增产8.5%;国外报道可增产13%。
5.2 开花结荚期管理。
开花结荚期主要争取花多、花早、花齐, 防止花荚脱落和增花、增荚, 这是此期管理中心任务。要看苗管理, 保控结合, 高产田以控为主, 避免过早封垄郁闭, 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具体措施是:封垄前继续锄草, 看苗酌情给水肥, 弱苗初花期追肥, 壮苗不追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效果明显。此时大豆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耗水量增大, 蒸腾强度达到高峰, 需水也达到高峰期。当叶片颜色出现老绿、中午叶片萎蔫时, 要及时浇水, 否则花荚脱落。在盛花末期摘顶心 (打去2寸顶尖) 可以防止倒伏, 促进养分重新分配, 多供给花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及瘠薄土壤土的大豆不适合摘心。高产田为防止倒伏和旺长, 可以喷施矮壮素防倒。
进行科学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 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 减少农药使用量。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等办法。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 保证大豆高产。
摘要: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黑龙江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区, 一直实行“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栽培技术, 并积极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 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 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 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 解决重茬、迎茬问题。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根据播种时间、种植方式、产品用途、市场需求, 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
2种子处理
2.1选果、晒果
剥壳前, 对花生种果进行筛选, 选择无病菌、无虫卵、无霉变、无破损且饱满的双仁果作种果。然后对种果进行晾晒, 在土场上晾晒, 时间1~3 d, 目的是减轻病虫危害, 加快出苗速度, 提高出苗率。
2.2选种子、分级待播
剥壳后对种子进行粒选分级, 剔除瘪粒、小粒、破损粒、感染病虫粒、霉变粒和发芽粒。然后按种子的大小分为3级, 三级小粒不作种子用, 一二级大粒作种子用, 分级播种, 利于提高播种质量, 实现一播全苗。
2.3拌种或包衣
2.3.1拌种。预防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的,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拌种, 药量按种子重量的0.25%~0.30%。防治苗期地下害虫的, 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等药剂进行拌种, 药量按种子质量的0.2%。
2.3.2包衣。根据土质、主导病虫种类等情况, 选用适宜的花生专用包衣剂。包衣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 以免影响出苗速度和发芽率, 一般在播种前一天或前一晌进行, 包衣后的种子要阴干。另外, 包衣时注意不要损伤花生种皮。
3精细整地, 科学施肥
3.1浇水补墒, 深耕细耙
在整地前进行浇水补墒。机械深耕, 深度以25 cm左右为宜, 耙匀耙细, 拾净地里杂物特别是残留的废旧地膜。
3.2施足底肥
重施有机肥, 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搭配。一般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5 m3, 过磷酸钙50~60 kg, 硫酸钾10~15 kg, 尿素10~15 kg, 硫酸锌1 kg, 硼砂0.5~1.0 kg, 其他复合中微量元素适量。 如果有机肥不足, 适当增加化肥用量。如果选用复合肥, 按比例折合, 不足部分用单质化肥补充。
4科学播种
4.1适期播种
麦套花生一般在小麦收获前15 d左右播种为宜, 足墒下种。春花生在气温较为稳定, 5 cm地温稳定通过15 ℃时播种。
4.2合理密植
4.2.1春播花生。中熟大粒品种0.8万~0.9万穴/ 667 m2, 早熟中粒品种0.9万~1.1万穴/667 m2, 每穴2粒。 提倡起垄种植, 一垄双行, 垄高10~12 cm, 垄沟宽25~ 30 cm, 垄顶面宽度达到60 cm左右, 确保垄面花生种植带距离垄边在10 cm以上、15 cm左右, 以利果针下扎入土。
4.2.2麦套花生。667 m2播种0.9万~1.0万穴, 每穴2粒。
4.3精细播种
下种均匀, 播深以3~5 cm为宜, 地膜花生浅, 露地花生深, 土壤干时深, 土壤湿时浅。
4.4除草与覆膜
4.4.1根据杂草类型, 选用适宜的除草剂类型。 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马齿苋和藜等, 可选用72% 都尔乳油;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可选用50%乙草胺;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等, 可选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防除画眉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及藜、马齿苋等一年生阔叶杂草, 可选用48%氟乐灵乳油。无论选择哪一种除草剂, 都要注意用药量和用水量, 用药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 667 m2用水量在60~70 kg, 喷药时要喷均匀, 不重喷, 不漏喷。
4.4.2提高覆膜质量。选择铺展性好、透光率高、 耐老化的地膜。地膜要铺平、铺紧, 紧贴土面, 防风起膜, 利于保温保湿, 利于出苗。
4.5出苗期管理
理想之花结硕果
权教授今年54岁,在他身上,没有知天命之年的某些知识分子的文弱书生样,有的只是一副健康的身板。权教授出身于山东单县农村,小时候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可他从小就非常爱学习,上高中时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许多同学都忍受不了饥饿而退了学,他却坚持发愤读完高中。并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他很喜欢心理学,想在这一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大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心理学在我国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给扣上了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帽子,致使他没有干上自己喜欢的事业。直到1980年调入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权教授才重新回到了自己一直梦想的天地,而这一千便一发不可收拾。
80年代初,权教授开始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研究,但因没有固定的地方,使他没有发挥才能的余地。随着改革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环境,使我国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多。权教授面对这一情形,感到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光是搞理论研究及教学是不行的,而且,心理治疗在我国很薄弱,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988年,他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校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将自己的心理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无数的大学生排除了心理隐患。之后,心理门诊规模扩大,对外开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反响,引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各地高校人员。
心理门诊的创办成功,使权教授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在心理学这方天地里辛勤耕耘着,硕果累累。
支撑人的精神世界
权教授在心理门诊中,接治了各类心理疾病患者,其中有忧郁症、强迫症、同性恋等等,他特别在独生子女心理治疗及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独有创见。
某法院正在审理一件离奇的离婚案:原告张某称,自己怕伞,不堪忍受丈夫李某要其拿伞的虐待,要求离婚。法院无法判其离婚,将原告介绍到权教授的心理门诊部。原来,张某年幼丧母,继母阴险心狠,一天下雨,张某到继母房里拿了一把伞,一出门打开伞,一条小青蛇掉了下来,张某当时就吓晕了过去。从此以后,她见伞就怕,只是天长日久,她已将引起恐惧的起因忘记了。权教授运用联想法,诱导张某回忆起幼年的经历,指出她这一怪癖的成因,消除了她心理上的阴影。张某多年来第一次从权教授的手中接过了一把花伞,与此同时,也挽救了一桩婚姻。
山东师大一女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可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同学见她不爱说话,也不怎么理她。她在学校没有朋友,感到很孤独,心情郁闷,非常苦恼,终于有一天她离校出走,不想上学了。该女生被校方找回以后,经权教授多次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痊愈后顺利地读完大学,并考上了研究生,现在也已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一14岁的男孩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经常用头撞墙,用脚踢自己,用拳头打自己,全身伤痕累累,家长苦不堪言,看了许多家医院也没有效果。权教授认为孩子的“自伤行为”与家长很有关系。他认为,对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应该分析其个性特点、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父母的人格特点,通过家庭心理治疗可从根本上改变产生自伤行为的环境条件,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本人的人格结构,增强适应能力。经过权教授的“行为矫正疗法”,孩子的“自伤行为”基本好转。
一对夫妇向权教授诉说,他们的儿子经常逼他们叫他“爸爸”,如不叫就又哭又闹,并威胁他们,夫妇俩非常苦恼,请权教授救救他们的孩子,救救他们的家。经过权教授的全面诊断,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权教授认为,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谁家的孩子有了“问题行为”,仅从孩子本身论来论去是论不出什么真正原因的,只有从家庭这个系统本身去分析。这个孩子就是从小被父母宠坏了,使他产生了严重的人格缺陷和心理疾病。对这个孩子,权教授没有采取个体心理治疗,而是采取了家庭心理治疗的办法,对整个“问题家庭”进行指导,使这个家庭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自权教授的心理门诊开设以来,他不分上班和下班,有的来访者直接到他家里进行心理咨询,他也经常上病人家进行心理疏导,使许多人的心理状况大大改善。
放眼未来看农村
在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科学技术下乡”、“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三下乡指示精神的启发下,权教授又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国家要富强,农村首先要富起来。而农村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农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权教授说:“目前在我们国家,城市人对心理健康已日渐重视,而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对心理健康有足够认识的人很少很少,心理卫生知识远没有普及。我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要带头走出城市,深入到农村,将心理学知识带给农民,让农民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教育子女。”
去年冬天,权教授来到山东某农村,由村委会牵头,召集了农民群众大会。在会上,权教授向农民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并进行现场咨询,使许多农民第一次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不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权教授还深入到许多农民家庭,了解独生子女的成长情况,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或家长进行疏导。春节到了,权教授没顾上回济南过年,他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了解农民,也让农民了解了他。村上人都说,我们村来了一个大教授,是个大好人,他说话特别和气,心里有啥问题,给他一说就没了。很快,消息传到了与山东交界的河北农村,河北的农民也纷纷来找权教授进行心理咨询。在农村,权教授的心理咨询受到了农民的热情欢迎,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权教授说:“我这次下乡,感触很深,农村太需要科学、农民太需要心理卫生知识了。我决心一直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为农村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普及做点实事。”
刻苦有志事竟成
在山东师范大学,人们都知道权教授是一个刻苦勤奋、做事认真、干一样钻一样便成功一样的人。
权教授年轻时学的是俄语,调入山东师大教育系搞心理学研究后。他发现英语负载着70%的科技文化信息,要想站在学科的前沿,必须学会英语。从那时起,他以广播电台为老师,从字母ABc学起。当时他37岁,已经错过了学外语的最佳年龄,况且还有繁忙的工作要干,要学好英语,其艰辛可想而知。
可他做到了。他征得本校英语系老师的同意,大大方方地走进本科生教室,由老师变成一个认真的学生;他家的厨房里、床头上贴满了英语单词卡片;在济南黑虎泉公园的“英语之角”,经常可以看到他与外国朋友在交谈,锻炼自己的会话能力。记者在采访时也看到,他随身带的包里,有一个学英语用的半导体收音机。他就是这样,每天带着,走路时听,外出开会时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英语。他刻苦学英语的精神在山东师大已被人们传为佳话,并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请去向听众介绍他学英语的成功经验。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收获的喜悦。通过英语,他可以了解国外心理学的动态,并将国外心理学的最新进展译介给学生和同行;他将自己研究所得《独生子女的家庭心理治疗》一文,在国际研讨会上介绍给国内外专家……。权教授说:“我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语。英语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还能让我借鉴国外心理学的方法、技术,更好地利用心理学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去年8月,权教授出席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会上,权教授用英语宣读了他的论文,受到了与会心理学家的一致好评,论文摘要被收入国际心理学杂志。
去年11月,权教授又应邀出访了英国,就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合作事宜与英国方面进行协商。在整个出访期间,权教授都是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
从国外回来,权教授更加感到我国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我国还没有研究或很少研究。于是,他又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目光放在了电子计算机,电化教育手段,研究的选题、设计、量化分析等方面,他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世界心理学论坛上有新的发言权。
其实,权教授事业上的成功,也正如他学英语的拼搏精神一样:有志者事竟成。
1 引种
2010年引种栽培美国矮生紫薇2000余株, 并对美国矮生紫薇的繁育、栽培管理、盆栽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
2 品种特性
2.1 形态特征
美国矮生紫薇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极矮生, 单叶互生或对生, 叶椭圆形, 花色有红色、紫红色、淡紫色、桃红色、白色等, 花期5~10月份, 长达5个月连续开花不断, 多数植株具有二次开花的特性, 株型整齐、紧凑、开花形状好。
2.2 生态习性
美国矮生紫薇喜全光照条件, 叶耐半阴;喜温暖条件, 耐热和耐寒性良好;喜湿润条件, 也较耐瘠薄。在合适的温度、光照条件下, 播种后3个月即可开花, 扦插苗则开花更早。
3 播种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
3.1 催芽
2010年1月28日在安阳市农科院实验室恒温箱内催芽, 2月3日播种。恒温箱内温度设25℃, 催芽选用细沙, 种子催芽前, 先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1小时, 种子用55℃的温水浸种30分钟。催芽时用以上准备好的细沙包裹种子, 外面用湿毛巾裹好, 并放入恒温箱内。催芽期间每天用30~40℃的温水淘洗种子, 防止发霉, 直至种子催芽结束。
3.2 播种
播种基础基质为进口纯草炭 (阳光六号) , 采取点播的方法播种。把基质置入72孔穴盘内, 用喷壶把基质浇透, 用镊子将已经催好芽的“种子”放置入穴孔的中央, 每穴1粒。再在上面覆盖5mm的蛭石, 最后覆盖薄膜。
3.3 苗期管理
播种后保持基质的相对湿度为60%, 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胚根出现后, 及时揭开薄膜, 保证基质含水量为60%, 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子叶伸展后移栽前, 每周叶面喷施1次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1:1混合液。春夏季时, 早晚要各浇1次水。整个育苗期间, 保证全光照。阴天光照条件不好时, 加补光灯补光;子叶出苗后每周用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1次, 防猝倒病, 连续2~3次。
3.4 生长旺盛期管理
3.4.1 移栽:当幼苗长至2~3对真叶时, 将穴盘苗进行移栽, 倒入10cm×10cm营养钵内。
3.4.2 倒盆与换盆:植株叶面完全覆盖住营养钵时, 将植株换入更大的营养钵内, 所需营养钵的规格依次为:10cm×10cm、14cm×16cm、16cm×18cm、18cm×21cm、21cm×23cm。同时, 根据生长状况和花期调整的需要, 适时倒盆。倒盆或换盆时的基质配方:每1m3基质中添加500g史丹利硫酸钾型复合肥和旺活性有机肥500g。
3.4.3 肥水管理:采用薄肥勤施的原则, 每周施1次0.5%复合肥浸出液。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 夏季早晚各浇水1次。
3.4.4 温度与光照条件:整个生长季节置日光温室内, 自然光照。
3.4.5 整形修剪:出现5~6片真叶时, 第1次摘心;新分枝长到10~15cm时第2次摘心;多于4~5个分枝时开始修剪;长至15~20cm高时开始整形。修剪时及时除去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以及病枝。
3.4.6 疏蕾、去蕾:根据生长状况和花期调整的需要, 及时进行疏蕾、去蕾。
注:本站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苗木花卉范文12篇(全文)
花卉美术作品介绍范文优选12篇
植物特征范文12篇(全文)
草坪设计范文12篇(全文)
花卉苗木范文12篇(全文)
植物学范文12篇(全文)
生态平衡范文12篇(全文)
绿化养护管理年终总结范文(通用12篇)
植物病虫范文12篇(全文)
儿童综合素质范文12篇(全文)
网址: 管理播种范文12篇(全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8499.html
上一篇: 菊花什么时候种植(菊花种植方法和 |
下一篇: 樱桃树该如何种植?老果农:这“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