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枝芍药殿春风 ——四时花木诗话•芍药

一枝芍药殿春风 ——四时花木诗话•芍药

一枝芍药殿春风 ——四时花木诗话•芍药

我家在东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声啼鴂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 </p> <p class="ql-block">  宋代邵雍的这首《芍药》诗,犹如丹青妙笔,为人们献上了一幅美丽动人的芍药图:暮春时节,在不时传入耳中的杜鹃鸟的鸣叫声里,牡丹早已凋零殆尽,春意阑珊,花事寂寥,只有绰约多姿的芍药,为即将远去的春天添上最后一抹娇艳美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芍药属芍药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中国北部。丛生,晚于牡丹开花,花大而艳丽,有红、粉、紫、黄、白等色,被誉为“花相”,与牡丹并称姐妹花。当芍药盛开时,春天也即将离去,因此在古代芍药又有“将离”、“婪尾春”等别称。芍药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夏商时代,已开始种植芍药,有三千年的栽培史。《诗经•郑风•溱洧》,描写了三月上巳日,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聚会的场景,诗中“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的诗句,则是一对少男少女从相识到相谑,相赠爱情花过程的艺术化的真实记录,勺药即芍药。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句中的“留夷”,也是芍药的古称。</p> <p class="ql-block"> 吴昌硕作《芍药图》</p><p class="ql-block">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红芍药》诗,对红芍药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锁。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剪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青琉璃叶,风亚珊瑚朵。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红芍药开时,如炉火一样红艳,似珊瑚一样美丽,同彩霞一样动人,像妆后的少女一样端庄,与之相比,连富丽的织锦和妖艳的桃花都相形见绌。清代塞尔赫的七绝《白芍药》,只短短四句,就写出了白芍药的独特风韵:“珠帘入夜卷琼钩,谢女怀香倚玉楼。风暖月明娇欲堕,依稀残梦在扬州。”寂静的夜晚,暖风轻拂,皓月当空,香气袭人,少女倚楼而立,看庭前雪白的芍药花娇羞可人,独自摇曳于春风中,依稀如在梦里的扬州城中。此诗“谢女”暗用了东晋谢安与侄子侄女咏雪的故事,以雪来比喻白芍药的洁白无瑕。</p> <p class="ql-block">  在宋代,扬州产的芍药最负盛名,有记载的宋代人撰的扬州芍药谱就有刘攽谱三十一品,孔武仲谱三十二品,王观谱三十九品。苏东坡也说,“扬州芍药为天下冠”。如同牡丹因洛阳而名“洛花”,芍药也有“扬花”之称,扬州芍药也屡屡出现在诗人的笔下。北宋名相韩琦《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诗:“广陵芍药真奇美,名与洛花相上下。洛花年来品格卑,所在随人趁高价。接头着处骋新妍,轻去本根无顾藉。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广陵之花性绝高,得地不移归造化……”。扬州在汉代为广陵郡所在地,此诗将芍药的高雅与牡丹的俗媚进行了对比,突出了芍药的独特品格,对牡丹不免有失公允。当然这也是诗人的创作手法,他在另一首诗中就有“千球紫绣擎熏炷,万叶红云砌宝冠”这样高调的诗句赞美牡丹。</p> <p class="ql-block"> 唐云作《芍药图》</p><p class="ql-block"> 宋代人如黄庭坚《广陵早春》:“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范成大《石湖芍药盛开向北使归过维扬时买根栽此因记旧事》:“羌笛夜阑吹出塞,当年如此梦扬州”,张栻《芍药》:“一年春事雨声里,十年扬州梦想边。眼底花明烦折赠,君家风物自嫣然。”等诗,都对扬州芍药有所吟咏。</p> <p class="ql-block">  到了明代,都城迁到北京后,北京地区成为芍药的栽培中心,丰台的芍药更是盛极一时,以致有了“丰台芍药甲于天下”的说法。清代程梦星《红药栏》诗:“不见广陵花,一别岁云五。丰台擅奇艳,所惜涴尘土。归吟红药词,移种及春雨。”翁咸封《丰台芍药谣》诗:“扬州梦断狂飙起,绰约花魂度江水。异香片片团作云,飞堕丰台幻红紫。丰台芍药颜色殊,万花作会铺锦毹。就中一枝最妖艳,玉盘捧出倾城姝……”,费丹旭《芍药》诗:“截取当阶艳一丛,不因迟暮妒春风。丰台烟景扬州月,都在胭脂浅淡中。”项廷纪《国香慢》词:“翦春明,乍靓妆倦舞,独步瑶京。丰台旧家何处,买断倾城……”等,都对芍药花的栽培中心从南方的扬州,北移到北京丰台的历史,作了真实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张大千作《芍药图》</p><p class="ql-block"> 芍药的美艳高洁,自然也颇得画家的青睐,每每被移写到纸绢之上,并且题诗赞颂。明代画家徐渭的《芍药图》:“花是扬州种,瓶是汝州窑。剪却东吴水,春深锁二乔。”清代画家汪士慎的《画芍药》:“花发将离春事残,肯教憔悴依朱栏。连瓶写上鹅溪绢,好待东风过去看。”等诗作,都很有艺术特色,表现了画家所独具的观察力和审美眼光。现代画家张大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寄居美国,只能以画祖国的山水和传统的花卉来表达家国之思,其《题画芍药》诗,就反映了这样的心情:“新妆初试薄罗裳,对酒昌黎是楚狂。惆怅一春花事了,却从纸上惜余香。”</p>

相关知识

于晓南:芍药作为中国爱情花之史考
芍药鲜切花,一千万枝香九州
芍药执手赠,愿君莫相离:谈谈芍药花里的中式美学
立夏三朝看芍药
芍药花期管理
扬州世园会芍药国际竞赛各奖项揭晓 125个作品获奖
古代雅士花事《十花记》【篇陆·芍药】
芍药切花栽培技术
芍药反季节催花技术
诗话牡丹

网址: 一枝芍药殿春风 ——四时花木诗话•芍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16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暮春时节返回校园,那些白色花儿正
下一篇: 一大波“花仙子”绽放 锡城迎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