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中国野生百合花色素成分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郭鸿飞 张延龙 牛立新 罗建让 开通知网号
【摘要】:【目的】对8种野生百合花瓣的色素成分进行研究,为百合花色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野生百合花瓣(花瓣橙色3种和白色5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对其色素进行定性分析,采用NaNO2-AlCl3法和比色法测定花瓣中的叶绿色、类胡萝卜素、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8种野生百合花瓣中的单体酚组成及其含量。【结果】白色系和橙色系百合花瓣之间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黄酮的含量有差异,其中,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橙色系百合显著高于白色系百合。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及矢车菊素是百合花瓣中主要的花青苷(素),除此之外,还从8种百合花瓣中鉴定出9种其他酚类物质:3种酚酸(没食子酸、绿原酸、对香豆酸)、2种黄烷醇(儿茶素、表儿茶素)、2种二氢黄酮醇(二氢槲皮素、二氢杨梅素)和2种黄酮醇(芦丁、山奈酚)。【结论】百合花瓣的橙色来源于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花瓣上的紫黑色斑点是由花青苷(素)富集引起的。叶绿素a和其他多酚类物质对花色的形成可能也有重要影响。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关艳辉;郭世贤;孙继旭;项凤影;穆立蔷;黑龙江省4种野生百合不同器官矿质元素的分析与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11期 2 郑清冬;汪艳;王艺;马山虎;艾叶;建兰萼片色素成分初步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11期 3 吴金洪;张广福;赵若丹;王宁;苏庭玉;陈旭冰;四种百合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评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年17期 4 韩璇;梁晶;丁榕;崔金腾;张克中;矮牵牛PhLcyB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11期 5 朱佳意;唐东芹;李欣;小苍兰花瓣花黄色素组成和含量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04期 6 王欢;孔滢;窦晓莹;郎利新;白锦荣;亚洲百合‘Renoir’与兰州百合杂交F_1代表型性状遗传变异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18期 7 杨秀莲;华雅洁;卢辰艳;王良桂;海州常山花萼转色期生理变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4期 8 张丽萍;张恪;唐楠;唐道城;卷丹百合珠芽发育进程中矢车菊素的积累动态[J];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06期 9 苏晓倩;鲍仁蕾;胡凤荣;不同风信子品种花色测定及花色素成分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年15期 10 肖伟;张铭芳;贾桂霞;陈绪清;王倩;张秀海;董然;百合不同杂种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鹏禹;卷丹花和黄花败酱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D];河南大学;2020年 2 于伟;不同遮荫度对‘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Hongye’)叶色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绪明;不同系列百合品种杂交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4 蒋福娟;青藏高原东南部山丹的谱系地理学研究[D];青海大学;2017年 5 张恪;卷丹百合珠芽发育与花青素的积累研究[D];青海大学;2017年 6 王佳奇;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纯化工艺及其与二氢杨梅素生物活性对比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7 郑茜子;不同花色系杜鹃色素分析及美容杜鹃组培快繁体系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义龙;肇涛澜;陈立超;赵亚茹;权太勇;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花色的调控[J];生命科学;2008年01期 2 张圆圆;齐冬梅;刘辉;张继冲;李崇晖;张洁;王亮生;刘公社;观赏向日葵的花色多样性及其与花青苷的关系[J];园艺学报;2008年06期 3 葛雨萱;王亮生;徐彦军;刘政安;李崇晖;贾妮;蜡梅的花色和花色素组成及其在开花过程中的变化[J];园艺学报;2008年09期 4 鲁仪增;廖校丽;李纪元;李辛雷;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瓣色素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5 刘石泉,余庆波,李小军,路群,周根余观赏植物花色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J];贵州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6 于晓南,张启翔观赏植物的花色素苷与花色[J];林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洁;紫薇花青素成分分析及其成色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鸿飞;张延龙;牛立新;罗建让;8种中国野生百合花色素成分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2 冯树林;周婷;王军利;几种野生百合叶绿素和氮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23年04期 3 普萍;红河州南部山区野生百合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年06期 4 刘建霞;徐舟;刘千里;张利;朱欣伟;何建社;杨华;康英;任君芳;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分布及生境调查[J];四川农业科技;2022年09期 5 周佳民;邓晶;宋荣;左小义;田建军;瞿继斌;湖南武陵山区野生百合群落特征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年06期 6 林茂祥;刘正宇;任明波;张军;张植玮;申杰;金佛山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4期 7 张克中;贾月慧;张启翔;王洁琼;部分中国野生百合亲缘关系的AFLP技术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李晓玲;独军;小陇山林区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甘肃科技;2008年09期 9 向地英,张延龙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野生百合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10 韦海忠;潘丽芹;任欢;周嘉玲;张成磊;陈律呈;项丹丹;刘泽伟;不同生根培养基对野生百合生根影响的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顾兴;张延龙;中国西部15种野生百合的分类研究[A];中国球根花卉20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杨靖;庄平;周磊;董伟;成都龙门山百合属植物种质资源保育[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3 荣立苹;雷家军;中国东北地区部分野生百合表型多样性分类[A];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08年会暨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道阳;牛立新;张延龙;张新果;李绍华;野生百合花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及生根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C];2016年 5 梁振旭;张延龙;牛立新;罗建让;任利益;我国中西部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5[C];2015年 6 梁振旭;张延龙;牛立新;罗建让;任利益;我国中西部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荣立苹;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凤荣;百合种质资源鉴定与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汪莲娟;染色体加倍影响部分野生百合光合作用和灰霉菌感病差异的生理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红;21种野生百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索邦’GA20ox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车飞;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保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洁琼;中国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梁振旭;川、陕及其毗邻地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玲;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引种栽培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焦灏琳;几种野生百合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郭鸿飞;野生百合花色素组成及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马怡迪;野生百合高效再生体系建立及愈伤组织增殖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孙婷;三种野生百合实生后代生长习性观测及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李文媛;部分百合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见习记者 赵红霞;野生百合花器官组培快繁获成功[N];中国花卉报;2015年 2 记者 寇亚琴;我野生百合品种选育又有新突破[N];中国花卉报;2006年
相关知识
8种中国野生百合花色素成分分析
不同花色菊花品种花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
开花植物的花色素苷研究进展
隐花色素1(CRY1)重组蛋白品牌:HZbscience中国/美国
百合花色研究进展
小龙门林场夏季野生花卉花色资源调查与研究
不同种源野生玫瑰鲜花芳香成分的比较研究
马铃薯隐花色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不同花色百合色素种类和含量分析.pdf
菊花花色形成的表型分析
网址: 8种中国野生百合花色素成分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