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生态环境2008,17(5):2103-2106http://www.jeesci.com

EcologyandEnvironmentE-mail:editor@jeesci.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350

作者简介于洪贤1962年生女满族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湿地生态学。E-mail:china.yhx@163.com

*通讯作者**祎女博士。E-mail:loser2005623@163.com

收稿日期2008-03-17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于洪贤黄璞祎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湿地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碳汇对于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作用。由于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碳汇功能不断减弱。文章以泥炭地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为例来

分析湿地的碳汇功能发现农业排水、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大气中CO2体积分数升高、全球气候变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影

响了泥炭地的碳汇功能泥炭地的碳蓄积能力下降逐渐由―碳汇‖转变为―碳源‖尽管芦苇湿地是CH4的重要来源但其对

CO2具有较强的碳汇作用综合来看芦苇湿地的仍是温室气体的净汇人工芦苇湿地污水净化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天

然芦苇湿地。分析表明研究泥炭地和芦苇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确定合理的湿地开发模式将是未来湿

地碳汇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泥炭地芦苇湿地碳汇二氧化碳甲烷

中图分类号X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5-2103-04

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论

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1]

的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已经是不争的

事实,这一现象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浓

度增加所致,―很可能‖意味着结论的可靠性在90%

以上。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

能带来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响。为应对全球

变暖各国采取多种措施致力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

汇。湿地生态系统是目前已知陆地生态系统中仅次

于森林的重要碳汇具有巨大的能量与物质循环功

能,对全球范围的碳循环有着显著影响[2-5]。

泥炭地是世界分布最广的湿地类型在全球碳

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6-8]。据统计[9]泥

炭地占全球湿地面积的50%~70%总面积达400万

km2碳储量为世界土壤碳储量的三分之一相当

于全球大气碳库碳储量的75%。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既是CO2的汇也是CH4的重要来源[10]

全球分布广泛而且因净水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人

工污水处理湿地[11-12]是常见的湿地类型。因此

评价泥炭地和芦苇湿地对温室气体的源汇问题以

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

增加碳汇和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1湿地的碳汇功能

湿地影响着重要温室气体CO2和CH4的全球平

衡。一方面湿地是CO2的汇即通过湿地植物的

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有机质植

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腐殖化作用和泥炭化作用形成

腐殖质和泥炭储存在湿地土壤中。另一方面湿

地也是温室气体的源土壤中的有机质经微生物矿

化分解产生的CO2和在厌氧环境下经微生物作用

产生的CH4都被直接释放到大气中[13-14]。

由于植被类型、地下水位和气候等方面的影

响不同类型湿地的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很

大差异[10]。而且温度和水文周期变化也可以改变

植物光合作用的碳吸收与呼吸作用的碳释放之间

的平衡因而湿地生态系统的源/汇地位并非一成不

变[15-16]。湿地是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主要取决于

CO2的净汇与CH4释放之间的平衡。尽管CH4的温室

效应大约是CO2的21倍通过研究表明[10]多数湿

地的CO2固定量都远高于CH4的释放量有机质被

大量储存在土壤中湿地植物净同化的碳仅仅有

15%被释放到大气因此多数天然湿地都是CO2的

净汇表现为负性温室效应是平衡大气中含碳温

室气体的贡献者[17-18]。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碳库。由于

湿地类型众多且各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

的分类办法因此对全球湿地碳库总量的估计存在

一定差异。Franzen[19]认为湿地积累了200~445Gt

C约占地球陆地碳总量的10%~35%而

Schellhase[20]则估计湿地碳库总量为154GtC。

相关知识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芦苇湿地的碳汇功能研究
【doc】以芦苇为例:湿地植物碳汇经济价值分析
植物功能性状与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
广州上海市园科院推进滨海芦苇湿地碳汇研究
扎龙湿地碳汇功能研究
高原泥炭地碳汇功能响应极端干旱气候事件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性状变化对湿地碳汇功能的调控作用发现
研究:湿地排水后碳汇功能会受到影响,具体取决于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
市园科院碳汇中心湿地植物碳汇研究取得进展

网址: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15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国科学家发现植物性状变化调控湿
下一篇: Review of lak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