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女性化的植物学

女性化的植物学

弗洛拉是罗马春天和花朵的女神,传说她头戴蔷薇编织的花冠,身着缀满天竺葵和鸢尾的衣裙,所到之处,枯叶都在凋谢中复苏,百花齐放,争相竞艳。花神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十二花神,分别是正月花神梅花、二月花神杏花、三月花神桃花、四月花神牡丹、五月花神石榴、六月花神荷花、七月花神玉簪花、八月花神桂花、九月花神菊花、十月花神兰花、十一月花神水仙花、十二月花神腊梅。

相对于自然界而言,植物更容易为女性所喜爱,她们可以在房间里细细地观察它们,整理标本,绘制绘画,在花园培育美丽的花朵。安·希黛儿笔下的女儿,就是这些为花卉谱写诗篇、创作艺术的女人们,在她们的笔下,这些美丽的植物呈现出更为美妙的形象。

一、林奈性系统分类

十八世纪林奈性系统分类法开始被流行,朱迪思.马吉《博物学家的传世之作》里提及到了林奈的分类法。但也由于有“性”意识的存在,女性参与到植物研究中,受到了许多保守派人士的攻击,如,波尔威尔在《无性的女人》的阐述。达尔文的《植物之爱》也采用了林奈的分类方法,不过“女性”在他的作品中显得较为保守。

按照林奈分类的要求,每一新物种被发现时,都要确定其学名,只有那些具备基本拉丁文知识的人才了解,如要进行深入研究,也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加入。对于普通大众,或是中国人来说,也许更容易接受的应该是它的俗称,也就是民间说法,另外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它或许会有N个名称。

二、 分类的演绎

对于植物的分类,林奈的人为分类系统主要体现于草本和木本植物、野生和栽培植物、旱生和水生植物等方面,如此的植物分类法因不全面会慢慢被淘汰,另外“性”分类也不是很适合向女性儿童推广。到了19世纪中叶,分类系统已从人为分类方法,开始向自然分类法转变。林奈为人类的贡献,学术界现在也只留下了“双名命名法”。

女性作为植物学研究者,她们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植物分类方面。女性比较适合开展家庭教育活动,自然也热衷于植物的标本采集,植物绘画方面也受到学者的欢迎。正由于这些贡献,她们的名字也出现在植物的新种名。而植物的形态和生理方面的研究,女性参与的并不多。

1773 年英国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爵士,将“天堂鸟”这种曾经是非洲路边的野花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带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它的学名就是为纪念英王乔治三世王妃夏洛特皇后而取的。之后更多的女性姓名先后被用来命名新物种,这也是种荣耀。

二、亲近的写作格式

《重遇 简·奥斯汀》提到了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同样也受到拿破仑的喜爱。《拿破仑传》中提到拿破仑,在战场上常常携带歌德的这本小说。好奇,拿破仑从这部书中学到了什么?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部书信体格式的小说,简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也采用了书信体,歌德和间两位作者,为何都运用了这种方式写作呢?安希黛儿在图书里解答了这个问题,原来这是由于18世纪英国开始流行书信体、对话体的“亲近”写作风格,直到19世纪这种方法才慢慢淡出江湖。

三、女性的贡献

植物研究很适合女性的参与,最早的植物学著作应该是 Elizabeth Herbal 在18世纪写的《奇草图鉴》。随后,出自女性画笔的植物学图谱开始大量出现,甚至还有以植物元素出现在衣服之上或是剪纸之中,就像瓷器画面中出现的花卉元素一样。

出版图书时对植物进行科学描述,作为女性不能和男性一样随心所欲,达尔文在书中可以充分讲述林奈的“性”分类方法。而女性研究者如罗斯,对于同样的内容必须要更换思路,从教育、母爱等角度进行阐述,以获得当时社会的认同。

四、边缘化的女性

从1830年开始植物研究慢慢开始进入科学化,这个曾经从1750年开始的年代,成为了适合女性活动的学科,女性积极参与植物的启蒙运动,植物学甚至可以等同于女性。而当去女性的行动开展之后,这片曾经属于女性的领域开始被男性占领。

进入19世纪中期,植物研究开始越来越男性化,对女性植物学的研究也不再受到重视。1897年著名儿童文学家波特小姐,向伦敦林奈协会递交了关于真菌繁殖的论文,却遭到粗暴拒绝。多年后,当青霉素的发现震惊世界时,人们才意识到当年她在这一领域的原创性。

1997年林奈协会就此正式发表声明,为当年粗暴地拒绝波特小姐论文而表示歉意。1896年拒绝波特小姐的英国邱园,是不是也应该道歉呢?20世纪初,女性在科研方面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如,居里夫人于1902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同样安娜·阿特金斯的科学探索也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其用氰版照相法来记录植物标本,所拍摄的《英国藻类植物照片:蓝晒印相》在1843年出版,它是第一本完全用照片插图的书。阿特金斯和她的开创性的照片,也由于性别身份原因而几乎被遗忘,在摄影史上女性所做出的贡献被忽视。

这是一部反映女性参与到植物学基础科学研究的著作,从中可以了解到女性在历史长河中所作的贡献。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云淡风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相关知识

植物学对话
安·希黛儿谈《花神的女儿》:女性与植物学的探究之旅
专访︱安·希黛儿谈《花神的女儿》:女性与植物学的探究之旅
花神女儿们的爱与哀愁——植物学中女性主义的局限
植物学PPT植物学形态术语基础知识
植物学的诞生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45):两个“古植物学之父”的学术简史
花神的女儿
植物学16
植物学(下)

网址: 女性化的植物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50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沽源县第二届花卉旅游文化节开幕在
下一篇: 老师=朋友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