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南方建筑》 2010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孟庆林   李琼   开通知网号

【摘要】: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在多项科研项目的支撑下,与海内外学者共同开展的我国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调节、评估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及阶段性成果,阐明了国际(地区)合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研究做下一步展望。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宾;郭卫宏;窦建奇;刘骁;张雨晴;健康人居视角下热环境诊治研究[J];工业建筑;2021年08期 2 王爱霞;任光淳;秦亚楠;半干旱区城市广场树木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J];风景园林;2020年07期 3 齐羚;马梓烜;郭雨萌;刘加根;宋志生;基于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天津市蓟州区西井峪村山水格局分析[J];中国园林;2018年02期 4 齐羚;马梓烜;张雨洋;刘加根;基于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的京西南窖乡水峪村山水格局研究[J];风景园林;2018年10期 5 薛思寒;冯嘉成;肖毅强;传统岭南庭园微气候实测与分析——以余荫山房为例[J];南方建筑;2015年06期 6 郑子豪;陈颖彪;千庆兰;李勇;谢锦鹏;基于三维模型的城市局地微气候模拟[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思寒;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庭园空间要素布局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曾穗平;基于“源—流—汇”理论的城市风环境优化与CFD分析方法[D];天津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一帆;基于ENVI-met的校园微气候模拟与优化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 2 马梓烜;基于微气候舒适度评价的山水格局参数化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20年 3 吴翠花;基于ENVI-met的城市微气候模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4 冯文韵;以微气候观点探讨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区空间构成因子对热环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5 马彦红;基于微气候热舒适的哈尔滨住区街道空间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陈蕾;青海海东市三河六岸城市滨水区小气候设计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7 袁旭;低空航拍近地温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欢;北京传统庭园空间中微气候营造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亚斌;张建鹏;戴昌芳;王立斌;梁辉;何昌云;金晓玲;谭慧嘉;2000~2004年广州市某城区气温变化与居民死亡的关系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09期 2 刘建军;郑有飞;吴荣军;热浪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喆;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及其对建筑空调采暖能耗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林;李琼;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南方建筑;2010年01期 2 刘桂华;刘梦娇;白莹;俞建勇;丁彬;王先锋;体域微气候健康管理纺织品的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年期 3 朱姝妍;马辰龙;刘骁;黄雨晴;面向性能精细表征的微气候分析及能耗计算方法[J];建筑师;年期 4 王著森;徐雅露;蒋鹏远;吴渝;许亦竣;陈倩婷;吴倩倩;街谷绿地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园艺;2022年05期 5 柴蕾;衣内微气候理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年02期 6 李旭;张伟;街区尺度下的建筑微气候改善[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0年04期 7 陈凌杰;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J];江西建材;2017年10期 8 金虹;王博;城市微气候及热舒适性评价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2017年08期 9 刘锦文;重庆高校室外冬季微气候舒适度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7年10期 10 霍寿喜;营造舒适“微气候”[J];养生月刊;202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禹;董慰;王非;基于被动设计理念的城市微气候设计策略[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杜敬三;朱颖心;水景设施对室内微气候的影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劳钊明;李颖敏;林晓剑;湿热城市街区微气候的数值模拟[A];广东省气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2年 4 郑朋秦;毛颖;阚军;阚天奇;杨佳静;向阳;成都市城市微气候观测与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林波荣;李晓锋;朱颖心;太阳辐射下建筑外微气候的实验研究:建筑外表面温度分布及气流特征[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伊娜;冷红;基于关联分析的高层住区布局模式微气候评定——以哈尔滨高层住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7 王吉勇;冷红;基于微气候和环境行为学的历史广场复兴设计——以哈尔滨索非亚广场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崔浩;袁敬诚;王亮;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住区布局模式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9 王菲;肖勇全;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10 吴左宾;王震;应对微气候条件下寒地校园空间布局思考——以长春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华华;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微气候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 2 杨晓燕;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20年 3 陈睿智;湿热地区旅游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杨小山;室外微气候对建筑空调能耗影响的模拟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耿晓婧;海岸带微气候的动力学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曾煜朗;步行街道微气候舒适度与使用状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冯旭明;降雨对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影响的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8 乔梁;基于微气候改善的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 9 王晓微;基于CFD的大棚微气候与通风调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马西娜;基于悬浮颗粒物分布的关中城市居住组团空间形态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依婷;城市滨水空间夏季微气候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 2 杨依婷;城市滨水空间夏季微气候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 3 杨云云;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微气候因素的调节设计[D];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佳晶;基于综合舒适度的深圳市微气候精细化分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2年 5 唐艺睿;南京市秋冬季绿道景观要素微气候分析及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 6 李佳晶;基于综合舒适度的深圳市微气候精细化分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2年 7 孙中元;岭南校园临水建筑首层半开放空间微气候探究[D];广州大学;2021年 8 王莎莎;基于室外微气候调节的村镇居住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 9 江果燕;室内微气候认知体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焦丽;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下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研究[D];华侨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黄莹;仅仅0.4mm,保温透气 营造室内健康微气候[N];中国建材报;2017年 2 本报通讯员 叶建刚;多重技术解析立体微气候[N];中国气象报;2024年 3 本报记者 周明阳;米格打造室内健康微气候[N];经济日报;2016年 4 付烁;智能调温纤维改善“衣内微气候”[N];中国纺织报;2008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朱冬传;俄罗斯:温度超过法律规定必须停产[N];法制日报;2013年

相关知识

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风景园林视野下我国微气候研究概述与进展
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概述
城市空间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湿热地区城市住区微气候与设计
城市微气候对室外空间亲和力影响的研究.doc
基于三维模型的城市局地微气候模拟
植物营造微气候效应研究综述
城市下垫面对微气候影响研究

网址: 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91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严寒地区城市公共服务区微气候调节
下一篇: 济南市百花公园春季微气候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