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
对5种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淀粉粒(包括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描述,结合颗粒长度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区分这些作物淀粉粒的一般方法.结果显示,粟和黍的淀粉粒以多边形居多,比例分别为75%和96% ;青狗尾草中的淀粉粒以圆形为主;高粱和薏苡的淀粉粒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表现在消光臂上,高粱淀粉粒的消光臂呈现弯曲特征,而其他4种作物淀粉粒的消光臂则较为平直.在颗粒的长度分布上,粟淀粉粒为 2.77~18.40μm,黍淀粉粒为 3.93~12.85μm,青狗尾草淀粉粒为 2.19~11.90μm,高粱淀粉粒为 4.11~30.30μm,薏苡淀粉粒为 5.48~25.44μm.研究表明,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5种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形态特征存在相似性,但是也有差异.综合运用二维形状、脐点位置、表面特征、消光臂特征及长度等多种指标,可以对这几种作物的淀粉粒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辅助对古代淀粉粒的种属鉴定.
作 者: 葛威 刘莉 金正耀 Ge Wei Liu Li Jin Zhengyao 作者单位: 葛威,Ge Wei(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合肥,230026;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墨尔本,3086)
刘莉,Liu Li(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墨尔本,3086)
金正耀,Jin Zhengya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合肥,230026)
刊 名: 第四纪研究 ISTIC PKU 英文刊名: QUATERNARY SCIENCES 年,卷(期): 2010 30(2)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禾本科 淀粉粒 形态比较 古代淀粉粒 植物考古 Poaceae(grass) starch granule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ancient starch granule archaeobotany
《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相关文章:
论“度”的存在形态及其客观意义04-27
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意义04-28
略论六朝士人审美趣味的几种重要形态及其演变04-29
4种忍冬属(Lonicera)植物花粉的形态比较04-27
湖南麻阳铜矿自然铜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意义04-29
鸢尾属植物部分种幼苗发育形态学的比较04-26
スル+名词的日汉互译比较及其时体意义04-29
人的价值形态及其本质04-29
禾本科四种优等牧草颖果形态解剖学研究04-29
论科技意识及其当代形态04-26
相关推荐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
对5种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淀粉粒(包括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描述,结合颗粒长度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区分这些作物淀粉粒的一般方法.结果显示,粟和黍的淀粉粒以多边形居多,比例分别为75%和96% ;青狗尾草中的淀粉粒以圆形为主;高粱和薏苡的淀粉粒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表现在消光臂上,高粱淀粉粒的消光臂呈现弯曲特征,而其他4种作物淀粉粒的消光臂则较为平直.在颗粒的长度分布上,粟淀粉粒为 2.77~18.40μm,黍淀粉粒为 3.93~12.85μm,青狗尾草淀粉粒为 2.19~11.90μm,高粱淀粉粒为 4.11~30.30μm,薏苡淀粉粒为 5.48~25.44μm.研究表明,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5种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形态特征存在相似性,但是也有差异.综合运用二维形状、脐点位置、表面特征、消光臂特征及长度等多种指标,可以对这几种作物的淀粉粒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辅助对古代淀粉粒的种属鉴定.
作 者: 葛威 刘莉 金正耀 Ge Wei Liu Li Jin Zhengyao 作者单位: 葛威,Ge Wei(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合肥,230026;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墨尔本,3086)
刘莉,Liu Li(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墨尔本,3086)
金正耀,Jin Zhengya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合肥,230026)
刊 名: 第四纪研究 ISTIC PKU 英文刊名: QUATERNARY SCIENCES 年,卷(期): 2010 30(2)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禾本科 淀粉粒 形态比较 古代淀粉粒 植物考古 Poaceae(grass) starch granule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ancient starch granule archaeobotany
相关知识
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
植物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植物考古探秘
[考古] 植物考古概述
简述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学术】稻作南传:岭南稻作农业肇始的年代及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背景
科技考古视野下的裴李岗文化研究及相关问题
中国史前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新方法与新进展
网址: 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628.html
上一篇: 简述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 |
下一篇: 《江汉考古》2019年第1期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