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河流沉水植物水环境适应性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2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北京市河流沉水植物水环境适应性研究
王钦 何萍 徐杰 韩力强 开通知网号
【摘要】:沉水植物是退化水体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重要奠基者.调查研究沉水植物的水环境适应性,对于制定不同污染程度水体的植被恢复对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北京市主要河流水系有沉水植物的36个样地进行了群落结构调查,共发现15个沉水植物物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氨氮、总氮、总磷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的分布主要受水体中化学营养盐含量和透明度的影响.综合分析判定,沉水植物有不同的水质适应区间,轮藻、黑藻、马来眼子菜等物种是清洁种,金鱼藻属于广布物种,而蓖齿眼子菜、菹草为耐污种.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涛;何沛洋;张琳娜;龚应安;李庆;李岱;北京城市河湖沉水植物特征及管理研究[J];北京水务;2023年03期 2 徐杰;何萍;刘存歧;王德旺;李代魁;王军霞;张亚娟;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2年07期 3 楼春华;何春利;赵鹏;钱松山;李添雨;北京城区河流沉水植物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北京水务;2021年04期 4 尹杰;杨飞;张毅敏;朱月明;高月香;李定龙;两种沉水植物对风浪及持续高水位胁迫的适应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年02期 5 王琦;高晓奇;杨红军;徐杉;吕凤春;刘高慧;肖能文;滇池沉水植物分布区域水环境现状与健康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08期 6 黄川腾;徐瑞晶;翟翠花;郑明轩;洪文君;庄雪影;广东北江流域沉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境特点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7 张俊;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污染物去除的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2016年S1期 8 简敏菲;简美锋;李玲玉;汪斯琛;余厚平;余冠军;鄱阳湖典型湿地沉水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5期 9 张锴;刘源;龙伦明;成都地区人工湖富营养化现状与防治措施[J];环境保护科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琦;韩煜;史娜娜;肖能文;沉水植物群落重构技术在滇池草海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A];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桂玉茹;平原区中小河流生态综合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1年 2 张俊彪;影响水体叶绿素a水平的水质因素和减少养殖尾水排放的生产管理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20年 3 程娜;北京河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年 4 韩苗苗;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对河湖水质净化过程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年 5 唐智伟;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耐受性及其去除效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6 张蕾;白洋淀水生植物群落分布与水环境因子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7 简美锋;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铜;基于生物毒性效应的再生水补给河道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晓丽;林清;李宁;甘新华;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和钦北区沉水植物分布与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雷泽湘;徐德兰;黄沛生;潘宏凯;王备新;刘正文;太湖沉水和浮叶植被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2006年02期 3 吴振斌,陈德强,邱东茹,刘保元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现状调查及群落演替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钦;何萍;徐杰;韩力强;北京市河流沉水植物水环境适应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徐杰;何萍;王钦;侯利萍;贾俊艳;夏季白洋淀沉水植物分布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湿地科学;2013年04期 3 丁亚琴;环境因子与沉水植物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2年03期 4 崔丽娟;李伟;赵欣胜;张岩;张曼胤;王义飞;高常军;马琼芳;北京西卓家营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林业科学;2012年06期 5 袁婧;崔国发;雷霆;影响北京地区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水环境因子[J];生态学杂志;2009年11期 6 叶春;王博;沉水植物黑藻早期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7期 7 徐杰;何萍;刘存歧;王德旺;李代魁;王军霞;张亚娟;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2年07期 8 侯德佳;高志伟;钱天宇;向建军;肖能文;刘高慧;杨道德;湖南省桑植县两栖动物物种组成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年期 9 范秀磊;石上;戚玉浩;张建昆;梁森;李慧娴;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及工程实践[J];江苏水利;2024年08期 10 水生所在基底改良和沉水植物恢复工程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进城;马剑敏;曾磊;胡胜华;刘碧云;贺锋;周巧红;吴振斌;杭州西湖湖西水域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初期的季节动态[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2 王东波;君珊;周健华;白晓宇;冰封期呼伦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8年 3 西湖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沉水植物种植[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蒋金辉;安树青;周长方;关保华;孙志毅;沉水植物顶端优势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黄杰山;叶茂;冯镜洁;李然;任爽;河滩饵料含量与河流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究[A];东北四省区2024年水利学术年会暨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介会论文集[C];2024年 6 赵艳民;朱延忠;周娟;刘志超;杨晨晨;长江口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4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二)[C];2024年 7 耿志远;赵乐乐;王超;宋晶;册田水库不同季节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8 吴信;印遇龙;基于环境因子节律性的动态饲喂模式[A];第八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张新月;王雪莹;李曌;卞少伟;巩元帅;2015-2019年于桥水库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二)[C];2021年 10 闫永锋;刘秀花;刘徽斌;马原松;春季环境因子对密点麻蜥活动规律的影响[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风斌;异龙湖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影响因子与恢复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2 丁玲;水体透明度模型及其在沉水植物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李晓明;企业环境、环境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曹加杰;非生物环境因子调控对沉水植物生态恢复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李强;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正杰;氨氮与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苦草的综合影响[D];南京大学;2016年 7 安睿;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8 TOURE Dado;中国西南地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及与土壤、地质和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东毓;水生系统中沉水植物避难效应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祁春;沉水植物—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源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志勇;滑坡编录样本缺失下的易发性预测及其致灾环境因子综述研究[D];南昌大学;2024年 4 刘颖;亚热带森林地面苔藓多样性对立地环境因子的响应[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5 黄诗翔;东海微型鞭毛虫与纤毛虫的生态学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6 任庆强;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7 裴晓辉;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大棚监控系统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 8 王哲;不同基质下环境因子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及模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9 罗静静;基于概念格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捕捞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10 冯鑫炜;杨树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与环境因子多时间尺度的时滞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骆会欣;沉水植物跃然“出水”[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 国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提出沉水植物苦草引种新方法[N];中国科学报;2014年 3 记者 王岚 通讯员 包静琴;鄞州大力打造“水下森林”[N];宁波日报;2018年 4 邯郸县尚璧镇政府 刘国生;冀南温室桃生育期环境因子的调控[N];河北科技报;2006年 5 记者 樊昕旖 余延青 张芬娟;7年“双禁”,南湖鱼多成“负担”?[N];嘉兴日报;2024年 6 通讯员 张莉;气象环境因子对深圳流感发生具有指示性[N];中国气象报;2009年
相关知识
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西湖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沉水植物种植
五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三种沉水植物去除水体氮磷与化感抑藻效果比较研究
新书推荐:沉水植物附着生物膜体系特征与生态功能
沉水植物如何养护管理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的功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水生态区域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水生植物对景观水环境影响分析
网址: 北京市河流沉水植物水环境适应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