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原始插花初期篇)

中国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原始插花初期篇)

讲起插花,除去西式插花那样讲究花朵一定要丰满、硕大、色彩鲜艳,世人对中式插花知之甚少,误将日本插花当成富含中国历史文化的文人插花。

实际上日本插花缘于我国隋唐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受到中国插花艺术的不同影响,已经自成流派,成为日本花道。

中国早在公元前11-3世纪的周初至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已有广义的原始插花形式出现。中国古代民间素有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的习俗。

这从中国的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公元前16-11世纪)和我国杰出诗人屈原(公元前340-278年)的《楚辞》中可以得到证实,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是最能具有代表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诗经国风周南,古人以红灿灿的桃花、鲜美丰硕的桃实来代指美好的婚姻,可见自古即爱花,以花喻义。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引自《诗经溱洧篇》。此民歌是描述当时未婚男女青年手持花枝香草到溱河、洧水边踏青祭祀,谈情说爱,相聚相离时互赠芍药花以表达爱慕思念之情的风俗。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引自《诗经东门之枌》。荍即锦葵花,椒即一种香草。其意是"我看你像锦葵花般的美丽,你就送我一把鲜花椒吧"。

"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引自《楚辞九歌礼魂》。这是描述祭神典礼后,击鼓舞花、跳舞送神的场面。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引自《楚辞九歌湘君》。这是指在柏木船上装饰许多薜荔、香草,船的绸帐上挂满兰蕙,用荪草饰桨,兰花饰旌,乘坐这美丽的花船去寻觅、迎接爱侣。

此时期折枝花(切花)得到广泛应用,每逢节庆之日,或踏青戏游,串亲访友以及举办祭祀活动时,先民们将折枝花插在头上(头花),佩带胸前(胸花),系于腰间或集把成束地摆放神座前,或悬挂于屋梁、船头、木车等上面,用来装扮自身载歌载舞,或美化环境,或传情抒怀,寄托心曲。

虽然这些表现形式无艺术造型,无章法和技巧,但是极具实用性和浪漫情趣,以花传情,借花抒怀,将自然美与人文之美(品德、思想)融为一体,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且也充满了浪漫神奇的文化内涵,这为以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更新于 2017-07-13

相关知识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插花与盆景制作 任务1花材 3.1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ppt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中国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介绍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萌芽期
插花学习:中国插花的艺术历史和发展渊源
浅谈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历程
转载|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课件
中国插花艺术之历史源流

网址: 中国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原始插花初期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04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知识点3 园艺历史与文化.pdf
下一篇: 一瓶插花拉满冬天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