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
《民间文化论坛》 2004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
黄涛 开通知网号
【摘要】: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该节日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到现代社会仍然很受重视,而在节俗的形式与内涵上有所调整和革新。鉴于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今天如将清明节设立为公休假日,应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故提出相关建议。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2 宋立;清明节的民俗变迁及其社会功能[J];群文天地;2012年05期 3 陈丽琴;中越清明节传说及节俗之比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4 王均霞;传统的固守与变迁:上海清明节祭扫习俗的都市化进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5 邓明海;张菊玲;清明节的生命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09期 6 张淑红;清明节礼俗考述及其当代意义[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7 王能昌;周爱华;清明节与中华民族的生死超越[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张靖;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从古诗词中追溯清明节习俗[J];新课程(中);2014年09期 9 顾希佳;清明节俗的历史轨迹与当代走向[J];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05期 10 吴芷婧;“清明”的渊源[J];科学24小时;202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莹;高莹:岁时节俗看端午[A];联发2015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梁冬平;秦璞;另一方“土”的守与离——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论农村节俗旅游化发展[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3 周建昌;两岸端午节俗与交流[A];2012年第八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周建昌;两岸端午节俗与交流[A];2009第五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金荣;清明节俗在北京城市空间中的变迁分析[A];北京学研究2013:文化·产业·空间[C];2013年 6 犁人;城市节俗变迁的文化学考察[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7 丹桔·青新;千姿百态 情趣隽永——元宵节俗浅谈[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张登贤;左夷山;闽东畲族节俗来源初探[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林湘生;宁化县石碧客家祖地节俗及其形成[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0 张再勇;张再勇:乡愁,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由端午节俗所想到的[A];联发2015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敏芳;宋代节俗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姚莉;文旅融合视域下的节俗景观再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 3 王剑;美学视野中清明节日民俗的整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阮蓁蓁;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肖金利;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创新[D];厦门大学;2018年 6 郭戎委;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7 刘永梅;中国共享发展理念塑造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胡义清;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媛;唐宋清明节俗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秦佳乐;古镇传统节俗活动的当代展演与家庭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23年 3 胡建红;汉代节俗中的身体美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年 4 姜菲菲;唐代节俗诗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5 巫颀;魏晋南北朝节俗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6 高晓防;临县清明习俗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7 夏冰冰;唐代重阳节俗的文化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曼;唐代上元节俗的历史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袁娟;春季节俗复活主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黄珍;端午节俗与吉祥文化[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洪南;吟诗词领略节俗与风物[N];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 2 京平;节俗焕新 追思永恒[N];北京日报;2024年 3 本报记者 徐嘉伟;形式“新”起来 清明节俗“传”下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 4 本报记者 夏斌;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传统节俗[N];解放日报;2022年 5 本报通讯员 孙鹏 本报记者 裴立新;透视端午“节俗文化”[N];南通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郑海鸥 姚雪青;清明长大了 寒食去哪了[N];人民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高建进;福州:传统节俗沐新风[N];光明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姚敏;DIY月饼 重唤节俗温情[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茵;天博里品节俗 共赏文化之美[N];天津日报;2024年 10 记者 刘翔霄;粽叶历久香弥远,节俗如何传承好[N];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
相关知识
科学的内涵:近500年来植物园科学研究与社会功能的变迁
艺术的外貌:近500年来植物园的科研与社会功能变迁
探究殡葬用品花圈的文化内涵及其演化之路
发展在村庄:历史与民族志视角下的农村变迁分析(1978
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docx
论唐宋词花意象审美功能的变迁
菖蒲花的花语及其意义(菖蒲花的传统象征与现代诠释)
植物文化艺术内涵及其美学功能探析
杭州西湖四季花木景观历史沿革及其文化内涵探讨
菊花的寓意与象征意义(探索菊花的文化内涵与传统象征)
网址: 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