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

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

《桉树科技》 2017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

李超   吴志华   尚秀华   开通知网号

【摘要】: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培养到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对开展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意义。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洁;樊竹青;赵利坤;李沂韦;普洱地区桉树林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2年06期 2 段春燕;何成新;沈育伊;滕秋梅;徐广平;罗亚进;周龙武;顾大形;何文;黄科朝;桂北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特征研究[J];广西植物;2020年12期 3 杨福超;曹欧华;阙祖森;覃斌;庞云鹏;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J];种子科技;2021年03期 4 刘建华;针叶树人工固沙林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9年02期 5 王国敏;曹嘉瑜;倪健;山地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地球与环境;201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宇星;不同经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演变及代谢产物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虎;宁夏贺兰山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D];宁夏大学;2022年 2 韩兴秀;三种作物轮、套作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贵州大学;2022年 3 段春燕;施用桉树枝条生物炭对桂北桉树人工林土壤氮组分及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20年 4 左晓庆;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广西大学;2020年 5 张雨蒙;广西桉树人工林入侵植物营养与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20年 6 杜埕榕;四川乐山市巨尾桉人工林林分质量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7 王国敏;金华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变化[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贤冲;项东云;杨中宁;张照远;曹继钊;广西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2 李洁;李睿玉;杨红;马丹炜;全津莹;雷波;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J];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11期 3 李超;正视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J];桉树科技;2015年04期 4 冀锦华;王小兵;孟建宇;缪恺;大兴安岭森林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分析[J];北方农业学报;2016年03期 5 徐文娴;赵从举;朱敏捷;吴喆滢;韩奇;郑庆扬;海南岛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J];广东农业科学;2016年07期 6 夏围围;贾仲君;高通量测序和DGGE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技术评价[J];微生物学报;2014年12期 7 朱小林;梁辰飞;蔡锡安;傅声雷;周丽霞;尾叶桉林下5种木本植物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4期 8 楼骏;柳勇;李延;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15期 9 谭宏伟;杨尚东;吴俊;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红壤区桉树人工林与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比较[J];土壤学报;2014年03期 10 黄雪蔓;刘世荣;尤业明;固氮树种对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结构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超;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凋落物及土壤层真菌群落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福超;曹欧华;阙祖森;覃斌;庞云鹏;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J];种子科技;2021年03期 2 李超;吴志华;尚秀华;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J];桉树科技;2017年03期 3 潘贤高;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造林措施研究[J];吉林农业;2013年03期 4 黄玉梅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及其成因评述[J];西部林业科学;2004年04期 5 滕兵;桉树人工林施肥技术及案例研究[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年12期 6 杨卫星;“有机+无机”追肥对营建高产桉树人工林的影响研究[J];绿色科技;2022年23期 7 齐涛;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和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综述[J];陕西林业科技;2020年05期 8 罗梅;张超;广西桉树人工林机械化营林现状与发展建议[J];林业科技通讯;2021年07期 9 梁炳新;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现代园艺;2021年18期 10 郑洲翔;张艳艳;廖文莉;刘德浩;陈智涛;我国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状况影响研究进展[J];桉树科技;202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晖;李明;邓怡国;我国桉树人工林更新耕作方式的现状与分析[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卢健;转变桉树人工林发展方式增加森林碳汇的探索与思考[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卢健;转变桉树人工林发展方式增加森林碳汇的探索与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刘君良;柴宇博;人工林杨木增强-阻燃处理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5 王克勤;人工林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田年军;姜兴明;宋卫东;赵宇;张锦波;刘学芝;林参间作后期人工林集约经营技术研究[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7 刘建军;人工林及其健康经营[A];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鲜艳;谷勇;赵虹;黄小波;吴昊;马鹿花人工林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陈玉萍;何斌;秦武明;荣薏;韦中绵;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牛德奎;周桂香;沈颖胤;涂淑萍;张文元;郭晓敏;桉树人工林对赣南稀土尾矿区土壤抗蚀性的影响研究[A];2015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艳;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蒸散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侯淑艳;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杨钙仁;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4 曲朝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D];南京林业大学;2023年 5 张顺恒;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陈广胜;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林落叶松木材材质预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徐嘉;南亚热带两种人工林土壤碳过程对减少降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席本野;毛白杨人工林灌溉管理理论及高效地下滴灌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郭春燕;平朔露天煤矿复垦区植物群落特征及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20年 10 黄雪蔓;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碳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冰冻灾害对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2 张晓晖;海南省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3 卿华;云南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秦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柏木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22年 5 陈天宇;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人工林景观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灵艳;思茅松营养特性与人工林生产力及碳分配[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贺亚;基于3S技术的广西典型水库集水区桉树人工林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格局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8 朱英娟;基于林相改造的桉树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控技术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玉新;沙棘人工林衰败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恒恒;人工林林下灌草层植物和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汉斌;新研究助力热带人工林保护[N];科技日报;2024年 2 记者 伏润之;武威200万亩人工林巍然锁风沙[N];甘肃日报;2017年 3 记者 顾仲阳;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N];人民日报;2018年 4 记者 常钦;我国人工林规模居世界首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5 本报记者 许琦敏;人工林要增“肺活量”[N];文汇报;2010年 6 记者 严冰;中国人工林净增1.26亿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记者 何郁 通讯员 王国尚;“世贷项目人工林营造”验收结束[N];天水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乐艺;世界最大人工林是怎样炼成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 9 张旭光 李虎生 刘夕营 记者 赵辉 马一梅;人工林内首现虎踪[N];黑龙江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粤科轩 苏国华;南方人工林实现提质增效[N];广东科技报;2016年

相关知识

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对土壤碳汇功能影响研究综述
中国人工林碳汇研究进展
土壤微生物固氮机理研究获进展—论文—科学网
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
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研究
中国林科院研究建议:延长人工林培育时间 促进土壤肥力恢复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人参不同栽培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综述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网址: 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77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多肉植物开花这么好看的要数露微花
下一篇: 闽江河口红树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