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花卉文化代表之——菊花

中国花卉文化代表之——菊花

近日,我国各地一年一度的菊花展相继开幕,譬如:11月1日召开的为期整整一个月多达18个展区的“武汉第41届金秋菊展”;11月2日展开的主题为“古韵豫章·动感南昌”共计15个展区的南昌市第36届菊花展等等。

在前不久,我们写了中国花卉文化代表之一的桂花,今天就来写一写花卉文化中的另外一位巨头——菊花。

物候

中国何时开始利用、栽培花卉,目前尚无确论。

不过,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花卉就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相联系了。

花卉被中国人所利用,经历了一个从药用、食用到观赏、装饰最后上升至精神文化层面的过程,菊花自然也不例外。

在农耕文明的进程中,植物最早是作为食用对象进入先民视野的。

首先是那些备春华秋实特点的植物,因为它们的果实可以直接充饥。

长期的农耕生活,使得人类对大自然变化变得敏感起来,古人发现了植物的荣枯与季节变换的关系。

天地无言,岁月如流,我们很难具体地说出春天是在那一天开始的,夏天又是在哪一刻结束,但我们可以通过花鸟鱼虫,山水草木的变化来感知季节的交替,于是古人总结出了“物候”。

菊花就是秋季“物候”中的一环。


《礼记·月令》

早在先秦时期,菊花就作为秋天的物候特征进入人们的视野。

《礼记·月令》有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这是把菊花的花期与晚秋时节联系起来的物候最早记载。

这里还能说明一点,菊花是我国非常古老的花卉品种。

顺便再补充还有一个热知识:菊花原产于中国。

入药


《周礼·秋官》

后来,随着我国中医的发展,菊花开始作为药材载入典籍之中。

最早记载菊花可做药的古籍,是我们之前在写驱蚊那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周礼·秋官》。

书中记载:

“蝈氏掌去竈黽(wā miǎn),焚牡菊,以灰洒之,则死。以其烟被之,则凡水虫无声。”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还将菊花列为上品药材一百二十种之一,并说到了菊花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菊花晚开晚落,花中之最寿者也,故其益人如此。”


《神农本草经》

比德

魏晋之后,菊花开始成为观赏的对象,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爱菊人士就是“陶渊明”。

其实,最早写“菊花”的并不是他,而是屈原和曹丕。

他们都写过一些关于菊花的诗词歌赋,但是“陶渊明”是让菊花所喻内涵定型的人。

前二位虽说也有写菊花,但架不住陶渊明“以量取胜”。

我真的,他超爱!!!

他一生写了无数篇关于“菊花”的诗词。

当一个人与物产生强烈羁绊之后,人们就会把二者结合来看待,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中国花卉文化的核心:以物喻人、以物比德。

植物因为自身的属性而可以作为某种人格的参照,当这种共识一旦达成,世人便可以植物为媒介表达自身的精神追求。

在一代代反复接纳与锤炼中,中国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植物喻德的体系,菊花在这个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菊花的品格代表人物便是“陶渊明”。

而“陶渊明”和菊花这两者所反映出来的节操就是:高洁、孤傲、率性、自然、平淡、归真的品格。

所以很多后世的文人墨客,咏菊、赋菊都是在把自己和“陶渊明”作为比附关系。

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魏晋后众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找到证据来印证这一点。

例如:

宋人辛弃疾在《浣溪沙》中写道:“自有渊明始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

宋人杨万里《赏菊》有云:“菊生不是遇渊明,自是渊明遇菊生。岁晚霜寒心独苦,渊明原是菊花精。”

宋人侯延庆在《问菊》中描述:“山冈独立对秋光,一袖西风两屐霜。 笑倚东篱问寒菊,自渊明后几番香。”

后世文人,对于陶渊明放弃官场名利,归隐田园的这一举措感到钦佩,那么你,是因为什么喜欢菊花呢?

【参考】

《礼记·月令》

《周礼·秋官》

《神农本草经》

查阅更多古籍,美斯齐在线书库即可查阅。

文案 | 猫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 | 猫她(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花卉文化代表之——桂花
中国花卉文化中代表长寿的花朵(长寿花的神奇力量及传统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长寿的花(揭示中国花卉文化中长寿象征的奥秘)
浅谈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花卉文化研究综述
花木文化琐谈之105:“菊花花神”陶渊明问“谁是菊花女神”?——浅谈菊花文化
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花卉文化初探
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花卉文化(同名17027)

网址: 中国花卉文化代表之——菊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989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吉祥如意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 中药学道地药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