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长物志 原文摘录

长物志 原文摘录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3年度榜单 2023年度报告

《长物志》的原文摘录

按热度排序 按页码排序 (門) 用木為格,以湘妃竹橫斜釘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 譯文:…或者四根,或者兩根,不能六根。 (查看原文) 宋代人讲,最煞风景的,有这几件事:清泉濯足,花下晒裤,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查看原文) 宜早起,日未出时,不论陂池、盆盎,鱼皆荡漾于清泉碧沼之间。又宜凉天夜月,倒影插波,时时惊鳞波刺,耳目为醒。至如微风披拂,琮琮成韵,雨后新涨,豰纹皱绿,皆观鱼之佳境也。 (查看原文) 随瓶制置大小倭几之上,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堂屋宜大,书屋宜小,青铜瓦,贱金银,忌成对。花宜瘦巧,不宜烦杂。若插一支,须择枝柯奇古,二枝须高下合插,亦止可一二种,过多便如酒肆;惟秋花插小瓶中不论。供花不可闭窗户焚香,烟触即萎,水仙尤甚。亦不可供于画桌上。 (查看原文) 玉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培育玉兰花的记载。自唐代开始,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合缀成了“玉堂春富贵”,营造出皇家园林的富贵景象。 (查看原文) 玉兰若种植于庭院中,却不再是王维诗中空谷幽兰、遗世独立之景象,而是用以衬托正厅堂屋,是“高大上”的花卉。盖因玉兰早春可货花,花落叶繁茂,树形也优美,高贵典雅,故而文震提笔即言:玉兰“宜种厅事前”。在富丽堂皇的正厅之前,可以种植几株玉兰,树要种得整齐,成行成对,有仪式感。可见玉兰不是一般的小巧娇媚之花,而是能压得住场的花中君子,既雅洁又不失大气,且有文化底蕴,是符合世家庭院气度的花。 (查看原文) 植物造景有孤植、丛植、群植之分,孤植指植物以一株种植或两株对植,在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桃、梅、杏,都是适宜群植,成为桃林、梅林、杏林,但李树适宜孤植。花木与山石、水体的配置,也是园林造景的考虑要素。李树与泉石相衬,这种搭配,文震亨以为是飘逸脱俗的。也有一些植物景观的配置让他觉得很不屑,如玉兰和茶花搭配形成“红白烂然”的效果,他评论:差俗。 (查看原文) 弄花一岁,看花十日。故帏箔映,铃索护持,非徒富贵容也。第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披;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又如桃、李不可植于庭除,似宜远望;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林中,不宜多植。梅生山中,有苔藓者,移置药栏,最古。杏花差不耐久,开时多值风雨,仅可作片时玩。蜡梅冬月最不可少。他如豆棚、菜国,山家风味,固自不恶,然必辟隙地数,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更有石磉木柱,架缚精整者,愈入恶道。至于艺兰栽菊,古各有方。时取以课园丁,考职事,亦幽人之务也。志《花木第二》 (查看原文) 世间什么花最香?桂花?不是。也许瑞香是最香的,被称为“千里香”。其香味浓烈,飘散甚远。瑞香别名“花贼”,说它偷得百花之香集于一身,花香袭人、香飘千里,且其他花闻到瑞香的香味会枯萎。 (查看原文) 金边瑞香是瑞香中的珍稀品种。在近代园艺史上,它与长春和尚君子兰、日本五针松一同被推崇为世界园艺三宝。金边瑞香以“色、香、姿、韵”四绝著称于世。 瑞香的花期,正当春节期间,可谓瑞气临门,吉祥如意,“瑞香”之名,名副其实。 (查看原文) 水仙指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独具天然丽质,芬芳清新,素洁幽雅,超凡脱俗。自古以来,水仙就与兰花、菊花、菖蒲并列为花中“四雅”。 水仙花是最能营造气氛的花卉,只要一碟清水、几粒卵石,置于案头几榻,就能在万花凋零的寒冬腊月展翠吐芳,春意盎然,在室内营造出一种恬静舒适的气氛。如果置于书房,能使整个书房显得文雅清静。 (查看原文) 芭蕉是传统园林造景的上佳之选,常与太湖石、黄石等配置一起,多置于亭畔、院墙角落等处。芭蕉柔和流畅、轻盈灵动,怪石嶙峋突兀,蕉石搭配,颇有刚柔相济之道。明代高启《题芭蕉》说:“丛蕉倚孤石,绿映闲庭字。” 江南园林的窗外,往往植修竹、芭蕉,置奇石,成为“尺幅窗”。芭蕉当窗成为名副其实的“蕉窗”,计成《园治城市地》中说“窗虚蕉影玲珑”。所谓“蕉影玲珑”,就是芭蕉绿映小窗的意境。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道:“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雨打芭蕉是另一种文学意境。白居易诗《夜雨》云:“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杜牧有诗《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雨滴到芭蕉叶上,淅淅沥沥,不免勾起无限愁思。于是,芭蕉夜雨便幻化成诗人笔下难言的愁绪。杜牧《雨》云:“连云接塞添迢递,酒幕侵灯送寂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元人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雨打芭蕉,声声如诉如泣,最令人触目伤怀,抛不尽的相思泪,俱在这夜雨沉吟中涌上心头,使人不忍听闻。蒋坦在《秋灯琐忆》中言“秋芙所种芭蕉,已叶大成萌,隐蔽帘幙,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俱碎”。 故而芭蕉是幽雅且风流的,文震亨认为芭蕉不如棕榈雅致,这一评论,想必诸多文 都不会赞同。 (查看原文) 梧桐在诗词中,常被称为“井桐”,因梧桐树大多栽种在井边,这体现出了民间自古就有的一种龙风呈祥的民俗观念:古人认为井中有龙,而在井边栽种梧桐可以招来风凰,这样水井中有龙,井边梧桐树上有风,龙风呈现的图景,就在自家的水井旁呈现出来了。 (查看原文) 香樁芽被称为“树上蔬菜”,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味美可口,营养丰富,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ト素、铁、磷、钙等多种营养成分。香椿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香格芽味苦、性平、无毒,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的功效,故民间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说法。香椿芽在谷雨前后上市最佳,故各地皆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所谓“雨前香椿嫩如丝”。清代人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 (查看原文) 张德在《瓶花谱》中,指出花器的讲究:“小瓶插花,宜瘦巧,不宜繁杂…… 瓶花虽忌繁冗,尤忌花瘦于瓶”。他还讲到“花忌”:“瓶花之忌,大概有六:一者井水插贮,二者久不换水,三者油手拈弄,四者猫鼠伤残,五者香烟灯煤熏触,六者密室闭藏,不沾风露。有一于此,俱为瓶花之病。”文震亨多处援引了他的观点,但不及他论述得详尽。从中也可以看出《长物志》这部书对于前人著述的继承。 【名家杂论】 中国插花艺术大概起始于魏晋、南北朝时的佛前供花,隋唐后又由宮廷插花转民间,宋元时插花已经较为普遍,明代则进入繁荣期。宋代插花艺术精雅缛丽,明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和完整的插花理论,把插花艺术推向顶峰。明代的插花著作十分丰富,如《花史左编》《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等,将中国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表现技法运用于插花之中。 明代初期,受宋代理学影响,以中立式厅堂插花为主,造型丰满,寓意深邃。中期插花追求简洁清新,色彩淡雅,疏枝散点,朴实生动,不喜豪华富贵,常用如意、灵芝、珊瑚等装点插花。到了明代晚期,花道发展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时的插花艺术追求参差不伦,意态天然;讲究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构图严謹,注意花材同容器的比例关系。明代中晚期,有许多插花艺术专著相继问世。如袁宏道的《瓶史》和张谦德的《瓶花谱》。《瓶史》对构图、采花、保养、品第、花器、配置、环境、修养、欣赏、花性等诸多方面,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做了系统论述。《瓶花谱》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等八节。该书认为,花器的选择十分重要。花器乃花之金屋、精舍,一件好的插花作品必赖精当花器与之相匹配。 明代人对花器的选择,可谓十分精心。花器的材质上,以瓷器、铜瓶器为重,以金、银瓶器为轻,崇尚清雅风格。时节上,春、冬两季用铜器;秋、夏两季用瓷。放置的场所,在厅堂适宜大瓶,书房适宜小瓶。 ... (查看原文) 天泉 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盖以和风甘雨,故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雷蛟龙所致,最足伤人。雪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最为幽况,然新者有土气,稍陈乃佳。承水用布,于中庭受之,不可用檐溜。 (查看原文) 顾炎武总结明亡的教训时提到晚明文人,极其讨厌他们“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查看原文) 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 (查看原文) 初尚纯红,纯白,继尚金盔、金鞍、锦被,及印头红、裹头红、连腮红、首尾红、鹤顶红,继又尚墨眼、雪眼、朱眼、紫眼、玛瑙眼、琥珀眼、金管、银管,时尚极以为贵。又有堆金砌玉、落花流水、莲台八瓣、隔断红尘、玉带围、梅花片、波浪纹、七星纹种种变态,难以尽述,然亦随意定名,无定式也。 (查看原文)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渊絶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 (查看原文)

相关知识

悦·连载 | 长物志 62
物种起源 原文摘录
埃及神话 原文摘录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 原文摘录
我本芬芳 原文摘录
巴比伦空中花园 原文摘录
西方的没落 原文摘录
长物雅集——花觚
物种起源(经典插图版)/世界科普百年经典 原文摘录
巴赫花精与自我疗愈 原文摘录

网址: 长物志 原文摘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30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世界园艺史的故事从邱园开始
下一篇: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一美容院因虚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