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以此为依据,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制定了相应的全新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科研-创新"一体化建设办学模式,以推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古植物学课程是这一模式下重点实践课。为了使学生将所学英文知识转化为专业上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古植物学课程选择双语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包括:1)使用英文原版教课书,即Taylor等2009年编写的Paleobotany-The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ossil Plants;2)课程教学中逐步使用专业英语讲解专业知识;3)布置中译英和英译中古植物学作业;4)提供学生课堂英文讲演古植物学知识机会。通过这四项举措,全面培养学生将英文知识转化英语表达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鉴定知识转化为专业鉴定能力,古植物学课程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包括:1)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区分各门类化石的基本特征,而且要让学生观察相关的清绘图、彩图和标本;2)实验课上学生要系统观察和识别主要门类化石;3)实践课要学生要学会使用APP观察和识别现代植物,并以APGIII为体系进行分类;4)考试中引入标本识别题,强化学生对门类植物化石的考核。为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上创新创造能力,古植物学课程又采用了组合教学法。具体措施包括:1)课堂教学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2)实验教学探索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探索学习法以个人独立思考为主,而合作学习法以小组智慧为主;3)考试采用固定答案题型与自由答案题型相结合的方法。固定答案题型基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自由答案题型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分析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而后给出验证的实验方案,推测预期的实验结果;4)课程教学活动与创新创业项目及毕业论文相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创业能力。上述三大措施不仅有力推动了古植物教学,而且使学生研究热情和能力均得到提升。本院学生2016年(2013级)和2017年(2014级)考研率分别达到68%和70%。王蕾同学和韩明慧同学分别在《世界地质》(2015年)和《地质与资源》(2018年)全文发表有关古植物表皮构造精彩的本科毕业论文,还有多位同学与导师合作发表了多篇木化石方面的SCI论文。2015级胡凯等同学在木化石横切面和弦切面揭片技术发展中获得进展。2016级徐亦知、刘炳才、岳宁和刘石团队,在超景深分析表皮构造技术发展中也获得进展,完成了拟投SCI论文手稿,摘要和展板入选第5届国际古生物大会。刘炳才同学代表该团队获得中国古生物学会资助,参加了第5届国际古生物大会。此外,2012级王艺杰等同学获得辽宁省本科生标本竞赛一等奖,2014级徐琦涵同学代表我校首次获得辽宁省本科生工业设计竞赛三等奖。
相关知识
教学团队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ppt
教学典型
《花卉》教学设计
植物学实践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花朵 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说课导学案 课件 教学视频朗读
劳动实践基地教学《种植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工作坊】我院举办教学创新大赛培训专题活动
插花教学设计
网址: “教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8866.html
上一篇: 热带石斛兰试管苗栽培初探 |
下一篇: 〖2025年最新宁夏赴美国试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