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玫瑰花中5种有机磷农药含量测定 院 (系): 公共卫生学院 专 业: 预防医学 年 级: 2012级 姓 名: 侯芷韵 指导教师: 葛红娟 2017 年 x 月 xx 日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本人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吉林医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吉林医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吉林医药学院。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本声明的版权归吉林医药学院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目录 TOC o 1-3 h z u 12861 摘 要 I 18240 Roses i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5 organophosphorous pesticides II 18504 Abstract II 2985 第1章 前言 1 6664 1.1玫瑰花 1 8599 1.1.1 玫瑰花概述 1 32342 1.3研究意义 3 11140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4 16547 2.1材料 4 13948 2.1.1实验样品 4 21443 2.1.2样品来源 4 25642 2.1.3主要实验试剂 4 3122 2.1.4仪器与设备 4 4754 2.2方法 5 9591 2.2.1玫瑰花茶样品的制备 5 22127 2.2.2 提取 5 13188 2.2.3.净化 5 1407 2.2.4.测定 6 26701 2.2.5.标准曲线的配制 6 14415 2.2.6.加标回收的测定 6 5874 2.2.7.精密度测定 7 10051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8 26906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8 9443 3.2 玫瑰花中5种有机磷农药的含量 9 8329 3.2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9 18376 3.3 精密度的测定 13 19948 第4章 讨论 14 10382 第5章 结论 15 28523 5.1 标准溶液曲线的绘制 15 31929 5.2 玫瑰花中5种有机磷农药的含量 15 15503 5.3 加标回收率 15 23928 5.4 精密度 16 21106 5.5总结 16 16792 参考文献 17 19030 致 谢 19 吉林医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II 玫瑰花中5种有机磷农药含量测定 摘 要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玫瑰花中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将样品高速匀浆后用乙腈提取,通过旋转蒸发,在层析柱中用17ml淋洗液(丙酮:乙酸乙酯(3:7))淋洗多次,样液用氮吹仪浓缩后注入气相色谱仪中,用OV-1701毛细管色谱柱(30mm╳0.32mm╳0.25μm)测定。利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5种有机磷农药标准品的标准曲线。结果:测定得到5种有机磷农药标准品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90.00%~109.9%之间。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测定有机磷农药准确度、精密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玫瑰花;有机磷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测定 Roses i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5 organophosphorous pesticides Abstract Objective: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established roses determination of 5 organophosphorous pesticides residue in. Methods: the sample homogenate e
相关知识
凯里地区槐花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使用原则
花卉种植大棚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五种食用花卉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神经性有机磷毒剂及农药的荧光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洋槐花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介绍
农药管理.doc
桂花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
网址: 玫瑰花中五种有机磷农药含量测定.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74053.html
上一篇: 由酶驱动的串联纳米杂花催化串联催 |
下一篇: 通过 AgPd 双金属纳米花的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