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组织培养培育中心兰花是整个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总称,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是单子叶植物中最高度演化的一科,有6个亚科730多属250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兰花在中国约有170个属1200余种,分布较为广泛,几乎全国各省都有分布。兰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形成兰花产业。兰花具有药用价值。兰花主要繁殖方法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组织培养原球茎和类原球茎原球茎(Protocorm)是指兰花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一种形态学结构:种子的幼胚吸水膨胀,中部的胚细胞分裂增殖,突破合点端种皮形成球形或椭球形。在兰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中,根尖、叶片等适宜外植体也可诱导类似原球茎组织结构,即类原球茎或拟原球茎。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body,PLB)一词是由Morel在1960年提出的,用来描述兰科植物组培过程中产生的类似种子萌发过渡形态——原球茎的一种特殊组织结构:在兰花组织培养中,可由茎尖分生组织等(而不是种子)诱导形成类似其种子原球茎的组织结构。兰花外植体的选择和类原球茎增殖外植体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类原球茎的诱导。在组织培养中幼嫩部位一般不容易褐化,因此常选取较幼嫩且生长旺盛的部位诱导类原球茎。茎尖、叶片和种子是诱导类原球茎的理想外植体来源。花瓣、萼片、子房、休眠芽、侧芽、花梗节间段、根尖等均可作为外植体诱导出原球茎。茎尖和侧芽作为外植体茎尖和侧芽是最早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兰花外植体。茎尖和侧芽顶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能力强,容易诱导出类原球茎。大花蕙兰(Cymbidium)、卡特丽亚(Cattleya)、石斛兰(Dendrobium)、墨兰和建兰等均成功用茎尖诱导出大量类原球茎。对蝴蝶兰(Phalaeanopsis)、仙指甲兰(Aerides)等用茎尖作为外植体有可能影响开花性状,因此需要寻找其他外植体。叶片作为外植体叶片作为外植体既可减少对母株的伤害,取材又不受季节的限制,且数量多,是比较理想的外植体材料来源。研究表明虽然叶片具有诱导出类原球茎的能力,但成熟叶诱导出类原球茎的能力极弱。幼叶诱导出类原球茎能力较成熟叶强,但诱导率也很低对,于大花蕙兰仅为33%左右PlantregenerationthroughdirectsomaticembryogenesisfromleafexplantsofPhalaenopsisamabilis:种子作为外植体在自然条件下兰花种子虽多,但由于其不具有发育完全的胚,且种皮致密、透性差或种皮中含有抑制物使种子很难萌发。自NoelBernared在1899年创立了兰花种子共生萌发法后,研究者们接着发现大部分兰花种子可以通过无菌萌发的方式进行,即非共生萌发。兰花种子的非共生萌发已在蝴蝶兰、石斛兰、文心兰等兰花中取得成功。
兰花组织培养培育中心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兰花组织培养》课件.pptx
百合组织培养课件
《蝴蝶兰组织培养》课件.pptx
兰花组织培养技术
全球兰花种苗供应中心呼之欲出
兰花组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实验室里培育兰花新品种
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兰花无性系
植物的组织培养.ppt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t
网址: 兰花组织培养培育中心课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0816.html
上一篇: 浙江日报丨走进漓渚兰花组培中心感 |
下一篇: 江苏省名贵兰花引繁工程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