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花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花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牡丹(Paeonia sect.Moutan)芍药科芍药属灌木,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观赏、药用和油用植物。在《中药大辞典》明确记载牡丹花有调经活血的功效,牡丹花的药用功能是有一定化学基础的,现代研究发现牡丹花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单萜苷类化合物,蛋白质,多糖等。牡丹花的色素主要为花青素、黄酮和黄酮醇的苷类,其中黄酮和黄酮醇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生理功效,能起到抗氧化,抗炎,抑菌等多种作用。如牡丹花中的槲皮素具有抗脑缺血、抗肿瘤、抗自由基、抗氧化、镇痛等多种功能;异鼠李黄素和山萘黄素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单萜苷类化合物有抗菌,抗肿瘤,保肝等药理作用。所以牡丹花茶具有能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减轻生理疼痛、降低血压,对改善贫血及养颜美容等功效。
牡丹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以晒干和烘干为主,且不在意杀青方式,也没有考虑制作工艺能否很好的保存牡丹花本身含有的营养成分。
牡丹花瓣大,软,薄,且缺乏有力的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纤维含量低,传统的加工工艺很容易导致花瓣严重皱缩,易褐变。传统的晒干工艺,花瓣皱缩严重,干燥时间长,容易携带细菌和杂物,在晒干过程中容易生霉,对花茶来说不论是感官和口感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单一的烘干过程容易导致花瓣受热不均,和营养成分损失,且花瓣易褐变。
蒸汽杀青是花茶中一种常见的杀青方式,其杀青均匀,能较好保持茶叶的香气,但对于花色素含量较高的牡丹花瓣而言,会导致花色素流失、且茶多酚会容易产生水解和氧化,营养成分降低。热风杀青作用于花瓣表面,杀青时间长,茶叶受热不均匀,导致杀青效果不好,且杀青后的花瓣边缘皱缩,容易影响牡丹花瓣的感官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牡丹花茶的制作方法,不仅能很好的保持牡丹花瓣的营养价值,而且能较好的保持花瓣形态和滋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牡丹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采摘花瓣,清洗,阴凉处沥干花瓣表面水分;
(2)杀青:将沥干后的花瓣进行微波杀青;所述微波杀青的功率为500-700w;
(3)摊凉:将杀青后的花瓣置于通风处摊凉;
(4)干燥:将摊凉后的花瓣干燥至花瓣含水量在10%以下,得到牡丹花茶。
本发明通过对牡丹花瓣结构形态深入研究,优化现有微波杀青工艺条件,并进一步调整摊凉、干燥等操作工序,建立了一套针对牡丹花瓣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新花茶加工工艺。本发明所述牡丹花茶制作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牡丹花瓣的营养价值,同时保持较好的花瓣形态和滋味,更适用于生产应用。
下面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步骤(1)中,建议在上午采摘盛花期1-2天的花瓣,此时的花瓣形态和营养价值都是最佳状态。清洗花瓣后置于阴凉处沥干花瓣表面水分,清洗时动作也一定要轻柔,不然很容易影响制作花茶的感官价值。
采摘时,可先采摘整朵牡丹花,清洗后再摘下花瓣,如此操作可以减少花瓣损伤;当然也可直接采摘花瓣,但采摘时动作要尽可能轻柔。
所述步骤(2)中,微波功率和杀青时间对牡丹花瓣的影响非常大。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当微波杀青的功率为700W时,杀青时间低于30s,会产生杀青不完全的现象,但超过60s,容易导致杀青过度,牡丹花瓣产生焦黄的现象。当微波杀青的功率为500W时,杀青时间低于50s,会产生杀青不完全的现象,但超过90s,容易导致杀青过度,牡丹花瓣产生焦黄的现象。因此,本发明中综合考虑牡丹花茶的品质及生产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限定微波杀青的功率为500-700w;并依据功率限定杀青时间,进一步地,当微波杀青的功率为500W时,杀青时间为50s-90s;当微波杀青的功率为700W时,杀青时间为30s-60s,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此范围内根据实际微波功率增减杀青时间。
现有花茶制作过程中,对于摊凉步骤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通常认为只要将花瓣晾凉即可,对于摊凉时间没有过多限制。但事实上,摊凉条件低于花瓣的感官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摊凉时间过长,花瓣的感官价值会一定程度下降,特别是紫斑牡丹更为明显。因此,本发明步骤(3)中,将花瓣置于温度为15-30℃的通风处摊凉30-45min,从而更好的保护花瓣的感官价值。
为了避免花瓣因长时间加热变黄,营养价值及口感受到破坏,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不宜超过80℃,以60-80℃为宜。
为了使花瓣中的水分更好的散失,可将步骤(1)-(3)中所述花瓣置于吸水纸上,铺放厚度以2-3cm为宜,或者使用其它吸水工具吸收花瓣的水分,以便使水分更快散失。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牡丹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上午采摘盛花期1-2天的花瓣,清洗,阴凉处沥干花瓣表面水分;
(2)杀青:将沥干后的花瓣进行微波杀青;所述微波杀青的功率为500-700w;
(3)摊凉:杀青后的花瓣,在温度为15-30℃的通风处摊凉30-45min;
(4)干燥:将摊凉后的花瓣于60-80℃温度下热风干燥至花瓣含水量在10%以下,得到牡丹花茶。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牡丹花茶。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花茶制作中没有任何添加剂,为纯天然茶品,所得花茶能较好保持原有花瓣的形态和色泽,无焦黄色和褐变,最大程度保留了牡丹花营养成分。
2、该方法较为简便,可以应用于各种牡丹品种,能更好的适用于生产应用,且制作成本较低,适合推广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牡丹花茶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上午7点-8点进行采摘,采摘盛花期花粉微散粉的牡丹花,采摘时可先采摘整朵牡丹花清洗后再轻轻摘下花瓣,将清洗后的花瓣放在吸水纸上,阴凉处沥干花瓣表面水分。
(2)将沥干后的花瓣置于铺有吸水纸的容器中,然后进行微波杀青,微波杀青功率为700w,杀青时间为60s,铺放时花瓣厚度为2cm。
(3)杀青后的花瓣,放置在吸水纸上,在温度为15-30℃的通风处摊凉时间30min。
(4)将摊凉后的花瓣,放入鼓风干燥箱中,铺放厚度不超过2cm,80℃温度下干燥4小时,得到的牡丹花瓣茶,花瓣含水量在10%以下。
将干燥的花瓣粉碎过筛,取0.1g的花瓣粉末,测定黄酮含量为2.79%、茶多酚含量为16.32%、还原糖含量为4.97%。花瓣形态为略有皱缩,颜色相较于开花时花瓣颜色略深,感官评价为茶汤明亮,花瓣舒展,滋味清香,无苦涩味。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制作工艺生产牡丹花瓣,区别在于,采用紫斑牡丹为加工对象,且摊凉时间为80min。
将干燥的花瓣粉碎过筛,取0.1g的花瓣粉末,测定黄酮含量为2.46%、茶多酚含量为12.95%、还原糖含量为4.53%。花瓣形态为略皱缩,花瓣中间紫斑扩大,占据花瓣一半以上面积,且花瓣上有大量的紫色细纹,感官评价为茶汤清澈,花瓣舒展,滋味清香。
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制作工艺生产牡丹花瓣,区别在于,微波杀青改为蒸汽杀青。
将干燥的花瓣粉碎过筛,取0.1g的花瓣粉末,测定黄酮含量为2.18%、茶多酚含量为11.79%、还原糖含量为4.69%。花瓣形态为花瓣周边皱缩严重,花瓣颜色淡于鲜花瓣颜色,感官评价为茶汤清澈,花瓣舒展,滋味清香。
对比例3
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制作工艺生产牡丹花瓣,区别在于,微波杀青功率为700w,杀青时间为120s。
将干燥的花瓣粉碎过筛,取0.1g的花瓣粉末,测定黄酮含量为2.60%、茶多酚含量为13.06%、还原糖含量为4.35%。花瓣形态为略皱缩,花瓣中间产生气泡,且中间呈焦糊。感官评价为茶汤清澈,花瓣较舒展,滋味有胡味。
对比例4
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制作工艺生产牡丹花瓣,区别在于,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4小时。
将干燥的花瓣粉碎过筛,取0.1g的花瓣粉末,测定黄酮含量为1.97%、茶多酚含量为13.52%、还原糖含量为4.66。花瓣形态为略皱缩,花瓣颜色呈现暗焦黄色,感官评价为茶汤清澈,花瓣舒展,可滋味有胡味。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相关知识
一种有机菊芋花花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菊芋花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一种抗氧化牡丹保健花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杜仲金银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含笑花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一种茶树花茶制作方法与流程
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一种玫瑰花茶制作方法与流程
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一种栀子花茶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牡丹花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6063.html
上一篇: 牡丹花蕊茶的功效和作用 |
下一篇: 牡丹花蕊茶属于什么茶: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