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如何调适心理

如何调适心理

春季的心理调适

中医认为。春属木。应于肝。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春天的气候变化多端。忽冷忽热。容易扰乱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使肝脏的功能发生变化。肝藏血不足。则疏泄失职。阳气升发太过。容易发怒。

所以在春天。精神极易波动。应十分重视调节自身。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而调肝则应为重中之重。可以适当用一些如陈皮、乌梅、枳实等疏肝理气的中药。使肝气得以疏泄。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应踏青郊游。登山戏水。陶冶情操。使心情畅快。气血流畅。利于春日的升发。促使一身阳气运行。以符合春天蓬勃向上的规律。明代养生家胡文焕在《类修要诀》中说:“戒怒暴以养其生。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思念以养其心。”这提示我们要戒怒、戒虑、清心、调神。

夏季的心理调适

夏季。烈日炎炎。高温逼人。对心理钟、生理钟的运转均不利。极易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现象。有人平素温文尔雅。不急不怒。可到了夏天。却变得性情焦躁。常常为了“丁点大”的小事“大动肝火”。那么。夏日里的心理调适应当如何进行呢? 首先。学习有计划。生活有节奏。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减缓速度。并留有一定余地。每天依照明确的安排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可有效减轻焦虑现象。生活上要定时起居。特别是睡好午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心理适应力。业余时间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让机体和思想获得充分的放松。 其次。恬淡静养。处事泰然。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和欲望。但“欲”切不可“过”。如“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必然耗伤精神。影响身心健康。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明确告诫人们要节欲守神。善于满足。以保持乐观的情绪。在炎热的夏季尤应如此。同时。注意戒躁戒怒。努力培养自己处事不惊、遇事不乱的心态。尤其生活中的许多琐碎小事。应当耐心处理。避免焦躁从事。与人谈话时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尽量“心平气和”。夏季天气热。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们除了要在生活起居等方面顺应自然。防暑降温以外。“心静”也是抵御热浪的重要方法。民间早有“心定自然凉”的说法。所以。天气越热。越要“心静”。

秋天伤感心理调适

秋天凉爽怡人。但气候、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体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苦闷之感。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宋代养生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悦。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因而。秋天养生必须进行心理调适。

要有乐观情绪。不妨静下心想想收获累累的愉悦。或以哲人眼光判别大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春暖秋凉。保持神志安宁。收神敛气。

要主动增加生活情趣。喜怒哀乐人皆有之。秋天情绪低沉系自然气候影响人体之故。主动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实乃明智之举。如从事自己所喜好的琴棋书画、养小动物、花卉盆景、写作等兴趣活动。使自己的情绪得以调适。情趣得以升华。

要勤于运动锻炼。金秋季节。是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光。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可调节改善心理状态。运动项目宜选择跑步、球类等。民间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能使你有心旷神怡之感。使忧郁、惆怅感顿然消失。又能调剂生活。实为一大乐事。

应注意多吃一些有健脑活血作用的食物。诸如鱼类、蛋类、豆制品、核桃仁、牛奶等等。有利于调节情绪。亦可酌情增加一些绿茶、咖啡、水果等富含苯乙胺和咖啡因的饮食。以改善心境。

冬季情感失调及心理调适

近年来。国内外精神病专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不少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往往有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医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感失调症。

人的心理、生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季节性情感失调症亦是由于严寒的气候作用于人所致。因为寒冷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体内调节代谢的物质含量减少。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代谢减慢。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也受明显抑制。使得血液循环减慢。脑部供血不足。植物性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因而出现以上一系列症状。防治季节性情感失调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营养。在寒冷环境中。体内氧化过程加强。机体需要高热量。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所以。冬季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

体育锻炼。人体通过体育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了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体育锻炼还能减轻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延长光照时间。冬季光照时间较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延长冬季光照时间。可防止和减轻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有益于身心健康。

相关知识

丧偶老人及时进行心理调适改善消极情绪
老年慢性病人心理调适课件.ppt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调适.pptx 免费在线阅读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调适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调适(健康指南)(19页)
以下哪项不属于求职心理调适的内容?
面属于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的有()
做好心理调适,避免“心理中暑”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临终患者的心理调适方法?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调适》.ppt

网址: 如何调适心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9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院工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下一篇: 送花艺术:送什么鲜花可以调节负面